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图1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2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3为“塔克拉马干沙漠”,读图,完成1~2题。1.从图1到图3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现象2.塔克拉马干沙漠由于深居内陆、干旱缺水,致使动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联系性【解析】第1题,从长白山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景观的变化并未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或非地带性现象。第2题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使得气候呈现干旱缺水的特征,从而使得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这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与开放性、差异性、联系性等关系不大。【答案】1.B2.C读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信息反映出()。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900m左右最低B.海拔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4.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向【解析】第3题,横轴表示海拔,纵轴表示物种丰富度。根据图例,木本物种丰富度在海拔3500m左右最低;海拔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木本物种丰富度大致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波状变化。第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受热量和水分共同影响,但主导因素是热量。【答案】3.B4.A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右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5~6题。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6.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解析】第5题,根据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6题,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植被——天然白桦林。【答案】5.C6.D“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左图)及丹东某银杏大道景观(右图)。据此完成7~9题。7.丹东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8.与湖州相比,丹东的银杏A.生长缓慢B.枝叶繁茂C.冬季落叶D.树干高大9.秋冬季节往往将银杏树树干涂白,树木涂白后可以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B.增强太阳辐射,提高树干的温度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防止树皮开裂D.增强大气逆辐射,减缓夜间冻害【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到,丹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到丹东的纬度更高,气温较低,银杏的生长速度较慢。两地都是银杏树,因此枝繁叶茂,冬季落叶和树干高大,都是相似的。第9题,树干涂白后,会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少,地面热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白天气温降低,但是不会对大气逆辐射产生影响,晚上气温不变,所以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防止树皮开裂。【答案】7.C8.A9.C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岩和不透水黏土构成的高度不足120m的圆锥形小山丘。山麓森林茂密,山上长草不长树。每年旱季野草枯萎时,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读图,回答10~11题。10.巧克力山“长草不长树”现象反映的是()。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1.形成该现象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人类活动【解析】第10题,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该地岩层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中含有的黏土和砂粒成分较少,遭受风化后产生的风化壳厚度小,形成的土层薄且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强降水条件下易出现水土流失。故当地因土层薄,难以生长树木。巧克力山“长草不长树”现象是由于土壤局部出现肥力差异,所以是地方性分异规律。第11题,由材料“石灰岩和不透水黏土”可知,形成该现象的主导因素是土壤。【答案】10.C11.C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为世界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自然带名称是,该自然带在赤道附近。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该自然带。从图上估算,它的海拔应不低于米。(2)B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它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是,这一带主要的果树是。(3)图中C自然带名称是,它在南半球没有分布,原因是。(4)从图中看出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其中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地区(高、低),原因是。【答案】(1)热带雨林带1500(2)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柑橘(3)亚寒带针叶林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没有陆地(4)从副热带地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降低低赤道附近降水较为丰富,积雪更新快,雪线海拔较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积雪量少、更新慢,雪线海拔较高13.下图示意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注记可知两山纬度位置相似,大瑶山距离海洋更近;通过图示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知同一类带谱宽度和海拔的差异。第(2)题,结合大明山图示带谱和位置分布,运用季风气候知识分析带谱分布差异。【答案】(1)在相似纬度上,从沿海向内陆,山地气候垂直带谱中,同类气候类型的海拔分布高度下限逐渐升高,垂直带谱宽度也略有增加。(2)大明山位于东部季风区,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坡是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同等热量(温度)分布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因此促使同种气候带海拔东坡较低,西坡较高。
本文标题: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3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