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4年度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课稿
1/222024年度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课稿2023年4月,党中央决定开始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对这次主题教育作出安排。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精髓要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党和人民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学习与工作体会。一、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首先,“十个明确”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九大首次概括了“八个明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八个明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概括了“十个明确”,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十个明确”有其内在逻辑,其“1+3+5+1”的逻辑结构,可以从四个层次理解。其一,“第一个明确”是根本性判断,它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由谁来领导,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其二,“第二个明确”到“第四个明确”是总体性判断,分别强调了总任务、总依据、总布局(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第二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向哪里走,强调总任务。“第三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依据是什么,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四个明确”强调了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布局,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三,“第五个明确”到“第九个明确”是重要性判断,分别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军队建设、外交关系等五个重要角度,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其四,“第十个明确”是政治性判断,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它与“第一个明确”相对应,体现了“十个明确”的完整性。其次,“十四个坚持”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原则方针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并进一步强调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有其内在逻辑,是总体方略与具体方略的统一,其“3+6+5”的逻辑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一,前三条内容是总体方略。“坚持党对一3/22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从领导力量、政治立场、发展动力三个层面规定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法和策略。这三条总体方略是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都要坚持的内容,是认识和解决任何问题都要运用的总的方法和策略。其二,“第四个坚持”到“第九个坚持”是第二层内容。这六条内容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几个具体领域(其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都属于政治领域)强调了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要求与策略。其三,“第十个坚持”到“第十四个坚持”属于第三层内容。这五条内容分别是从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国外交、党的自身建设等领域强调了新时代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平稳推进的方法与策略。此外,这“十四个坚持”既部署目标任务,又制定具体举措;既着眼未来,又立足现实;既讲原则性,又强调灵活性。它体现了战略和策略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再次,“十三个方面成就”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概括了“十三个方面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个方面成就”“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这就表明,每一方面成就中的“原创性思想”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每一方面成就中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既是这一思想指导实践取得的成果,又是这一思想创新发展的实践基础。这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内容与“十四个坚持”的内容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它是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重要遵循,在指导具体实际工作中展开的。只有深刻理解“十三个方面成就”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这一思想。最后,“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概括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它在“六个必须坚持”中起总领作用,是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的总方法;“必须坚持自信自立”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握自身内在要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党和国家事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论与矛盾论的观点,新时代党中央运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识和把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中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处理实践问题中的复杂矛盾;“必须坚持胸怀天下”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六个必须坚持”内涵丰富,内在统一。5/22因此,“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十个明确”侧重认识范畴,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观念层面的指导地位。“十四个坚持”侧重实践范畴,体现这一思想在行动层面的指导地位。“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分别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重要遵循发展的,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这一思想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这四个部分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此外,全面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握好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既要“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又要将其放到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去认识,从而整体把握其科学体系。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把握以“六个必须坚持”为重要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它是在“六个必须坚持”中起总领作用的立场观点方法。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党带领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过程中都必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方面,只有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只有尊重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大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推进理论创新的第一条内容,表明了其在“六个必须坚持”中的总领地位。其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六个必须坚持”中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过程中总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全党同志要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二是,把握人民愿望,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三是,尊重人民创造,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始终坚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党的“根基在人民”;四是,集中人民智7/22慧,强调始终“虚心向人民学习”,反映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将人民作为检验事业发展的根本标准;五是,维护人民利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准绳”,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六是,实现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人民,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党的内在要求。首先,“必须坚持自信自立”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事物发展往往以内部原因为根本,以外部原因为条件。“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正是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立足本国的这一根本。只有自身做到自信、做到自立,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把握发展机遇。此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一个有机整体。自信是自立的基础,自立对自信有促进作用,自立的过程中要坚持自信。自信侧重对主体思想层面的要求,自立侧重对主体行动层面的要求,二者有机统一。其次,新时代党中央运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握自身内在要求,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充满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充满自信,明确提出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三是,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论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充满信心。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制度优势,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四是,坚持独立自主,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新时代党中央运用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其一,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指的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正是坚持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守正就是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创新就是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其二,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尊9/22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对客观规律的守正。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坚持客观规律基础上,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去改造世界、推进创新。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其次,新时代党中央运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方面,从国家建设角度,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坚持守正创新,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前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在理论上,我们“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从党的建设角度,我们党
本文标题:2024年度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86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