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1绪论一、和音、和声、和声学的定义和音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同时发声。如音程、和弦等,它只是构成和声的基本材料。和声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以及有规律的运动的音响组合。它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进行两方面的内容。在纵向上,其基本素材是和弦,传统和弦是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按照三度叠置构成的。在横向上,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因此和声是属于多声部音乐的范畴。和声学是专门研究和音的结构以及进行的一门学科。如:肖邦的《圆舞曲》OP70.1这首作品就是多声音乐作品,由旋律+柱式和弦织体构成,每一小节为一个和弦。二、传统和声构成的材料1、大小调式在传统和声共性写作时期的调性主要指的是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其中,和声小调是由自然小调发展而来的,由于它吸收了同主音大调中导音与主音之间的小二度关系,加强了调式第Ⅶ级音对主音的倾向和支持,增强了主音的稳定性,从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取代了自然小调,与自然大调共同构成了大、小调和声体系的调式基础。2、和弦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结构材料——和弦:是按照三度纵向叠置而成的。常用的有三和弦、七和弦;及其较少使用的九和弦、属七十三和弦等。在大小调式的七个自然音级都可以建立三和弦、七和弦。在正音级构成三和弦称为“正三和弦”,在副音级构成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3、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及其标记: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和弦标记主要有两种:一是罗马数字标记;二是功能标记。A.罗马数字标记我们现在学习主要用罗马数字标记:用这标记的主要方法主要跟三和弦自身的结构属性相关,而跟大小调式无关。如:大三和弦则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增三和弦则在大写罗马数字右上角加“+”;小三和弦则用小写罗马数字i、ii、iii、iv等;减三和弦则在小写罗马数字右上角加“-”。如C大调自然三和弦的标记:如a和声小调自然三和弦的标记:B.功能标记在自然大调中:主功能标记为T,下属功能标记为S,属功能标记为D。在和声小调中:主功能标记为t,下属功能标记为s,属功能标记为D。以C大调为例:以a小调为例: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2三、大小调的和声进行(略)1、和声进行的逻辑和声进行就是指和声在横向上进行的方式。传统和声进行是以功能逻辑进行为主。何为功能逻辑?2、功能体系(逻辑)“功能和声体系”中的功能分类是把大小调式中各音级和弦分别归为以正音级(I、IV、V级)和弦为代表的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其它各音级和弦根据调式音级(根音)的关系分别属于这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调式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主功能到不稳定的下属功能、属功能,最后又回到稳定功能的主和弦上。功能逻辑中的和声进行方式正是由这种“稳定”到“不稳定”再回到“稳定”的进行,是调性功能和声进行的唯一逻辑。即按照T—S/D—T的功能模式进行,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3.功能逻辑建立的背景拉莫(J.P.Rameau)在1722年发表《和声学的自然原理论述》中,首次提出了和弦的根音与低音的关系、和弦的功能、调中心等观点,为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经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等共性音乐家们的创作实践,形成了一个既完整又严谨的和声语言体系,称为“大小调功能体系”或“调性和声体系”。但对这些音乐实践的理论总结,却是在1893年由德国音乐学家、理论家——胡戈·里曼完成。因此如果说把法国作曲家兼理论家——拉莫(J.P.Rameau,1683--1764)称为是调性和声的奠基人,那么德国音乐家——胡戈·里曼(H.Riemann,1849--1919)则是“功能和声体系”的缔造者。学习传统功能和声,并不是学那些规则来约束我们的创作,而是用来了解传统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和经验。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3第一章四部和声基础知识一、与四部和声相关的几个概念1、四部和声的构成四部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写作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多复杂的织体或者较多的乐器的管弦乐队作品,凡是主调音乐都是以四部和声为依据。它分别由高音声部、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低声音部构成,与人声的四声部(女高、女低、男高、男低)有一定的联系;高音声部相当于女高,中音声部相当于女低,次中音声部相当于男高,低音声部相当于男低。在写作四部和声时,用“大谱表”记谱。其中,高音声部、低音声部又称为“外声部”;高音声部常担任旋律的任务,也称为“旋律声部”;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又称为“内声部”。例1:2、旋律位置的概念:指高音声部是和弦的几音,就代表几音音位置。三和弦有三种旋律位置,如高音声部是和弦的根音,是根音旋律位置;高音声部是和弦的三音,是三音旋律位置;高音声部是和弦的五音,是五音旋律位置。例2:3、和弦排列法:和弦排列法(Chordspacing)是指和弦在纵向排列时,上方三声部各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在原位的三和弦纵向排列时有两种排列的方式。①密集排列法:密集排列法(Closeposition)为上方三声部中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四度以内的(含四度)的排列方式,为密集排列法。②开放排列法:开放排列法(Openposition)上方三声部中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五度以上的(含五度)的排列方式,为开放排列法。例3值得注意的是,低音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的距离与排列法的分类无关。低音部与次中音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4声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密至同度;宽至两个八度。一般说来,在相同的和弦条件下,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总的来说,密集排列法的音响效果较集中、浓厚,声部之间较为融合,但有可能出现个别声部不够突出的现象。例4:开放排列法的音响效果较明亮,各声部之间的进行轨迹比较清晰,整体分布也较为平衡。