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
1/2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告120**年以来,市住建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目标导向,转作风强服务,勇担当提效能,重民生办实事,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颜值,持续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一、主要工作和成绩(一)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充分。住建局党组严格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推动全局上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职责,把加快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带领全局党员干部群众率先垂范、躬身入局、亲力亲为,紧盯重要工作、重大问题、关键环节,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一线破疑解难,确保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近几年,成功化解原建筑二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创新**城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瓶颈等重大问题。在抗疫、防汛等重大问题上充当急先锋,在提升城市容貌、增强民生福祉上勇当主力军。(二)百城建设提质成效显著。率先开展全域百城建设提质2/23工程,成功举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现场会,完成投资x亿元,x个项目建成运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住品质。牵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全长x公里、唯一贯穿南北的大通道中原路全线通车;全省第一家全面消除城区x条黑臭水体,被住建部认定为“长制久清”;南水北调两座配套水厂投入运行,x万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完成了x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改造提升,x余条道路的“白改黑”、x座桥梁加固维修等重点任务,助力城市创建,成功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和省级节水型城市。(三)城乡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x个,全省第二,惠及居民x万户,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x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十四五期间谋划改造项目x个,今年x个已全部开工建设。近三年实施棚户区项目x个,安置房x套,交付x套,在建项目主体封顶x套;争取各类资金x亿元,是前10年的总和。六县市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列入全国台账的x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x户,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x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x万平方米,x万户居民住进了冬暖夏凉的节能房。(四)建筑业转型发展稳步推进。20**年建筑业完成产值x亿、税收x亿,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x亿元,税收x亿元。x家本地重点培育企业产值税收增幅明显,其中中安集团、**征信年产值突破x亿元,税收突破x万元;在全省率先开辟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三年来评授中级职称x名;致力营3/23造优商、敬商、稳商环境,宙宏公司等x余家外地企业总部迁入我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建成投产x家,其中国隆科技、永威安防被认定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五)工改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牵头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审批流程图+豁免清单”,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全流程审批时间由原来的x多个工作日压缩至最长x个、最短x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x余份精简为x份,实施数据共享,所有材料只需提供一次。市住建局x项行政审批事项、x份材料实行告知承诺;推行联合辅导,服务关口前移,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和处罚所有事项、内容、要点、易错点和禁止性内容。领先全省实行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项目极简审批,率先引入工程质量缺陷保险;社会投资项目推行分步办理施工许可,企业可提前2-6个月开工建设,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20**年上半年,市政公用服务办件数x个,全省第1;并联审批办件数x个,全省第4;全流程并联审批率x%,全省第4。(六)城乡建设运行安全平稳。今年以来,通过加大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等信用惩戒力度,深化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治理整顿,重点抓好在建工地、城乡房屋和城区防汛安全。排查建筑施工隐患x处,整改到位x处,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排查中心城区住宅类房屋建筑x栋,发现安全隐患x处,排查农村房屋建筑x座,发现问题房屋x座,生产经营性房屋、公共用房已全部整治到位,非经营自建房整治完成x座;排查城4/23区防汛隐患x处,整改到位x处,采取临时措施x处。全面落实省、市防汛应急响应要求,以“硬核”作风落实落细各项举措,筑牢城区防汛堤坝,确保了“一地一域、一户一人”的平安。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市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同规划、城管、房管等部门的职能交叉需要理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还不够广泛、充分。二是老城区雨污合流、断头路瓶颈路、铁路桥下雨后积水等短板依然存在,资金、征迁、向上手续审批(穿越铁路、南水北调)等难题严重制约城市建设发展。三是本地龙头建筑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较弱,因企业资质低、经济实力弱、融资能力差,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少;设立过多分公司也使企业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增高,亟需各有关部门强化协作、共同解决。三、下步工作及目标下步工作中,市住建局将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紧盯任务目标,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开展住建领域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一是提高效率,做好行政审批减法。推行“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做5/23深做细“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防止体外循环。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施全流程网上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二是履职尽责,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三是主动靠前,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解决“企业纾困360”平台反映问题,主动靠前、担当作为,引导支持企业攻坚克难、健康发展。“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做优本地企业。四是克难攻坚,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借助灾后重建契机,加大向上沟通和部门间协调力度,积极解决资金和征迁难题。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加强沿线道路建设改造及周边街巷系统整治,加快老旧小区和在建棚户区项目进度,为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良好城市环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告2高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着力**体制机制不够健全,6/23政策制定不够精准,行政审批不够高效等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按照调研内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营商环境总体推进情况(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7/23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880户,个体1455户。(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二、政务环境优化情况(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8/23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三、法治环境优化情况(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9/23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四、市场环境优化情况(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
本文标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5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