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精选4篇)
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精选4篇)1篇学科教学计划要怎么才能写好呢?马上就要迈入新的一学期了,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防止打乱进度,明确课程目标,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精选4篇)”的相关话题,烦请您仔细品味下列内容!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篇【第一篇】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艺术音美教育中,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丰富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出自己的艺术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审美水平。2.培养学生的表演自信心和艺术鉴赏能力。3.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4.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艺术表达能力。5.强化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二、教学内容小学艺术音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以下是小学艺术音美教育中常见的教学内容:1.音乐教育: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2.舞蹈教育:通过舞蹈活动让学生增强身体协调、形体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悟性和感觉,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3.戏剧教育:通过戏剧教育使学生体验生活,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4.绘画教育: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扬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三、教学方法在小学艺术音美教育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令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以下是小学艺术音美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法:通过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合作教学法:采用合作式教学法进行绘画、戏剧、音乐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高。4.创造性表演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提高表演能力和增强自信心。四、教学实例小学艺术音美教育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以下是一些小学艺术音美教育中的教学实例,供大家参考:1.《我是一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2.《听音辨曲》,通过音乐比赛,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欣赏水平。3.《舞蹈操比赛》,通过舞蹈表演比赛,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和理解。4.《小品表演比赛》,通过表演比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上教学实例仅供参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才能让小学艺术音美教育更加有生命力、更加有意义。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篇【第二篇】题目: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绘画、音乐及美术知识,感受音美的美妙魅力,培养审美情趣。2.欣赏与体验各类艺术形式,在感性理解基础上提高对音乐、美术以及文学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内容:1.美术:通过绘画、手工、彩泥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绘画技巧,以幼儿喜爱的动物、花草、人物等为主题,加深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音乐:通过音乐鉴赏、声乐训练、乐理知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让学生熟悉音乐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三、教学方法:1.通过情感诱导法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感受愉悦和快乐。2.通过教学互动法,适时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和互动来理解知识。3.通过教学差异化法,因材施教,依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四、教学流程:1.第一阶段:教授基本的美术知识1通过展示一些名画和艺术品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2教学人物、动物的绘画方法。3组织班级开展主题画展,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2.第二阶段: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1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唱一些简单的歌曲。2教授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构成元素。3组织学生进行重点唱歌,鉴赏音乐会等活动。五、教学评估: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2.通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和点评。3.通过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收集学习体验和需求,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艺术各方面得到全面优化发展,这对学生日后在人际交往以及接触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篇【第三篇】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音乐与美术的基本技巧,并且在表达能力、创新思维、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提高。二、教学内容1.音乐(1)音乐常识: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强弱、速度),音乐的种类(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音乐的作用和意义。(2)节奏:节奏的基础概念,掌握多种节奏形式,学会使用声音去打击和发声,学习各种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的演奏方式。(3)旋律:旋律的构成和基础演奏技巧,了解不同风格的旋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中的旋律和韵律。(4)和声: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和声特点,学习基本和声理论,并能通过和声拼凑来创作新的乐章。2.美术(1)美术常识:美术的基本元素(色彩、形状、空间等),美术的种类(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的作用和意义。(2)色彩:了解普通材料的颜色、特性以及混合等基本知识,学习选择和使用调色板、画笔等工具,掌握背景色的处理方式和色彩搭配的原则。(3)形状:形状的构成和基本画法,了解各种不同形状的表现方式,学习人物和物体的简单形状描绘、搭配和比例的关系。(4)空间:空间的基础概念,学习基本透视规则和构图等原则,并能在绘画中合理运用空间元素。三、教学方式1.音乐(1)参观音乐厅和音乐馆。(2)组织学生去音乐会,让学生锻炼音乐鉴赏能力。(3)通过音乐练习、合唱、及各种乐器演奏,让学生实践音乐知识。2.美术(1)进行美术作品的观察和品鉴。(2)进行美术绘画、纸艺、陶艺等实际操作。(3)进行现场写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艺术形象进行实践。四、教学时间安排在每个学年的音乐美术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将音乐美术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保证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进度。五、教学评价1.音乐(1)参观音乐厅和音乐馆的成果观察评价。(2)参与音乐作品创作和合唱比赛。(3)进行音乐成果的展示和演出。2.美术(1)参观美术馆和画展的成果观察评价。(2)参与美术制作和作品展示比赛。(3)进行美术创作成果的展示。六、总结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性强的学科,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音乐和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身体、智力和情感,使其更加健康、快乐地度过学生时期,也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篇【第四篇】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第1篇:音乐启蒙教育-儿歌唱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歌是最好的启蒙教育。儿歌的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明朗,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音乐素养,使他们在欢笑中快乐学习。因此,在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中,音乐启蒙教育应是重点之一。本篇主要介绍儿歌唱游。从儿歌的选取、演唱方式、练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设计儿歌唱游的教学计划,以此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一、儿歌选取需要注意的是,儿歌的选取应当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文化背景,歌词内容宜简单易懂,情感鲜明。针对小学生群体,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儿童歌曲如《小兔子乖乖》、《大有办法》等,这类歌曲通常用语朴实、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明快。能够通过缺陷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景,引导孩子了解大自然之美和人物情感。2.闽南歌曲儿歌是区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辈文化的传承,闽南儿歌不仅以普通话作为主要歌词,还注重此地文化气息的表现。如《三妈妈》、《小董开碾米仓》等歌曲,对于树立小学生的地方意识和文化自信有很好的作用。二、唱法教学针对小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唱法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唱歌的基本训练,也是音乐启蒙阶段的必修课。1.调音在唱歌之前,要求孩子们先进行调音训练。在唱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合适的调式进行歌曲演唱。2.语音表达在演唱儿歌时,孩子应该在语音上下功夫,清晰准确地表现歌词,语气情感表达得宜,这样既能保证歌曲的基本表现,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音乐表现能力。三、练习方法练习方法是音乐启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在儿歌唱游的教学中,如何运用特色的练习方法,让孩子们积累演唱经验,实现快速提升呢?1.“唱游式学习”这种方式通常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展开唱歌练习。比如童谣、趣味音乐游戏等,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唱儿歌。2.开展小合唱在唱歌过程中,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小合唱演出。这不仅环节了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合唱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乐趣,提高演唱技巧。四、结语儿歌是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动听的音乐和简洁明了的歌词,带领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发掘潜能,培养音乐兴趣,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因此,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中,儿歌唱游教学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标题:小学艺术音美教学计划(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09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