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3篇
1/19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3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1一、会计信息化时代高校绩效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一直以来,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一直没有定论。在现有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逐步趋向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用化即资本提供人所获得投入资本回报的最大化作为可衡量的目标。而高校由于“所有者缺位”这一本质区别于企业的特性使得对于高校财务目标的确立长期处于模糊缺位的状态,仅将“不以盈利为目标,精确预算,收支相抵”作为高校财务工作的基本准则。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逐步呈现出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指标,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由“预算―支出”向“预算―支出―业绩考核”的组织价值最大化转化为大势所趋。从理论探究的角度,高校的财务管理范畴内的组织价值最大化将主要体现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各项资金的预算、下拨、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目标的量化由“决策有用”逐步取代单一的“财务信息汇报”功能,更多地体现出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资金的有效配置带动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进一步实现高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同时,由于高校是“非赢利单位”,高校财务“绩效”主要体现在经费预算是否准确合理,能否体现出高校战略发展的方向,是否依据做出有效决策等。基于以上分析,高校绩效预算的会计目标应当是准确预算、适当控制,将考核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预算支出,计划支出、计划考核”绩效财务管理体系。二、会计信息化下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业务模型根据会计信息化下高校绩效财务管理的目标,高校财务应当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我国高校目前的预算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集管理。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级管理,大都未将各级管理的非财务业绩考核指标纳入到财务管理指标中去,还单纯停留在利用财务数字考核财务数字的业务模式中。如上级财务主管部门仅将高校财务的预决算指标的一致性,控制各种经费(如专项经费、公用经费)的预算内外资金的支出比例作为高校财务工作的考核指标,预决算指标数字越趋同,各项经费的使用总额在要求范围之内,则完成了工作要求。高校财务工作的目标更多的停留在数字上,没有实际的非财务指标做支撑,这必然使得考核虚设,导致找票报账套取现金,有预算之名却无预算之实的不良现象屡屡出现。为了契合会计信息化下新的财务目标,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的决策有用化和组织效用最大化。由于涉及非财务的考核指标,这就需要在校内各个部门间形成即时信息互动,将原有的预算3/19管理体系进行绩效性扩展,全面采用会计信息化工具。由图1所示,高校财务的绩效管理模型将绩效考核模块纳入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突出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考核的作用,将资金使用的绩效性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各二级单位在资金使用上的全局观念,可以提升二级单位的工作能效性,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控制。在下个年度开始前,高校内的各二级单位将未来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开展各项活动需要的资金使用预算和执行计划交财务处汇总,人员经费由人事部门核定后统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进行总盘决策后编制学校总体的预算方案,按照经费的使用性质依次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生经费和专项经费,并按照各经费的使用方案分次分别划拨入主管经费使用的各二级单位项目,预算年度开始后,各二级单位按照批复计划进行使用,使用情况将进行月度或季度汇总分析,分析数据进入绩效考核模块,按照不同单位的绩效实施情况,进行预算调整,年终总结后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的参考,提交学校最高决策部门,还可作为年终考核的财务依据。这一绩效流程模型的存在依据为信息化的系统架构,实现不同项目间、不同资金性质间的适时控制,如图2所示。学校最高决策部门确定总的预算划拨方案后,按照高校的经费管理办法和部门设置的管理权限分配至不同部门的不同项目中,由学校所有单位根据开展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支出,支出资金的性质比例与预算的实施计划相契合,支出结果进入考核体系至年末与各二级单位的非财务指标结合后作为综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分配的基础,实现财务绩效化的目标。上述各个模块间通过系统勾稽关系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信息化的工具实现适时的监控,各模块数据随绩效的考核变化适时变化。三、会计信息化下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实施流程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流程应按照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下达、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与反馈及预算考核”为实施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年度预算开始之前,二级单位根据下年度的各项工作的安排向财务部门提交各项预算,由财务部门汇总后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根据学校整体的发展战略进行的调整和决策后交财务部门按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校经费和专项经费类别编制校级预算并依次划拨。划拨的方法可采取一次性划拨也可财务分次划拨的方法,划拨后进入核算模块,各经费使用单位根据预算计划进行经费的使用,财务部门根据各单位的预算计划进行预算控制,必要时进行预算调整,年终时将各单位资金执行情况的报告结合各单位的非财务指标提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进行综合绩效考核作为下年度预算各部门预算审议的基础资料,依次循环。其信息化的实现模块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平台仍将遵循“收支相抵”的预算管理办法和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平台包括收入管理模块、5/19计划管理模块、部门预算模块、校内预算模块、校内核算模块,部门决算与校内考核模块七个部分。各个模块都集成了录入、审核、报表输出等基本功能。具体来说,收入管理模块由收入中心进行录入、审核并提交报表;计划管理模块由各二级单位输入下一年度的执行计划,由人事部门导入在职和离退休人员信息,由国资处输入资产信息。计划管理模块由财务部门预算管理中心进行汇总审核,并赋予修改权限,待将汇总表格交由校级决策部门决策后进行调整和修改。