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精选4篇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精选4篇1篇好的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反思让我们产生很多感悟,我们可以将产生的想法和见解记录进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中,对事物的所思所想都是值得我们记录的,大家好编辑今天要介绍一下“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精选4篇”的相关内容,请仔细参考下载本文将其收藏于心底!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第一篇】作者:林玲珠**:《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0期摘要贫困生是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了解小学数学差生对数学学科与生活等问题的想法,寻找差生形成原因,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172名数学差生进行调查,将近一半学生认为数学学习中比较难的是解决问题与概念,关注差生发展,多用赏识激励策略,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为学生学习指明努力方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数学差生;问卷;持之以恒;兴趣;賞识激励【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08-02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出现了诸多变化,学校教育的某些局限也日益显现出来,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差生”,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数学差生主要指那些缺乏上进心和学习动机,成绩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由主义严重,不大合群,自制力较差,爱冲动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影响到整个班级作风建设和班级管理。如今,如何对数学差生进行引导、教育与管理成为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人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数学贫困生问题的形成因素千差万别,决定了转化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了方法、政策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调查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并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提出有利措施,希冀有效推进数学教育建设进度和效果。一、问卷设计与调查1.问卷设计为了更有效、更有序地开展调查,本研究首先是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设计是基于作者对我校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的初步了解。初稿起草后,征求专家意见,通过预先设定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问卷主要包括11个问题。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第二篇】近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公布,各地均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学习新课标的活动。经过对新课标的线上学习和线下研读,我收获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课标新旧交替,巩固认知通过学习,我不仅夯实和重温了课程标准的老内容,更是解读了2022版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和导向。最新出版的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结构特征,与2011年版的有一些理念和内容上的变化。在基本理念中体现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重点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中,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业质量的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二、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我发现新课标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标准,史宁中教授把专业理论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为我们讲解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结合实践来解释主题结构化的意义。“教”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职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听了史宁中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课程内容结构化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把握,从基于单元的整体分析,对关键内容的深度探究,然后再通过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我们整体把握了教材,我们就把握了如何去“教”,我们把握了如何去“教”,学生才能更好的去“学”。三、在课程标准引领下落实核心素养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核心素养”一直是各类教研培训的热门话题。在此之前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以及10个关键词。“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我头脑中还是很空泛的。今天听了史宁中教授的解读,我才明白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这就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比如《乘法分配律》用一节计算课的集训就能提升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应用。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展开。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四、对未来数学课程研究方向的把握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要坚持育人导向。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功能,数学作为基础类学科作用重要,它的应用可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数学素养在其中极为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特别要注意素养的形成,即在潜移默化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针对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我们小学阶段更应该在教学实际中侧重于经验的感悟等。本次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在以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吃透课标,提高专业素养,为培养国家所需的新时代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第三篇】一、对生本教育的诠释生本教育创始人和研究的主持者郭思乐教授是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初等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还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吧:孩子有学习的天性故事发生在印度新德里,在穷人住的一条街上,穷人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整天在街上疯玩。试验者在一间房子的墙上开了一个方形的洞,洞的大小刚好镶嵌进一个电脑,荧光屏正对着街上,旁边有一个触屏,电脑荧光屏和触屏跟孩子的高度差不多,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触摸。街上的孩子被这新鲜的玩意吸引住了。第一个星期,街上的儿童都在这个洞前乱摸;第二个星期,好几个孩子都开始找到了窍门;三个星期后,街上的孩子虽然都没学过英语,没学过电脑,但是都初步学会了上网。新德里街头的孩子们是在学习吗?是——虽然不是在学校。何谓学习,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地自我构建,电脑屏和触屏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兴趣,说明他们是有学习的天性的,这是一切教育入手的最佳契机。这与生本教学模式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都是充分立足孩子的现有状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他们来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形态。几年前,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所要实现的,也正是这样的理想。同一面理想之帜,把理论者与实践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自1999年以来,“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从最初的15所,逐渐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所。这些学校由于依靠儿童自身的解放,不断出现令人激动的变化和办学成绩。在经济发达、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这一场教育变革犹如滚滚巨浪,奔腾而来。什么是生本教育?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就是来解放人,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思想可以改变事物,思想可以改变教育。我们真正的改变是思想,而生本教育是现代的思想,它的标志是——是否促进了人的解放。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我们提倡把学习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人之本能。我们长期以来是教人之本能,正确的方法是依靠人之本能,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根本方法。第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认识。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阅读者、计算者和思考者。人往高处走,进取是人的本性。第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学生的学习最后发生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中,教育建筑在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保护和依托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第三,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三个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郭教授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是师本教育。第四,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把“主要依靠教”的教学转变为“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本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生本理念下的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表现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即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突出合作:4-6人的小组学习是最大特色;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三转变”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程序”即课前预习或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小组交流讨论,这是一个显著特点;班级交流,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评价,实施小组捆绑式评价,这既检验了小组学习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倾听、表达和评价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引导点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善、提升。广州市增城实验中学校长胡首双说:实验首先要培训学生,先告诉学生学校是来学习的地方,一切靠你自己,给学生放录像看成功的案例。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你不能生本。要坚持小组捆绑式评价,集体评价,让尖子生培养差生,还可“师”“徒”结对建立激励机制。胡首双校长有一句口头禅:有困难找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刘志明说:生本教育是“普度众生”的教育,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生本教育是优秀教师的速成班,教育缺的不是钱而是好的教育理念;判断是否为生本课堂的标准是——自学推进了没有,活动形成了没有,根本抓住了没有。刘志明校长有一句口头禅:生本是不怕考试的。实验教师陈汉文老师说:学习是学生本来就有的能力,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和提高这个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带着不完善而蓬勃发展的,是由不完善不断走向完善的。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学生,要相信小组学习的作用和力量。遇到问题要教会学生思考,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思维途径和方式、方法。你得告诉学生一些方法、一些细节。陈汉文老师有一句口头禅:孩子是否好学让他教。二、生本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二)生本教育理论体系: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具有独立性。3、行为观:全面依靠学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62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