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审计复习攻略老铁审计的概念:是一个客观的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认定有关的证据,已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的过程。按审计的目的,内容的不同,审计种类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审计人员的种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区别:1.注会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专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效率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2.注册会计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受雇与企业,限于劳资关系的固有约束,不能保持注会那么高的独立性。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用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的业务。三方关系:注会,责任方,预期使用者。鉴证对象信息是鉴证对象的载体,如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第定义:审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审阅: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有限保证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业务保证程度可以分为有限和合理保证。如:审核,风险管理鉴证,网域认证。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根本区别在于独立性要求不同。主要区别:1.业务涉及的关系人不同相关服务只涉及两方关系人,客户和注会。鉴证业务涉及三方关系人:责任方,注会,预期使用者。2.业务关注的重点不同:相关服务的关注在信息生成编制和如何利用信息作出决策提供建议;鉴证业务关注于保证和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不涉及信息的利用。3.工作的结果不同,相关服务的结果不提供可信性的保证,鉴证业务的工作结果是注会以书面形式提出,该结论能够对鉴证对象信息提供某种程度的可信性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注会业务准则,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同时,注会业务准则分为:1.鉴证业务准则---基本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业务准则。2.相关服务准则: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报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该业务的人员,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和项目组内部复核的区别:(1)复核的主体不同。项目组复核是项目组内部进行的复核,包括项目负责人实施的复核,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则是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该业务的人员,独立地对特定业务实施的复核。后者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通常高于前者;(2)复核的对象不同。对每项业务都应当实施项目组内部复核,而会计师事务所只对特定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3)复核的要求不同。对每项业务实施项目组内部复核的内容比较宽泛,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重点,是客观评价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注会职业道德准则:诚信,独立,客观与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遵守职业道德准则,认真全面的完成任务),保密、良好职业行为。职业怀疑态度:指得是注会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文件记录和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对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威胁:1.自身利益不利影响的情形:①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在鉴证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②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过分依赖某一客户;③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与鉴证客户存在重要且密切的商业关系;④会计师事务所担心可能会失去某一重要客户;⑤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正在与鉴证客户协商受雇于该客户;⑥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就鉴证业务达成或有收费的协议;⑦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往提供的专业服务时,发现了重大错误。2.自我评价不利影响的情形(1)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客户提供财务系统的设计或操作服务后,又对系统的运行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2)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编制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构成鉴证业务的对象;(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担任或最近曾经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4)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目前或最近曾受雇于客户,并且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对象施加重大影响;(5)会计师事务所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对象信息的其他服务。3.过度推荐不利影响存在的情形(1)会计师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2)在审计客户与第三方发生诉讼或纠纷时,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客户的辩护人。4.密切关系不利影响存在的情形(1)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2)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是客户的员工,其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3)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的员工,最近曾担任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合伙人;(4)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礼品或款待;(5)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或高级员工与鉴证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5.外在压力不利影响存在的情形(1)会计师事务所收到客户接触业务关系的威胁;(2)审计客户表示,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意对某项交易的会计处理,则不再委托其承办拟议中的非鉴证业务;(3)客户威胁将起诉会计师事务所;(4)会计师事务所受到降低收费的影响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5)由于客户员工对所讨论的事项更具有专长,注册会计师面临服从其判断的压力;(6)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知注册会计师,除非同意审计客户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否则将影响晋升。专业服务委托流程:接受客户关系,承接业务关系,客户变更关系。利益冲突,应客户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收费及其他类型的报酬,专业服务营销。礼品招待。保管客户资产,针对所有服务的客观性要求。过失的概念: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未恪尽职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欺诈概念:注会在执业的过程中明知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材料不真实,但是仍然故意做出虚假的或失实的陈述,以达到欺骗他人的一种故意的行为。审计目标的演变:1.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2.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3.以查错防弊与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双重目标。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财务报表是否现在所有重大的方面按照企业的会计准则编制,是否在所有的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业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1.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2.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管理层,认定层的责任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区别主要在于,注会责任只要与财务报表密切相关,管理层与认定层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加熟悉,更能作出适合企业的会计处理,因此,管理层与认定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管理层认定三层次: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有关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2.与期末余额有关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3.注会对列报认定;发生及权利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及计价。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1.接受业务委托,相关审计工作: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对象决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2.计划审计工作,相关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总目标,制定具体审计计划,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相关审计工作,了解呗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4.实施控制测试盒实质性程序5.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相关审计工作,汇总审计差异,提请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复核财务报表和审计工作底稿,与管理层和认定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审计证据;指得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审计证据的种类,按外在形态分为: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环境证据。按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按证据来源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逻辑分为正面和反面。按证明力的大小分为:充分证明力,部分证明力,无证明力。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充分性与错报风险的大小正相关,审计证据质量越高,审计证据需要的数量就越少。注意: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问题,注会可能无法通过更多的审计证据加以弥补。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的相关和可靠性。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适当性影响充分性。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应该可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注会及其业务助理资质及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和舞弊,审计证据的质量。三大目的: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八大审计程序:检查文件和记录,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执行,重新计算,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应用步骤:识别运用分析账户余额,确定期望值,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分析异常数据间的关系,评估分析程序结果。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不管哪种情况都是60天内。若要改动,应当记录修改或增加的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在审计中专家的定义:指得是除会计,审计之外,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里具有特殊技能和经验的组织和个人。计划审计工作:初步业务活动,审计计划。初步业务活动:1.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知彼)2.评价自身遵守相关相关职业道德的规范情况3.就审计业务的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4.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审计业务约定书:指得是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确定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双方的责任及其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事项的书面协议。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和工作方向,指导具体审计工作的制定实施。总体审计策略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账户,列报的准确性,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财务报告及其最近相关方面的重大变化。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的领域分派适当的有资质的项目组成员,或利用专家工作。2.向具体审计的领域分配的资源数量如存货键盘的人员数量。3.何时调配资源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审计资源的利用。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1.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分析程序。2.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3.根据注会审计准则的要求,针对审计业务实施其他的审计程序。审计计划的修改,不断进行中,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中。重要性水平的一般定义:财务报表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临界点。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1.被审计单位的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2.审计的目标,特定的报表要求。3.财务报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风险越低,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证据,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反向关系。审计风险的含义: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重大错报风险来自报表层可以控制,认定层次的分为固有风险和可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认为控制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指得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的内容: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状况奸,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外部的环境。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跨级政策的运用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6.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1.诚信和道德的沟通与落实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治理层的参与程度4.管理层理念和经营风格5.责任授权和划分。控制活动:授权、业绩评价、实物控制、职责分离、信息处理。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的深度:指得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包括评价内部制度
本文标题:老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3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