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对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的研究报告集团公司
对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的研究报告(集团公司)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直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紧紧围绕“基层减负年”相关要求,重点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了排查整改,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会议少了、文件少了,名目繁多的“责任状”也少了。但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也并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当前,在一些老问题得到遏制的同时,一些困扰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新问题有所抬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作为国有企业,要以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更加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通过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构建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的意义(一)深化落实整治形式主义要求的政治担当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为基层减负工作,2023年x月xx日,召开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要抓住重点难点,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责任要求,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成果,确保不反弹回潮。国有企业应把整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深化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以减负工作的实际成效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二)巩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深化,基层单位体制机制、组织运行流程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基层减负已经成为深化管理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在常态化、长效化治理上下更大气力,凝聚起基层广大干部员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加快基层减负赋能常态化、长效化进程,全方位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坚定不移扎实推进基层减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将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三)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基层单位作为国有企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极其重要。但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客观实情,在来自各路的工作安排面前,不少基层干部员工尚处于“疲于应付”状态。要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对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赋能提升提出的迫切要求,必须将减负作为首要抓手,厘清基层应尽的职责和应消除的负担,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基层生态,引导基层人员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上来,把能力素质提升上去,把上级下放的权力和资源接得住、用得好,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二、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存在的问题(一)“文风”“会风”出现反弹有的单位机关部门为了强化落实通知要求,以部门工单形式下发,导致要求基层落实的文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远程视频系统提高了会议效率,带来了便捷,但也显现出视频会议增多、会议效率低等问题。有的单位会议效率不高,会前筹划把关不严,会议议程过多、时间过长。(二)移动办公负担较重有的单位存在使用手机进行答题、学习、通知等情况较多。一是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即时通讯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有的单位建立了即时通讯群组,一人加入多个工作群组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有的单位建立了业务交流群,随时在群里发送通知、落实工作等,并且将员工接收通知的反馈落实情况作为工作评价考核依据,有的员工因回复信息“不及时”而受到批评。三是利用手机开展知识竞赛、评比拉票、增加关注度等活动层出不穷,这种盲目使用移动端给基层日常工作造成了很多负担,有的员工甚至产生了负面情绪,给日常工作开展带来了负能量。(三)检查调研频繁近年来,有的基层单位反映检查督导过多,有的基层单位存在频繁参与检查调研的现象。一是安全环保、依法合规等常态化督导检查造成基层负担加重。二是部分单位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将上级抽查要求“提高”至全员准备,无形中给基层带来了工作负担。三是在有些检查督导过程中,由于检查人员对考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出现标准前后不一、落实执行不一致等现象,给基层带来一定的困扰。(四)资料提报多种多样目前基层单位在用的系统繁多,数据提取共享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资料标准不一,导致重复工作量颇多。一是信息化建设不够系统,存在各系统间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有的单位办公系统过多,但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却很难实现。二是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但业务领域之间缺少沟通,存在人工提取数据、比对分析等统计工作量仍居高不下的问题。三是因行业标准和政府标准存在差异,造成执行标准不一,导致基层同一项工作要准备多套资料。不同部门之间虽然要求提报的数据名称大致相同,但表格格式不同,加重了工作负担。(五)工作推进“作风漂浮”有的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淡化,干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基层的反映和诉求关注不够。有的单位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方案推进工作”的形式,文件虽然有指导作用,但没有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导致基层工作开展有偏差,措施落实不科学。有的单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传达信息的“传话筒”。有的单位则以“工作忙、时间紧”为借口,在“三重一大”决策清单、隐患治理措施、风险管控手段等方面落实不细不严,导致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打了折扣。有的单位把“责任书”当成“免责单”。有的单位为了保证工作落实落地,自行提高工作标准,扩大参与人员范围,随意“提级管理”“层层加码”等现象时有发生。三、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的健全与应用基层减负不仅关乎广大干部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持续巩固,需要以更加严谨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作风推进基层减负,加强调查研究,引导全员参与,强化职责履行,为基层减负措施落实落地提供强力支撑。(一)系统推进减负赋能1.强化贯彻落实。