例5:当然,在和声写作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排列方式,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和声音响效果的要求,声部进行的需要,以及旋律音区的位置等等。二、四部和声写作的基本规则1、重复音的原则:三和弦在四部和声写作中必然要重复和弦中的某一个音,目前重复音的原则是这样规定的,只允许重复和弦的根音,其它音暂时不得重复。2.在配写四部和声部时,各声部一般应在下面规定的音域内进行(尽量仿照人声混声四部)。例6:3.无论各个声部的音高在各自音域内怎么变化,其中,高音声部与中音声部都写在高音谱表上,次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写在低音谱表上。且高音声部、次中音声部的符干都向上;中音声部、低音声部的符干都朝下。例7: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54.上方三声部各相邻声部之间不能超过八度,低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可以超过八,但一般不超过两个八度。例8:5、避免声部交错。声部交错是指在一个和弦内,较高声部的音比较低声部的音还要低,或者较低声部的音比较高声部的音还要高。例9: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6课后习题一、分别以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在它们的下方构成四部和声的原位大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密集排列法。二、分别以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在它们的下方构成四部和声的原位小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开放排列法。三、根据下列要求,按四部和声形式用二分音符写出指定的原位和弦:根音和弦旋律位置排列法①D大三和弦三音旋律位置开放排列法②E小三和弦五音旋律位置密集排列法③G小三和弦根音旋律位置开放排列法四、和声分析(Harmonicanalysis):分析下列作品片段中框内指定和弦的排列方式以及它们的旋律位置:1、2、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7第二章原位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一)一、正三和弦的定义、标记与重复音正三和弦是指在正音级(I、IV、V级)上构成的三和弦。在主音构成的三和弦称为‘主和弦’;在下属音构成的三和弦称为‘下属和弦’;在属音构成的三和弦称为‘属和弦’。标记:I/i、IV/iv、V。重复音:一律重复根音。例1:二、声部进行1、单声部的进行声部进行是和弦连接的基础。单一声部进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度以下的平稳进行,其特点就是平滑流畅。另一种是四度或四度以上的跳进进行,其特点是波动起伏。声部进行的方向只有三种:上行、下行、保持。2、多声部进行同向进行:指任意两个声部同时向同方向进行。如果两个声部以相同的度数同向进行,称为平行进行。平行进行属于同向进行的范畴。反向进行:指任意两个声部同时向反方向进行。斜向进行:指在一个声部作共同音保持的情况下,另一个声部作向上或向下进行。例2:在四部和声写作中,和弦的连接常常是以上述三种声部进行的综合运用。例3:二、正三和弦连接的基本方法在学习和弦连接法之前,还需知道和弦之间的相互关系。两和弦之间的关系用两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度数来表示。常用的和弦连接法有: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1、和声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是指两个和弦之间将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声部。四、五度关系的正三和弦常用和弦连接法。(I——IV,IV——I,I——V,V——I)例4: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8其声部连接的基本方法:根音作四度或五度进行,上方三声部一声部作共同音保持,另两声部平行三度或六度级进。2、旋律连接法旋律连接法是指两个和弦之间没有一个声部作共同音保持。a四、五度关系和弦的旋律连接法(I——IV,IV——I,I——V,V——I)例5:其声部连接的基本方法:根音作四度而不作五度进行,上方三声部一般都与低音声部反方向平稳进行。b、二度关系和弦的旋律连接法二度关系正三和弦之间没有共同音,只能用旋律连接法。(IV—V,iv—V)例6:其声部连接的基本规则:根音上行二度进行,上方三声部均下行平稳进行。(简称:一上三下)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9课后习题一、用和声连接法写出后一和弦。二、用旋律连接法写出后一和弦。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10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二)一、同和弦转化和弦转换是指同和弦反复时改变和弦的排列结构或旋律音位置。其主要作用是:一是在不改变和弦低音的情况下,保持旋律或节奏的律动,从而避免过多和弦连接形成和声混乱。二是有利于和弦的连接不出现错误。A同和弦的音级在某声部作三、四度转换:其和弦的排列法可不变(上方三声部都移动),也可改变(上方三声部之一作共同音保持)。例1:B同和弦的音级在某声部作五、六度跳进转换:其和弦的排列法都会发生改变(上方三声部之一作共同音保持)。密集排列变开放排列;开放排列变密集排列。例2:C:旋律中出现较长时值的音,或同音反复的状态,也可以进行和弦转换。但这类情况不若上述两种类型常用。由于旋律位置没有改变,仅仅变化的是和弦排列法。例3:二、三音跳进三音跳进法是指四、五度关系三和弦在和声连接法的基础上,使前一和弦的三音跳到后和弦的三音,这样形成的向上或向下的四度或五度的跳进称之为三音跳进。在跳进之后,旋律一般总要向与跳进相反的方向进行。三音跳进声部进行的规则:一个声部平稳进行,一个声部保持,一个声部三音跳进(三音跳进常安排在高音声部或次中音声部),改变和弦排列的结构。例4: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11在和声小调的t和弦的三音与D和弦的三音是增五度或减四度音程,要注意不用增五度的跳进;而用减四度的跳进。在古典和声中,任何增音程的进行都被认为是不自然的进行。故而,在任何声部中的横向运动中,任何增音程的运用都是不良的。尤其是在和声写作的初级阶段,更是应当加以避免。例5: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12课后作业一、同和弦转换。(要求:排列法改变、排列法不改变各一个)。二、根据已给的调式调性与和弦,用三音跳进法连接。三、先填写下列各小节指定调性的调号,然后完成各小节指定旋律音的连接或和弦转换。要求:用自己作业本做襄樊学院音乐学院《基础和声》李碧高专用教案13第四章用正三和弦配置四部和声一、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给高音旋律声部配上合乎逻辑的和弦进行,称为“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配置和声的方法和步骤:1、分析旋律的调性,确定是大调还是小调。2、初步开始选择并设计和弦,通常第一个
本文标题:基础和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4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