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北师大王立军教授滨城区中小学教科研培训三维解读
二、三维目标解读清晰操作对三维目标操作的粗浅认识•知识与能力1、•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知识与能力目标思考要点行为操作检测层次学会反问:我怎么知道……?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计原则•其实,•探索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原则,不是为了做些文字游戏,而是想通过交流引发思考,思考我们的设计如何能够真实有效,而不是浮搁在备课本子上的一组文字。学会看【指向性】【可观察性】【可检测性】【层次性】指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知识与能力目标(原)•使学生掌握文中6个重点单词和过去时态的含义及用法;•培养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过去时态进行交际。指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知识与能力目标(改1)•掌握文中6个重点单词和过去时态的含义及用法;•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梗概;•灵活运用过去时态进行交际。•知识与能力目标(改2)•能默写出文中6个重点单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过去时态的含义及用法;•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梗概;•灵活运用过去时态进行交际。设计原则的应用:目标层次性•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案例:你怎么知道?例如:《百分数意义》指向不明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指向不明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目标直指学生1、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用自己的话解释百分数的意义;2、在实际操作中,分析、概括出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指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让“理解”看得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目标:•1.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计算百分数,•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二层目标:•3.在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中,分析、概括出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指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4.能自编百分数应用题;(也可以放在第三层目标)•第三层目标:•5.在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总结概括出其的必要性;范进中举语文案例•通过阅读课文,能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行为的段落和词句;•在自主品读和揣摩词句的基础上,能运用人物写作知识对文中其他一些关键人物进行改写。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人物描写的特点;通过品读文段,揣摩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物的描写;你怎么知道【可观察性】【可检测性】•[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2.让学生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今天口语的差异。再如:•[教学目标]•1.筛选出文中含有对比和夸张的词汇,解释其在讽刺艺术中的作用。•2.通过阅读和对比分析,能罗列出一些词句说明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今天口语的差异;修改案例《图形的相似性》(一)•1.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性,了解相似图形的基本内涵,理解相似图形概念。•2.进一步了解相似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通过观察图形的演示,学生能尝试自己概括出相似图形的概念;通过对给定图形的探索,学生能发现并归纳出相似图形的性质,即两个多边相似图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1.通过观察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浮力的实验,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物理案例•1体验推导过程,能找出浮力概念中几个关键词语,并用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2最少能提出一个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并能概括出至少一个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说明理由;•4能用公式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笼统的目标行为动词外化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一课时•1、通过生态平衡的讨论,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勒夏特列原理并举例说明。•3、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浓度及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果。指向、观察、检测例如:《美国两党制》•通过对“象驴之争”典故的解释,描述两大政党在选举中的相互竞争及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极其变化。阐述两党制度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美国政党的特征,了解两党制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作用、特征和实质。无法操作【可观察性】【可检测性】历史学科三权分立•通过标图连线,描述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内涵。•通过为漫画写解说词,解读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内涵。例如:《文艺复兴》1.知识方面:在文艺复兴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古典文化、资本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能力方面:(1)通过对本节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4)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在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但丁在文艺复兴史上的地位做出各自的评价;•通过对“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多项成就的赏析,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人文主义”的内涵。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认为:•“学校要采纳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非大量的,因为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要花时间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若尝试得多而完成得少,这样的教育计划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关键是选择一定数量的既能在可利用的时间内以相当高的程度实际达到的,又确实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设定目标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做文章。台湾通识类目标设计语文课标课堂目标能随时在聆听不同媒体时,从中获取有用的资讯能在同学发表意见时择其重点记录下来地理课标课堂目标能随时在聆听不同媒体时,从中获取有用的资讯能依照模拟地图提供的讯息,合理说出求生的过程。•地理:“能根据教材中的文字画出季风形成的图示”•数学:“能标出数量关系”“至少能写出两种解法”•英语:“能写出4个单词并造句”“会复述主要段落”•语文:“能依据主题,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每节课真正落实当下目标形成学生的长久能力才有可能课堂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应该是一种近在眼前的当下目标。有了行为动词,质量评价就不难了认知领域可观察的行为动词•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审出、选择、筛选、找出、计算、运用、使用、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例如:要求意义行为动词指认事物特性、归属、来源识别、区分、辨认、了解、选出、找出、画出、标出等再现事实内容、过程、表现形式、状态描述、引述、描绘、例举、概述简述、表明、展现、回顾等澄清概念成因、实质性质、理由分析、辨析、解析、剖析、辨识、说明、比较、解释、阐释、揭示、归纳等审视价值真假、优劣、利弊好坏、取舍体察、评估、评析、评判、评述、评价、发掘、赏析等支持某种论断采纳一个见解;为某一立场辩护明确、认同、确认、确信、探寻等采取某种行动经历其过程演示其方法考察、汇集、尝试、探讨、需求、模拟等还可以教学要求再度归类----摘自绍兴嵊州教研室金华兴老师发言•认识【释义】:①认得;相识:我认识他|认识的人告诉我说。②懂得;理解: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这个道理。③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行为动词细化的依据有很多案例反思认识人民币去伪存真圈画,并描述人民币的关键特点释义----让行为动词再细化•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审出、选择、筛选、找出、计算、运用、使用、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例如:判断有些已然是行为动词的目标仍可再细化例如:•例如:判断的解释•(1)判决•(2)估计事物程度、力量、价值或性格•(3)分析裁定•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会判断能进行XXX的价值描述能指明XXX的不同能在问题情境中肯定XXX与XXX有直接关系能正确估计问题发生的可能因素。等等在设计目标时的行为动词例如对分析的释义如何在对“分析”的释义中找到更加细化的行为动词,以使“分析”行为更可操作。•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解辨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解辨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每个学科对“理解”一词的诠释不同,所选行为动词亦不同理解是学科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课标中出现率最高。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任何知识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被建构意义,纳入个体的经验中,成为个体思想中的一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学习者才能对其应用自如。•也就是说,“理解”,既是“学会”的基础,也是“思想”的根据。理解的行为动词没有穷尽•口头或书面解释;•找到佐证或范例;•类比,为事物的正当性及合理性辩护;•归纳、概括事物特征、规律,综合得出结论;•能用一个丰富的,具体内容彼此相联系的知识网络清楚表达事物的本质•能把一个概念、原则、结论、规律、主题思想运用到新的事物、事件、场合中去,并产生新的思想和概念。•能通过运用,使原有的知识网络得到修改和扩展。•口头或书面解释;•找到佐证或范例;•类比,为事物的正当性及合理性辩护;•归纳、概括事物特征、规律,综合得出结论;•能用一个丰富的,具体内容彼此相联系的知识网络清楚表达事物的本质•能把一个概念、原则、结论、规律、主题思想运用到新的事物、事件、场合中去,并产生新的思想和概念。•能通过运用,使原有的知识网络得到修改和扩展。这些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准确择取总之,•学到知识了吗?•形成能力了吗?•不是说空话,而要用行动来证明。脚踏实地一步一印过程与方法•教案就是思想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最具操作性的部分,也是设计的难点部分。
本文标题:北师大王立军教授滨城区中小学教科研培训三维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9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