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PPT课件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王戎的故事,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取的故事。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课文内容简短,语言求精去繁,词约意丰,描写十分生动。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已得到充分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书写、朗读、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对于句段翻译,不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对译,更不需要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关的古汉语知识,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朗读和背诵,重点词句应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和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5.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四、说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本课词语,概括文章大意。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教学重点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结合。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初步把握;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古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默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理解—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导语:同学们,你们外出时,有没有看到路旁的果树?那上面结满了水果,比如芒果、李子等。上面的水果能采摘来吃吗?是苦的还是甜的?在古代,也有这样的水果,当时有个小朋友,他就不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找找答案吧。(揭示课题)1.王戎简介: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2.释题:(1).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什么?释题(2).《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采摘)“道”的意思是什么?(道:道路,路。)题目的意思:王戎不去摘道路旁树上的李子。板块二、初读课文,字词梳理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生难字的读音。3.出示课文朗读的停顿。4.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注意停顿。5.指名学生进行朗读,从字音、停顿的角度进行进一步指导。6.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对本课的生字进行指导。7.在字义掌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组词。8.全班齐读生字词。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组内疏通文意,我就巡视观察,总结共性问题。3、学生汇报交流,我根据发现的问题相机点拨。4、逐句理解,再连贯起来,整体把握。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层层展开,把握文章内容。最后,根据单元学习的要点要求,让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初步感受复述,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同时也注意发现优点和问题,借机让学生对复述要抓故事的主要情节、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有一个认识和印象。用多样的评价语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块四、精读课文1.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小儿——小伙伴诸——多尝——曾经)“尝”可不是常常的常,出示字典中“尝”的解释,让孩子选择,说说为什么。(方法: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后注释)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过渡:是哇,那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说一说!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玩什么,怎么玩。(预设:王戎和我们一起踢毽子,只见他们把毽子往上一抛,就左一脚,右一脚的把毽子踢得像一只只小燕子在飞来绕去。我们玩得可开心啦!)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2.出示第二句。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玩着玩着,不知道是谁,发现了什么?(预设:一棵李子树)如果是你,你看见这么多的李子,你会喊什么?(预设:“快看!树上的李子真多啊!”)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听见喊声,孩子们都跑向了李子树,伸出小手摘李子。大家怎么摘的?孩子们争抢着李子。有的......有的......还有的......理解“竞走取之”,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说,练读)也不知道是谁,发现王戎站着不动。真是奇怪,他怎么不去摘呢?你会怎么问他。(预设:我骑在树枝上,对着王戎喊:“喂!你怎么不来摘李子?”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3.出示第三句。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嘛?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李子真的很苦吗?4.出示第四句。没吃之前,小伙伴们七嘴八舌,想象他们都说了什么?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有的......还有的......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总结: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板块五、理解文意。1.相信同学们的朗读肯定会有所进步,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2.理解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①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②不能盲目的跟从。)3.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戎是个有主见不盲从、聪明的人。4.指导背诵。板块六、书写指导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格子中的占格情况。2.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与线相依的笔画的位置。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笔画特点和结构。4.教师示范书写,并从书法、易错和笔顺三个角度,对重要的字词进行强调。(1)从书法的角度对书写的笔画和结构等进行指导。(2)教师针对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提醒。(3)对易写错的笔顺进行提醒。5.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将书写较好的字进行展示,集体评议学习。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板块七、拓展延伸1.《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2.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网上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板块八、课堂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道旁李是苦李而不取的故事,赞扬了王戎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启示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道旁李树诸儿:竞走取之善观察、勤思考王戎:唯戎不动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多,整节课,教师适时的引导、恰当的点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谐,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为纯粹的古文,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中对“王戎识李”这个故事表明自己的见解。不足之处:1.课堂容量略嫌不足,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解还有难度。2.在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一环节时,学生对于概括并提炼出哲理性的语言做得不够到位,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3.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面相对较窄。精读课文时,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透过词句深入体会、感悟。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教学能力。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7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