对标对表各级减负工作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贯力度,强化对减负赋能的理解和重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积极落实、推进减负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基层减负,重点之一是权责平衡,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优化完善基层权责体系,进一步梳理各层级工作职责,厘清责任界面,切实杜绝基层单位“看得见、管不着”“管不着、还担责”的现象。选取示范基层单位为试点,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深化基层单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推进实施,实现示范变规范,标杆变标准。进一步深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性推进专业性培训、复合型培养和创新型交流,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充分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适度培育“精一能二”“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最大程度为基层减负做好人员赋能工作。2.深入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基层听民声,贴近一线搞调研,认真听取、采纳基层意见建议,摸清困扰基层、加重工作负担的各类问题实情,在倾听基层期盼的过程中,把上级推进基层减负的安排部署落实下去,把基层反映的减负需求原汁原味地带上来,切实做到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了解掌握基层员工存在的矛盾问题,尤其是现阶段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强化措施制定,跟踪整治进度,保证减负成效,全力推进减负赋能。3.突出基础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趋势和基层单位实际的减负赋能举措,组织各层级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讨,与工作实际、员工岗位职责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集中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深度交流学习体会。牵头部门加强各层级沟通协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进基层减负的工作局面,真正让基层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过多检查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单位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增效。聚焦基层单位治理能力提升,进一步围绕夯基础、提素质、强本领精准发力,引导基层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理念再更新,让基层单位真正把上级下放的权限和资源接得住、用得好,切实打通减负“最后一公里”。(二)持续完善落实措施1.扼制“文山会海”回升苗头。本着“少开会、开小会、开短会”的原则,切实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优化参会人数,提高会议效率。严格管控正式文件和工单的数量,统筹制定年度目标数量,对于临时性文件做出合理解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阶段性督查。梳理文件和会议发生情况,通过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抽选部分单位了解承接情况,对于文件超标、会议数量和人员落实不力等情况给予通报,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2.规范移动通讯办公。全面梳理公众号、小程序及其他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优化设置公众号、学习小程序等内容。规范钉钉群等工作群组管理,定期到基层单位了解群组建立情况,对于反馈意见较大的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对基层单位及上级单位提报APP、群组等的使用情况,对违规设立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并将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3.统筹开展调研督查。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整合检查考核种类,完善考核评价标准,优化指导帮扶形式,尽量减少督导检查范围,能在上级单位落实的就不去基层,必须到基层落实的就尽量不去上级单位,切实减少单位迎检工作量。加大信息化检查力度,将阶段性的全覆盖式考核调整为日常指导帮扶,从根本上减少基层单位补资料、造资料的负担。强化统筹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整合专项检查,条件允许的尽量纳入党建考核和三级规范建设考核,强化考核结果互用,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基层上报数据资料的利用率,为基层数据共享赋能减负。5.科学优化工作部署。机关部门向基层部署任务时要广泛争取意见,实事求是,制定目标、下达任务时要多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把上级要求与基层实际结合好。建立基层反馈机制,加强对直属单位的考核管理,及时查处纠正责任层层下移问题,对层层加码的“伪担当”者严格追责,形成震慑之势。加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常态化考核和整治力度,及时发现纠正“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定期组织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减负工作推进情况,加大相关案例警示通报曝光和追责问责力度,持续助力优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健全长效减负赋能机制1.健全长效督导机制。围绕基层减负要求,系统梳理各领域各业务的工作量,综合考虑工作必要性、实施频次、基层参与情况等因素,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分级分类明确工作主体,理清基层负责的具体工作事项,确保清单科学合理,内容可执行、可操作、可落实。同步建立减负工作负面清单,将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机械落实执行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纳入党建考核、党委巡察、切实降低基层单位检查频次。建立考核评价人才库,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强化考核评价标准解释,采取模拟检查方式对考评人员进行评价,纠正理解偏差和不当的检查方式,确保考核方向不偏、标准一致。2.深化办公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梳理基层单位资料清单,与要求基层单位建立的资料进行比对,提出资料压减措施,发送基层单位征求意见,分专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以基层资料清单为基础,无论是自动采集还是人工采集,一个数据最多录入一次。属于人工采集的,融入操作规程、制定时效标准,做到资料的无感化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数据使用效率,所有报表全部实现数据自动提取,推动信息工作督导等监督检查体系,常态化不定期开展监督指导,对各类综合性考核和专项检查过程中重复出现的屡查屡犯的问题,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并与评先树优挂钩。3.建立自查自纠机制。直属单位自主推动基层减负,切实激发工作积极性,周期性开展为基层减负自查自纠工作,着力发现所在业务领域内因业务流转低效、审批节点复杂、监督过于宽泛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针对性加大调整机制、改变流程力度,进一步围绕基层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为集中精力抓落实、干实事提供有利环境。对于自行发现并已完成整改或正在进行整改的问题,不再纳入检查清单;对于重复出现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单位、部门、个人要紧盯不放,抓实整改;对于推进工作
本文标题:对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的研究报告集团公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94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