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眼神,一个快球、快攻,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必须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必须建立完善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标准。(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应包括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要研究各类校本课程的制定原则,内容架构,以及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教学评估等问题,为校本课程提供各学科专业理论依据,设计各学科校本课程教材。2、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评价标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课程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3、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本课题要着重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和实践意识,提高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理论建构能力和创造性实施课程能力。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1.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在国内研究中,“核心素养”一词早期被理解为某一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如陈征帆探讨了城市规范专业对学生要求的核心素养,罗燕芬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对高中生进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等。此外,“核心素养”也在一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提及,如李晓军在分析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面临的困境时,提出“强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养是高等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建议应当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团队。这一阶段,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学科要素的分析。随着国际教育改革交流不断增加,众多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和框架设定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我国的裴新宁等学者对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实施与评价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提供建议,并认为相关政策需要在一致性和个性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自下而上地推广优秀的实践经验,强化地区间的协同创新;辛涛、姜宇等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三个原则,认为其建立过程需要广泛征集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教育学术界和各级教育政府和机构的广泛关注。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在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建设的研究上,国际组织、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己经进行了诸多探索。核心素养在德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波兰等许多国家己经被当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来源,并规划成为重要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架构以推动课程改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简称DeSeCo)跨国研究项目,构建了一个核心素养的总体概念参照框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该项目最终于2003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提出了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一一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欧盟2002年3月发布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标志着以“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素养及科技基本素养、数位素养、学习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素养、创新应变的企业家精神、文化表达”为八大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一一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并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应重视发展“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美国教育部及全美教育协会针对当今时代的学生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和学习支持,经过长期研究和大量尝试,于2002年共同发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学习与技能))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美国学生应具备的三种重要技能分别为:信息与沟通、思考与问题解决、人际与自我导向。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21世纪素养”框架。该框架中,21世纪能力包括3个层次:首先,居于核心的是价值观,新加坡将核心价值观分为6类,分别是尊重、责任、正直、关心、顺应与和谐。其次,社交和情感技能,再次是关于成为怎样的人的定义。可以说,在21世纪之交的十一几年间,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对核心素养框架的讨论和制定,是关于核心素养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学者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问题。(二)研究价值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对课程改革赋予各科课程新的性质、基本理念、核心目标与重要内容。开展对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的研究,将弥补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建设在实施中存在区域、学校差异适应性问题和学生个体差异补偿性问题研究领域的空白和不足,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推进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有益于适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改进。⑴理论价值: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构建适合校情、适合学情的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能丰富、充实我国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撑性个案。⑵实践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积累的研究资料、实践与理论建构的范式、学科校本教材的编制与操作实验等实践数据为同类学校,特别是苏南地区校本课程的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参考范本。⑶现实意义: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核心素养”被置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而关于“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实践之中,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讨论热点。在“核心素养”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培养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三、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一)主要观点(1)“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2)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现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相互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型,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而发展。本着这个目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尤其是要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3)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新成果已发布,但如何培养?如何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开展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将弥补在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存在因区域、学校差异而衍生的适应性问题,补充国家课程所没有的区域(或学校)教育的特色,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的特色。(4)学校是发展变化的,学校的学生流动变化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应该“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情制订不同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实实在在人。(5)核心素养指导、引领和辐射校本课程的教学,促使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要突出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要升华为“教育”,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础,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整合。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必须要提高教师课程研究意识和实践意识,提高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理论建构能力和创造性实施课程能力。编制符合核心素养的校本教材,通过“一线教师”“一线课堂”的研究实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二)创新之处(1)“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将实现学科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发挥育人合力。校本课程可分为基础型校本课程,研究型校本课程,拓展型校本课程。基础型校本课程体现人文化,研究型校本课程体现生活化,拓展型校本课程体现特色化。①基础型校本课程实施是真正落实基于校情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这其中,一是做好学科课程整体设计;二是研究基于校情的学科教学标准;三是实施学科分层教学。②研究型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学习内容是生活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
本文标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