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离骚(节选)苏教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节选)屈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诬陷和君主的疏远及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平原楚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一生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的文学成就“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又名“骚体诗”,按其名称本义来说,是指楚地歌辞的意思,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在语言风格以及声调节拍上都有着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是屈原在吸收民间语言和南方歌谣的形式与韵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杰出的、最长的抒情诗,共375句,2500多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前面部分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借女媭劝告,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部分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神灵占卜,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离开故国、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先秦时期“朕”字贵贱通用亡父正当句首发语词开始通“赐”名词活用为动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优良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蓠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做为身上的佩饰。流年似水我好象赶不上啊,只怕岁月不等待我。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洲泽拔经冬不凋的草。众多的样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通“僻”赶上“不与吾”宾语前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看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改变这种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迅速指楚怀王省略“何不”通“导”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作者从远古帝颛顼写起,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世有什么作用?“屈原自道本与君共主,俱出颛顼胤末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楚辞章句》王逸)是说明自己与楚王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为什么诗人不惜笔墨从各个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和崇高的人格呢?“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又有何特殊内涵?诗人再三强调自己的“内美”和“修能”,是他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尊严,并且不断追求,精勤修德,完善自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在他的思想中,他是顶天立地的人,虽然君王昏聩误国,屑小当道,但他依然满怀热忱,希望有机会以自己美好的品格把自己超凡的才华奉献给楚国。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血统高贵,器宇不凡勤勉修行,自强不息嘉德懿行,修身养性有紧迫感,忧患意识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二说都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谗,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本诗有什么艺术特点?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也以女子比贤者,由此而发,又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妒贤,以求婚比求楚王,以婚约比君臣遇合……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其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9、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贾谊《吊屈原赋》
本文标题:离骚(节选)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8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