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原卷版)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2019人教版)地理(考试范围:必修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受日照时数、天气阴晴,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上海兰州重庆台北B.台北重庆兰州上海C.兰州上海台北重庆D.重庆兰州台北上海2.影响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D.天气阴晴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开始出现大量生物,因此科学家将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显生宙所包含的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古生代一中生代一新生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4.甲时期被称为()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地热能直接利用主要用于采暖、加工、娱乐、融雪、渔业养殖等;间接利用主要用于发电。冰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目前地热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纵波能够通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下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7.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树木涂白后()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树木热量流失B.减小昼夜温差,减轻树皮开裂C.使树木提早发芽开花,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水循环类型有()A.1种B.2种C.3种D.4种9.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A.cB.fC.gD.e10.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植树种草③修建水库④拓宽道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秋季,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南北洄游;冬春季,南方带鱼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下图为中国近海2月与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题。11.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12.关于不同季节的带鱼洄游方向,叙述正确的是()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景观中属于喀斯特沉积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重洪涝灾害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D.缩短航运里程16.关于该裁弯取直河段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A.裁弯取直发生在河流的源头B.六合垸所在地曾在河流北岸C.河道受到河岸的约束比较大D.裁弯河道的侧向自由发展大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7.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云南省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汤中,云南省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莽莽的原始森林、珍贵的湿地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构成了云南独特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原因有()①地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②引进栽培的外国植物种类比重很大③山区面积大,山地垂直差异明显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滇西、滇西南森林比滇西北森林()A.生长环境更原生态B.环境效应更微弱C.生态系统更简单D.物种资源更丰富21.下列有利于促进云南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①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②大范围砍伐森林,提高经济效益③全面发展壮大经济林木产业④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下图为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与深层土壤相比,表层土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凋落物较多B.凋落物腐殖化较弱C.土壤质地紧实D.土壤通气性差23.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A.常年维持高温B.微生物活性低C.土壤呼吸作用强D.有机质矿质化速率快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5.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大冰期。(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2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乙两地景观。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_____风向(上或下)。(2)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_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3)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4)评价草方格沙障防沙(乙景观所示)的优势和不足。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调查任务:城市内涝调查资料:资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资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调查思考:(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3)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任选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甲:设计下凹式绿化带乙:铺设透水方孔砖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4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