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提高小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能力
让孩子学会捕捉精彩的细节——提高小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能力的几点做法摘要:细节描写能力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我们要通过课文阅读中然学生品读细节,课外阅读中摘抄积累,习作指导时引导运用,习作评价中欣赏激励,不断提高学生的细节描写的能力。关键词:细节品读积累运用评价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对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背景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高尔基称之为“隐藏在文字里间的魔术。”在以记叙性文章为主体的小学生习作练习中,细节描写的质量成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一)、阅读教学,品读细节体验妙处。我们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文章都有精彩的细节描写。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渗透“细节描写”的概念,让学生认识、感受、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通过深入地朗读体验,批注品味,想象丰富,引导学生走进文中,积极领悟,接受熏陶,更深刻地感悟细节描写的精妙传神和作者观察描写的角度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把握阅读契机,安排适当的仿说仿写练习,将课文中的语言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朗读体验细节。《穷人》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跟随文字体察到,这细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把桑娜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批注品味细节。学习《番茄太阳》时学生对明明的笑声“像银铃一般,追着人走”的细节描写做出这样的批注:“笑声怎么会追着人走呢?这种拟人化的语言,让人立刻感受到她的笑声传得很远,感染了每一个人,多么明净的心灵,多么生动的描写啊!”想象丰富细节。例如《鸟的天堂》中对于大榕树有这样的细节描写:“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者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明快跳跃的旋律中尽情想象——“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仿写内化细节。在学习《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教者让学生写出自己体验到的如茉莉般的爱的细节。学生深情写到:……突然,爸爸打了个喷嚏。这时,我发现爸爸也穿得很少。我关心地问:“爸爸,您穿这么一点,不冷吗?”听了我这句话,爸爸眼里透出一种父亲独有的慈爱。“我没事。”他轻轻地说,随即脸上又露出了严肃的表情,“别再跟我聊天了,上学要紧,快去吧。”说完,爸爸就转身走了。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大声喊道:“爸爸,记得多穿些衣服!”……学生笔下流淌的不正是如茉莉一般的爱的细节吗?二、课外阅读,摘抄细节积累素材。在学生对“细节描写”有初步的认识后,我们又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发现细节,感悟品味细节,同时将写得好、感受深的典型细节摘抄下来,积累起来,经常整理,经常品味,加深领悟,学着运用。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兴趣,我们推荐给学生以《爱的教育》《草房子》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为“必读书目”和以内容广泛、学生兴趣较高的有益作品为“选读书目”,建议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专门用来摘抄和仿写的积累本,边阅读边摘抄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圈画出其中精妙的字、词、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定期组织交流展示,欣赏品味。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判断力,而且日积月累摘抄得多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启迪;在摘抄之后还要学生针对自己所抄写的内容谈谈感受,学着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去品析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同时,指导学生在做周记时描写“生活细节”,将积累的片段进行细节描写方法和描写语言的迁移运用。这样的“抄——品——创”三部曲,不仅巩固深化了积累,更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写文章,重细节”的意识,在训练的过程中明白了“要写得细,必须看得细”的道理,提高了感受“生活细节”,进行“细节描写”的能力。三、习作指导,明确要求写好细节。巴尔扎克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没有细节的文章,很难说是好的文章。很多同学写作的时候,在思想主题、角度等发很大的心思,但是很少能有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细节,文章常常得比较空洞。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每一次习作前的细节描写指导,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指导内容和要求上,针对记叙文写作中的“环境细节描写、场面细节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三种细节描写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描写环境细节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场面细节要做到:有条理有主次,有全景有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描写人物细节应注意: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三要有个性有创新。描写细节的语言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全而在细,要有真情实感,要具体形象,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抓住读者的心。在指导过程和方法上,要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注重选材——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只有切身体验过的生活才是感受最真最深的素材。要逐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就能够以小见大,创新表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我手写我心”;二是情节再现——通过“你有什么感受,哪里让你感受深?”引导学生说细节、演情景、画画面,在写作前,充分调动起学生记忆中最鲜最活的画面,激发起最深最真的体验,让细节描写水到渠成;三是迁移运用——每一次习作都应该是一次语言实践和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珍视平时阅读中发现并积累的精彩细节描写(包括学生拥有的同题作文选中的),试着灵活自然地运用其中的描写语言和表达方法,在借鉴中增强表达效果,在运用中提升描写能力。四、习作评价,欣赏细节激励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我们习作评价时要充分发挥激励和指导功能,尤其要把提高学生习作中的细节描写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在评价时学会发现和欣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在习作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批改、家长赏析中,注重激励和欣赏,无疑是激发学生和提高的热情的最佳兴奋剂。因此,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细节描写,圈画下来;精彩之处,画上一颗星,写上一句赞;优秀片段展示出来,整理集辑。多种方式交流赏析,学生细节描写的热情和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在评价中学会修改和补充。习作的评价一定要发挥指导功能,当学生互相欣赏、彼此交流时更是一个学会修改和补充,提高细节描写能力的大好契机。比如一个学生写同学吵架的事,他说女同学骂他笨蛋,他很生气。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他写具体的。首先先要求他把这个转述的句子改写成直接陈述的句子,接着我进一步引导他,当这个女同学骂你的时候,有什么特定的动作让你更生气吗?她骂你的时候你气得怎么样?那么这个句子就变成:我和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吵架了,她着我的鼻子骂我“你真是个笨蛋!”,我听了,很生气。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慢慢的他的习作越来越充实,细节描写越来越传神,最后他的作文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他写好作文的信心更足了。于是,在记家庭趣事时,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切,我还以为多大的事,肯定是你自己吃了······”爸爸漫不经心地说。正好迎上妈妈充满怒火的眼神,立刻闭上嘴。“我一定将这小贼找出来,杖责五百。”。说着看了看我们,爸爸的脸开始泛红,不过立刻镇定下来:“知道了,这道了,法官大人,放我回去吧,我是无辜的,说不定是这小屁孩吃的。”说完,瞥了我一眼。“我岂能容忍我被诬陷。”我立刻向妈妈庄重地敬了个队礼:“我会找到这个扒手的,请法官大人相信。”在写一次自己流泪的经历时,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妈妈这是第一次做鱼,那爸爸……我目光瞥向爸爸的手。真的……一条条小小的划痕,在我眼里看来,那比刀伤还要深刻,它们像一根根针刺入我的眼睛,令我感到一阵阵的刺痛。痛的是心。爸爸意识到我在看他的手,连忙收回手,对我笑笑:”没事,来,吃鱼。“他又像平常一样娴熟的将鱼刺剔去,放进我的碗中。为了不让眼泪被他们看见,我把头埋进碗里……”我吃饱了。“我放下碗筷,轻描淡写的一句,压制住内心的激动,一步一步走进房间。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如决堤的洪水……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气息,多么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呀!这样的人文情怀和习作能力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细节决定成败。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经典化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写作时细节描写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孩子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一颗敏于觉察的心,更多更好地捕捉到生活的丰富和精彩,更真更切地传递出生命的善良与美好,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幸福的向往吗?
本文标题:提高小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5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