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忠诚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忠诚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在我们参考下载某些书籍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感悟,这时候我们不妨写1篇心得体会记录此时的感受。心得体会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根据您提出的要求三一刀客的编辑为您搜集分享的“忠诚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忠诚心得体会【第一篇】共产党人讲的忠诚,与传统意义上的“忠”,既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忠”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道德规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忠诚楷模,但根本上带有忠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而共产党人的“忠”,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共产党人夏明翰就义前的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掷地有声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对党忠诚就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入党誓词中镌刻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也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那么,对党绝对忠诚应该体现在哪里?我认为,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对党忠诚体现在理想信念上。深刻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个形象的比喻,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讲得再透彻不过了。人的大脑就好像一个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有些党员干部或许认为,理想信念应该对高级领导干部要求严些,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讲有点高、有点远。这种思想认识是错误的,理想信念是对每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理想信念。比如,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前不久亲临河南考察调研时再次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区委四届七次全会专题部署了乡村振兴工作,但有些乡镇办事处、区直职能部门工作迟迟无所进展,有组织无纪律、有方向无方案、有目标无路径、有热情无办法、有决心无行动、有官职不担当。反思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全区每名党员干部都是奋战工作一线、全心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当模范、作表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党员干部进一步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以过硬思想促过硬作为。(二)对党忠诚体现在态度鲜明上。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所必须旗帜鲜明坚守的政治态度。在谈到苏联解体时曾说过,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九十多年历史、连续执政七十多年的大党轰然倒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被抛弃了,党中央权威没有了。对于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态度更加鲜明,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有的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乱评乱议、口无遮拦,甚至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妄议国家政策、传播小道消息;有的妄加猜测改革走向和人事变动,热衷于打听小道消息,编造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面对社会上流传的“政治调侃”“黑色幽默”“灰色段子”等不以为然,当成笑料讲、作为谈资传。全区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无论身处哪一层级、何种岗位,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实际当中,我区的确有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该操的心不操,该尽的责不尽,该干的事不干。区委、区政府有些工作安排下去,就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督促督促就摆摆样子、应付应付,这就是典型的对党、对组织不忠诚。(三)对党忠诚体现在追求崇高上。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人,正是靠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政治追求,才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坚定崇高追求的模范和典型,如平民书记焦裕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市全国劳动模范、拥军模范靳月英“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他们的感人事迹涌动着党性的力量,诠释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理想追求。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革命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中九死一生,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退役转业后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默默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展示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追求,不图名、不为利,只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崇高追求。新时代下,我们所处的环境虽然没有战争年代的残酷,也没有建设发展初期的艰苦,但前进的道路依然充满困难和挑战,如果丢掉了崇高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丧失底线。为什么有的同志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为什么有的同志走着走着就和党离心离德、越走越远?说到底还是理想追求缺乏政治定力。在这方面,我区党员干部队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真学真用,理想追求不够明确;有的工作标准不高,个人待遇要求不低;有的慢慢背离了初衷,打起个人“小算盘”,追求权力金钱。(四)对党忠诚体现在做人老实上。做人老不老实、说话实不实在、办事靠不靠谱,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群众对一个人的人品最朴实的评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是看他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实事求是。忠诚心得体会【第二篇】“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每个人都跟鱼一样,对生活有着绝对的忠诚,才能生存下去。普通群众不应“失忠”,党员干部更是不可“失忠”。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首要品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石,每个共产党员在加入党组织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对党忠诚”作为誓言。在党组织面前,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宗旨,以主动担责的勇气底气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他的典型事迹也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里带来强烈“冲击波”。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也是最好的说服。廖俊波同志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深入践行了“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要求,树立起“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尺。党员干部都应当学习廖俊波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以自己“苦和累”换来群众“笑与乐”,向他看齐,认真深学细照笃行,成为每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忠诚,是成事之本、兴业之源。廖俊波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党的事业奋斗中去,“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谷文昌等是这样的人,廖俊波也是这样的人,正式一代代、千千万忠诚的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固根强本,凝神聚力,绘就了党的事业精彩华章。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刚结束,新上任的党员干部对自身的职责和任务有着迷茫与紧张,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重人格,重品行,经常反躬自省,见贤思齐,谨言慎行,防微杜渐,知足常乐,力戒浮躁。在工作上,更是做到“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将忠诚担当化作火热之心奉献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忠诚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而对党忠诚是一种信仰,是党性纯正的重要标志,绝对忠诚容不得“藏猫猫”。党员干部笃行表里如一,尽责一往无前,将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的内涵、奏响忠诚的强音、谱写忠诚信仰的壮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官员尚能如此忧心百姓,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当从思想根源铲除“为官不为”生存土壤,从根本上杜绝假把式政绩和人民痛恨的“三拍干部”;主动到群众中去,携民意而来,为群众发声。忠诚心得体会【第三篇】“忠诚、干净、担当”是20xx年10月对云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对云南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慨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忠诚、干净、担当,原本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做到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党性衰退、道德滑坡、为官不为等现象。党中央高度重视,于20xx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xx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做到强调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赵乐际部长强调要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严三实”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保证。我个人不成熟的理解是要“三有”:一是有信仰,二是有底线,三是有作为。而且要做到信仰要始终坚定,底线要始终坚守,作为要始终坚持。“忠诚”是有信仰,对党忠诚是党章对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信仰的表达更多体现在对党坚贞不渝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但在和平时期,信仰更多地体现在每个党员内心全心全意对党的坚信、坚守。信仰既要外化于行,更要内化于心,不能做两面胶、双面人。有信仰是让内心宁静安适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信仰才会对有些东西产生敬畏之心。“干净”是有底线,是从政者的一种“官德”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最起码要求。个人干净,就是在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等方面要把握好分寸,守住底线,有所不为,不闯红灯,不靠近高压线,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能严格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当”是有作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繁重,利益关系复杂,矛盾问题凸显,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是要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在困难、矛盾、风险面前,把责任扛在肩上,敢啃“硬骨头”,遇难不畏、见险不退,努力让自己负重前行。对我个人而言,“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要在做人做事做官如上分别做到慎独、慎行、慎权。慎独,是在廉洁自律上做到了表里如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衡量、约束自己,没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严格进行自我监督。要做到慎独,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的笃信程度,在增强三个自信上走在前、做表率,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见贤思齐,以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等先进为榜样,彻底的、无条件的、没有杂质的忠诚于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向他们靠拢。慎行,是做到了时时刻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细致谨慎,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自觉增强“守一”意识,不越雷池一步,在防微杜渐上下功夫,追求党性和道德修养的高境界。要做到慎行,一是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保持对国家法律、对党的纪律、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常存敬畏之心,坚持从严律己,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把握大节,注重小节,做到洁身自爱、严以律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心存侥幸、不以身试法,严格按要求按程序办事。慎权,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是不以权谋私,把国家、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公。要做到慎权,一是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自
本文标题:忠诚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61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