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学习下载。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学习排序,体验事物的规律性。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动物玩具:大象、长颈鹿各不少于5只。活动过程:1、教师逐个出示大象与长颈鹿,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2、师生一起按照1头大象、1只长颈鹿、1头大象、1只长颈鹿……的规律排序,并说出排序的规律。3、按照1头大象、2只长颈鹿、1头大象、2只长颈鹿……的规律排序,并说出排序的规律。4、让幼儿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排序方式,请幼儿上来自己排序,边排边说出排序的规律。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能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重点: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动。活动难点:找出比5小的图片朋友活动准备:1、与幼儿操作材料相一致的磁性实物图片若干,实物投影仪。2、数量1---6的实物图片人手一套,分类盒人手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片。二、引导幼儿目测数群,感知数量为1---6的图片⑴你们先看看,盆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什么?自由讲述个别讲述⑵现在我们再看看每张图片上的东西各有几个?如:3只篮子、5块蛋糕(注意量词的正确运用)自由点数个别讲述⑶深入提问,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目测数群的方法。问:你是怎么知道××有×个的?(如:三个小苹果加一个大苹果,合起来是四个苹果)三、通过寻找比5少的实物图片,学习比较5以内的数量的多少。1、请幼儿找出数量为5的图片。2、寻找比5少的图片,游戏:“找朋友”要求:请小朋友帮助5找到比它数量少的朋友,找到了,就把它插在这个分类盒里。一边找还可以一边说,你找到了×个××,它和5比怎么样?①幼儿操作、讲述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业,(老师对找出2个或2个以上的幼儿给予表扬。)②鼓励幼儿第二次操作a要求:你再找找,有没有比5个蛋糕少的图片朋友了?b启发幼儿找到所有的比少的朋友c个别展示介绍,如:我找到了2个气球,和5块蛋糕比,蛋糕多,气球少。3、教师小结:我们帮5块蛋糕找到了4个朋友,它们是1、2、3、4。四、引导幼儿有序地排列图片⑴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图片做成好看的图书送给小班的弟弟和妹妹,好不好?1、组织幼儿讨论制作图书的要求和方法:怎样做图书才又整齐又好看呢?鼓励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想象现成图书的做法:工人叔叔是怎样把好看的'图片做成图书的?2、幼儿讲述:如:帮助他们排得整齐一些。(1)幼儿操作、讲述,教师加强观察。(2)引导幼儿观察两位幼儿的排列结果,通过比较得出: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做出来的图书就好看。.(3)幼儿有规律地排列图片将数量最少的放在最上面,最少的放在最下面活动结束:引导幼儿将图片制成好看的图书,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体验制作的快乐。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2.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3.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活动准备:1.面包、糖果、水果标记的筐子各一个。2.面包、糖果、水果混放在一起。3.猴子头饰一个。活动过程:1.出示小猴头饰,引起幼儿兴趣。(1)出示小猴头饰,情景导入,小猴的超市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2、按物品标志摆放物品。(1)教师出示面包、糖果、水果筐,请幼儿说一说筐子里有什么食物?(2)教师出示有标志的筐子,请幼儿观察上有什么标志。(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应该在怎么放?引导幼儿根据食品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相同标志的筐子里。(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按标志挑选用品摆放,如:按苹果标志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5)分三组进行,食物摆放完之后,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3.游戏“小猴商店”(1)教师情景导入,请两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发出指令,如:“请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2)游戏进行2——3次,教师指导。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事先告诉幼儿要制作饼干送给好朋友,请幼儿带两块一样的饼干来园。2.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浅盘。活动过程1.观察饼干。――你们的饼干真多呀,它们一样吗?――你的饼干像什么?(像太阳、像屋顶、像本小书等)――请幼儿闻一闻饼干的气味。――教师出示两块一样的饼干。饼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们脸贴着脸,中间夹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地合拢,就成为“好朋友夹心饼干”了。2.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认识各种酱料,教师示范: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配合念儿歌:“中间夹层甜甜酱,头碰头,脸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饼干做成了!”――幼儿选择喜欢的酱料进行制作。3.分享活动。――将自制的“好朋友夹心饼干”和好朋友互赠品尝。――好吃吗?哪个好朋友送给你的.?活动建议1.饼干的外形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他们在配对、比较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图形的初步认识。与朋友互赠饼干体现了社会性要求。2.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甜面酱、花生酱、芝麻酱等较容易准备,有条件的可提供色彩丰富的色拉酱、果酱等,以增加幼儿的制作兴趣。酱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3.如果幼儿人数较多,建议酱料分多盒盛装,避免幼儿操作时拥挤。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五篇】班数学活动:玩具超市设计意图: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活动目标: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活动准备: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6、泡沫垫20块。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2、教师提出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看哪组幼儿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记录的'准。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五、自然结束。
本文标题: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优选【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80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