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试题(A卷)
·1·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能力测试(试卷类型A)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试卷类型填写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Na23P31S32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细胞中,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酵母菌细胞B.蓝藻细胞C.水绵细胞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有相同的mRNAB.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C.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D.致癌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4.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研究了几种培养液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草履虫培养液稻草液蜂蜜液淀粉液酵母液猪瘦肉汁一个视野中开始同时出现5个草履虫的时间4天8天一直没有8天3天9天后一个视野中草履虫的数量30-35个12-17个0个10-15个50-55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5种草履虫培养液的量应相等B.实验表明,稻草液中草履虫的K值为35个C.多次取样后观察得到的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D.实验结果显示淀粉液不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5.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C.杂草的水平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6.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父方或母方减数分裂异常都可能导致该病B.病因可能是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C.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才能导致该病D.该病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下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是用单位时间内的数值来表示。(2)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是。(3)已知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则图中最不耐贮藏的果实是。为了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可采用的措施有(答出两点)。(4)已知果实中含有淀粉等贮藏物质,摘后10天,由于,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起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5)研究发现,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是因为脱落酸的积累诱发了的生成,进而使呼吸速率加快,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由此说明,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30.(10分)发烧是体温高出了正常范围,病菌、病毒感染是导致发烧的常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内,经过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与此同时,某些免疫细胞还会产生白细胞介素等物质,随血液运输,作用于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等器官产热增多,同时分泌减少、收缩,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2)通过对上述发烧过程的分析,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1.(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其特点是具有性。(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原因是。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3·是。(3)大多数昆虫中,雌虫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外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信息,这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此原理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这种防治技术属于防治。32.(10分)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用“׀”表示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星状眼基因(B)也是纯合致死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2)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翻翅基因和正常翅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发生了重组。(3)已知Y染色体上无这两对等位基因,为了探究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研究人员选取翻翅雌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比例为,则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上述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用上图所示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的表现型有______种。(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探究6-BA和NAA对月季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NAA,配制成6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枝条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诱导成功率(每组处理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数量/每组处理中外植体总数×100%)和愈伤组织的总重量,结果如下表:培养基编号浓度(mg/L)诱导成功率(%)愈伤组织总重量(g/瓶)NAA6-BA10.50280.001520.5880.345731.0920.780841.5940.970652.0920.835662.5920.625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所选择的是月季当年生枝条,在用洗衣粉刷洗后,还需要使用酒精和消毒后才能用于接种。接种时要注意方向,不要。(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4·(3)实验所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植物激素。从实验结果可知,对月季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号。在使用NAA的前提下,适当添加6-BA能够愈伤组织诱导成功率。(4)为了诱导该月季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减少甚至不加入(填“6-BA”或“NAA”)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列是在生产实践中培育相应动植物的过程,请回答:(1)下图是培育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流程图。乳糖分解酶基因是具有的DNA片段,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转基因成功之后,通常还需要通过核移植技术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细胞中,才能培育出转基因牛胚胎,原因是。应选择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受体母牛需要经过处理才适合进行胚胎移植。(2)为保持君子兰亲本的优良性状,科研人员取君子兰幼叶培养出愈伤组织,然后再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小植株,该过程中君子兰的生殖方式是。这种技术称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有方面(答出一点即可)。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试卷类型A)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识别。【试题解析】小球藻和水绵都是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2.【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A.同一个体内两种细胞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表达,比如呼吸酶相关的基因。B.只有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所以B错。3.【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4.【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环境容纳量(K值)必须是环境条件稳定时,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首先该实验中环境条件应该不是稳定的;其次35个只是第9天的最大数量,随着时间的增长数量可能还会增加;第三,35个的最大数量未必能长时间维持。5.【参考答案】C·5·【命题立意】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杂草属于多个种群。6.【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试题解析】A.精子或卵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一条都会导致受精作用后形成21三体的受精卵,所以异常细胞既可来自父方也可来自母方。B.如果卵细胞和两个精子结合,就不仅仅是21号染色体多一条了。C.不管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有可能导致21号染色体多一条。D.理论上该患者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二、非选择题29.【参考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CO2释放量/CO2释放/CO2产生量(答CO2浓度不给分)(2)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表述不完整不给分)(3)鳄梨(错别字不给分)降低氧气浓度、适当降低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如避免机械损伤、调节贮藏湿度、激素处理、应用植物杀菌素等)(2分,答出一点给1分)(4)贮藏物质(淀粉)加速水解/淀粉酶含量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增强(2分,没有加速、增强等词不给分)(5)乙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多种激素共同作用(2分)【命题立意】以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试题解析】(1)观察曲线图的纵坐标可知,该实验测量了单位时间CO2的产生量来定量表示呼吸速率。(2)观察图中曲线的走势可知。(3)由于呼吸高峰出现就标志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从图中可知鳄梨达到呼吸高峰的时间最短,所以鳄梨最不耐贮藏。为了延长贮藏时间就要减慢呼吸速率,从而延长达到呼吸高峰所需要的时间。所以相关措施主要是适当降低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有助于果实保鲜的措施也正确。(4)本小题强调摘后10天香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与10天前对比分析,所以强调贮藏物质(淀粉)加速水解。(5)由于空后方提示该物质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而且还提到多种激素,所以此空应该就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乙烯。30.【参考答案】(10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1)吞噬细胞抗原(抗原决定簇)下丘脑肝脏和骨骼肌/肌肉(答出一点即可给分)汗腺/汗液(皮肤的)毛细血管(答血管、立毛肌、毛孔均不给分)(2)有一定限度/有限的(2分,答一定范围不给分)神经-体液-免疫(2分,必须答全才给分,没有横线可以给分)【命题立意】以人体发烧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试题解析】(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暴露出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某些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会分泌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的肝脏等产热器官增加产热,同时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引起散热减少。(2)发烧是稳态失调,所以说明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6·31.【参考答案】(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物质循环全球(答循环、往复不给分)(2)还有些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未利用(2分,答出一点即给分)(不能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10%-20%(10-20%给分)(3)化学生物种群的繁衍(繁殖)/生物的繁殖(2分)生物【命题立意】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为背景,考查理解能力。【试题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特点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试题(A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