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总结第一章1、传播有哪些特性?形态多样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实物传播时空遍布性:传播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现象行为伴随性:日常行为离不开传播,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携带发送信息极端重要性(本质):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2、如何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信息:什么都是信息。即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信息(本质):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从传播的定义出发,传播是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者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发现,传播与信息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两位一体,传播是信息的运动,信息是传播的材料。世界上没有不传播的信息,也没用无信息的传播。两者一为形式,二为内容,密不可分。3、传播有哪些类型?(1)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此种分法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传播的方式。大众传播: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各手段的传播方式。优点:简明扼要缺点:大笼统(2)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此种分法着眼于传播者的范围、规模。自我传播: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基本上可以说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围。因此,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人际传播: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传播。基本要求是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不在组织内外进行的,非组织目的的传播。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组织传播的规模大于人际传播,它与后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传播活动都是有组织目的的。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中,传播者职业化,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化、电子化、受众非个性化。它是社会化的传播。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充分不直接比二分法更为细致,但事实上手段和类型密不可分,这就形成了传播类型相互交叉的局面。4、为什么说传播研究不等于研究传播学?1)传播学并不等于传播研究,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都可以叫做传播研究,这种研究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可以说相当于或者只稍短于传播的历史。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密不可分,而且贯穿于各项活动,我们祖先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播技术研究;传播规范、技巧研究。3)狭义地来说,如果把传播研究理解为传播学,产生至今不过半个世纪。4)研究上升到“学”,其必要条件是: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古代传播研究不具有明确的研究意识,始终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没能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不能称之为传播学。同理可得,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对传播的研究,但如果这些研究没有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总结第一章达到上述必要条件,就无法被称为是研究传播学。5、美国成为传播学发源地的原因是什么?传播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成规模。它产生于美国,美国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威力,因而产生了追根究底的愿望。A.媒介环境:美国新闻业出现晚,但是发展快,成为后起之秀,并且很快超越了先行者。伴随着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美国形成了最早最成功的大众化报纸,由最早发展了广播电视。二战开始之后发展更为迅猛,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体系。B.政治角度:报纸、广播、电视被纳入了美国政治体制,扮演重要角色。在竞选中构成美国政治以及传媒文化的一大特色;战争时期更是离不开媒介对群众的发动个以及展示士气的鼓舞。例如拉斯韦尔队战争宣传的研究,霍夫兰对战士士气的研究,直接配合政府工作。C.经济角度:媒介传播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了现代化大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广告也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大部分由媒介承担。另一刚买,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是一种企业,为资本家创造出了丰厚的利润。D.社会角度:媒介给大众带来了利与弊,十分显著。一方面,大量使用信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娱乐信息充实了人们的闲暇;另一方面,暴力、低俗、色情污染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眼球,不实信息造成了社会混乱。E.学科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相对平和的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成为研究传播学的一片沃土;另一方面,二战期间,法西斯的破坏使大批学者流亡美国,包括卢因、拉扎斯菲尔德,这些学者为传播学做出了巨大贡献。F.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的积淀和碰撞,也孕育出了一批新思想、新科学,这些科学在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6、传播学有哪些奠基人,各自的重要贡献是什么?一、H·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政治学家。从政治学或实际政治的角度研究传播,其特点在于:一是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分析,为前人所不及;二是不单对政治传播,进而对整个人类传播也发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入钻研,取得重大成就,为传播学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体现为: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为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道路;②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③倡导并亲身实践(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立下又一功勋。代表作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等。二、K·卢因(1890-1947)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启示:一是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起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技能;二是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科学研究。代表作有:《解决社会矛盾》等三、P·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主要贡献是:一是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总结第一章使深入讨论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二是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作为传播学又一基本研究方法的地位。代表作有:《人民的选择》、《人际影响》等四、C·霍夫兰(1912-196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着眼于微观层次,对传播的具体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主要采用的是“控制实验法”,使之成为传播学的又一种基本研究方法。代表作有:《传播与劝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五、W·施拉姆(1907-1988)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第一个抱有创建“传播学”这一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不懈奋斗终生的人。将掐人的成果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斯坦福大学、衣阿华大学、夏威夷东西方中心建立了4个专门的传播研究机构,由此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版了《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自己的代表作则有《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7、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多学科背景下发生的传播学,从一开始就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但同时将其上升到一般传播高度以及重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作用的旨趣。20世纪50年代后,传播学继续向前发展,日益成熟。一方面,上述各项成果得到进一步深化(证实、完善、修正、扬弃);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到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取向多样化的趋势。同时,传播学早已跨越国界,引起各国的普遍兴趣。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欧洲学者为主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打破了美国“传统学派”(又称经验学派、实证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B.传播学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偏向:传统学派过分偏重微观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方法,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持严厉态度,但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轻视围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因此,现在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从何两者的长处。8、学习传播学有哪些意义?1)信息革命和国家建设的需要2)大众传播时代的召唤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需要
本文标题: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0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