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8篇)
1/31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8篇)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幼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托幼机构职责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按照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园内各项传染病治措施的落实。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3、主动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加强沟通,接受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二、传染病防治1、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2、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3、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所)疫情报告人。园(所)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2/314、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暴发和续发。5、托幼机构应当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6、发生传染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7、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8、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所)。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2为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好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按照国家、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园所制订本制度。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职工、儿童和家长正确认识疫情,3/31积极面对压力利用多种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让师生员工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注意做好舆情控制,杜绝个人通过自媒体或微信等传播和扩散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均以政府部门公布为准。二、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园所应积极发挥班主任作用,及时通过家长群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了解儿童在家生活状况,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起居,亲子游戏等。三、开园后,要对组织儿童进行疫情防护知识学习四、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出门戴口罩,使用正确戴口罩、摘口跟方法。2、掌握七步洗手法,勤洗手。3、倡导“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用过纸巾扔进垃圾箱。4、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5、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6、不吃野味,将肉和蛋彻底煮熟。7、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8、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或牲畜。4/319、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10、非必要,不去疫情防控重点区域,不接触疫情地区的人员。11、不随地吐痰,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度锻炼。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3某某学校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1.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需要,政教处充分利用班会课、健康教育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为全校师生做好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2.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务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课。把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3.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等途径,向学生及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取得家长与学校的配合。4.后勤处定期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4一、宣传教育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5/31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班队活动,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二、传染病防控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2、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配合区卫生保健机构,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3、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6/31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4、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5、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6、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立即报告分管校长,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5为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能力,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健康教育制度。一、学校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学7/31校卫生工作制度》《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二、加强师生日常卫生常识教育。要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主题班会活动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要教育师生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及时洗手,提高防疫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利用养成课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三、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疏导。要通过微信、短信、QQ等与师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动态了解与监测受疫情影响情况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做好心理自我调适,坚定打赢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四、要弘扬战“疫”正能量。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微博等媒体,及时宣传贯彻党中央、省、市和学校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提高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和疫情信息的透明度,不信谣、不传谣。发挥教育系统科研优势、文化优势,用生动的形态讲好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动人故事,持续凝聚传播全国全社会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五、及时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动态;正向报道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在疫情斗争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向师生和社会传递学校正能量。六、每年因气候,季节,危险因素等变化都会有突发传染8/31病危害,要及时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的宣传防治工作。七、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培养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八、高度关注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随时掌握当地流行的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九、主动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等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陶冶师生的情操。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6一、防控工作体系1.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2.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幼儿园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3.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二、防控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2.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4.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9/315.幼儿园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6.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7.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8.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也进入多发季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健康,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等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狠抓重点环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二、切实加强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2017年6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10/31(2017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坚持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与病因追踪制度,对学校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等学校卫生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均使用面积,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做到制度健全、落到实处、持续改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常见病防控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三、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关键岗位责任制度,认真执行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管控食品、原材料和餐具的采供渠道,加工制作、消毒清洗、留样管理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加强厨房管理,规范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和分区管理,严防食品交叉污染。积极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把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环节向师生展示,实行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建
本文标题: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5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