收入管理模块和计划管理模块的报表输出功能为预算中心编制省级部门预算提供了基础数据,结合往年不同经费类别使用的具体情况,进入部门预算模块进行部门预算数据的编制和录入,并可进行报表输出。由于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系统由省级部门选择,此模块为高校备份模块,为省级预算年中调整做信息化辅助工作。部门预算确定以后,根据部门预算的收支情况,由财务部门的预算中心进行校内预算的编制和录入工作。校内预算模块涵盖了计划管理模块,可以直接通过计划管理模块生成数据,不同实施计划不同类别经费的总额直接进入账务系统项目下的子科目中,预算中心可根据输出报表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即预算划拨。预算划拨工作结束以后,随着高校各项事务的开展,校内二级单位可在计划指引下通过报账核算模块进行资金的开支,若出现未预计资金使用情况,可向预算中心提出申请,经校决策部门决策后由预算中心在校内预算模块内进行调整后支出。每月或每季度轧账后预算中心可通过模块进行报表的输出,即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进入考核模块控制,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分期划拨、调增调减经费等。年终,经费核算模块可直接生成报表,根据报表内容预算中心编制决算报表上报,各单位各项目的使用情况将作为财务考核指标进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由校决策部门对二级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经费控制的依据。四、结论综上所述,要满足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要求,就要从高校绩效财务管理目标重塑入手,重建高校财务业务模块,通过立足于数据交换、数据挖掘和子系统重叠的会计信息化工具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重塑高校财务管理的流程和机制,进一步将学校内的各个部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到数出有因,数出一门,大幅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2摘要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是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商业运行。2014年公司对JYK一体化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明确公司战略和部门职责,理顺内外部接口,实现了计划落实规划、预算保障计划、考核督促任务的高效运作模式,真正实现7/19了公司JYK一体化管理,促进了公司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本文对江苏核电有限公司JYK管理体系从构建到实施进行了分析,并对JYK工作的良好实践进行了总结。2014年是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核电)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也是JYK一体化(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的一年,公司对JYK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实现了高效运作。主要内容是:将公司重点战略任务、经济指标和预算逐级分解到每个处室,并对指标、重点任务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反馈。通过实施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和各专项考核,对计划执行、预算控制和专项工作开展起到极大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使得公司战略落地更明确,部门职责更清晰,内外部接口更顺畅,真正实现了公司JYK一体化管理,促进了公司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保障了企业经济运行的安全和高效。一、2014年JYK一体化管理体系重新构建(一)整合公司JYK一体化管理组织机构,提高组织机构运作效率2014年,为适应公司深化改革后新的领域管理模式要求,对原有的JYK一体化管理组织机构成员进行了优化,将计划-预算-考核相关处室和管理人员有效整合,统一纳入新的JYK一体化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将JYK一体化管理职责直接落实到处室并指定了具体责任人,从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和执行反馈三个层面,形成了简洁高效的垂直管理体系。(二)强化计划-预算-考核联动机制根据中国核电JYK一体化管理要求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2014年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内部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联动机制,即在结合中国核电下达的经营目标和重点战略任务战略的基础上,以公司战略任务、年度指标和重点任务分解为中心实施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同步启动、同步申报、同步审批,紧密结合。通过进一步强化JYK联动机制,理顺了战略规划、计划管理、预算控制和绩效考核工作的竖向业务流程,对公司综合工作计划的编制和跟踪反馈、预算编制及过程控制、考核方案制定和考核实施之间等诸多工作间的接口关系、制约条件和具体实施流程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二、2014年JYK一体化工作实施(一)建立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实现综合计划全程管控为适应公司新的组织机构和新的管理模式,2014年根据公司JYK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处室JYK组织体系(包括处长、科长和计划工程师三个角色),同时组建了计划-预算工程师邮件群组,58个处室各确定一名处室计划工程师,新的计划工程师网络体系的建设,为有效推动综合工作计划管理奠定了人力基础。为了保证计划的动态跟踪,2014年公司综合工作计划电子化管理平台优化完善后正式上线运行。为提高各处室对综合工作计划管理统一认识,确保顺利开展综合工作计划管理工作,2014年先后组织了两批次计划工9/19程师培训。(二)加强综合计划过程跟踪,确保偏差及时纠正为保证综合计划项目能得到有效跟踪,除综合计划平台设置了定期提醒功能外,每月定期通过邮件系统提醒各处室计划工程师关注本处室的计划执行情况。同时,每月公司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综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并在公司月度例会上进行通报,结合公司季度的绩效考核,将综合工作计划的执行好坏与绩效考核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公司各处室对综合工作计划的重视程度,极大地推动了综合工作计划管理工作在各处室的开展。(三)适应新管理模式,做好公司2015年综合工作计划编制公司重点针对计划条目的规范性、计划时间的跨度、任务分解的粗细程度和衡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内容涵盖中国核电下达战略任务及公司自身重点工作,为公司各处室开展2015年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三、强化预算过程管控,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预期目标(一)适应新管理模式,做好公司2014年成本预算审查平衡由于2014年公司预算存在很大缺口,年初,开展公司2014年预算清理和审查,通过人工建立计划、预算、立项、合同、支付关联对成本预算按照核减项目、核减金额、缓支付
本文标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47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