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2下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除法《分苹果》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今天我讲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的“分苹果”。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二、了解学生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三、授课目的要求: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探讨“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从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等。教学关键:让学生充分参与分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四、授课方法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故事情境法;2.激励法;3.多媒体辅助法;4.开放式教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授课过程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笑笑过生日”这个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笑笑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客人,准备了一袋苹果来招待客人,想让小朋友帮助笑笑来分一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用手中的12根小棒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看一看这12个苹果你怎么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分苹果)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新授部分时,为学生创设了五次动手分一分的实践活动:活动一:“分苹果”,感知“分”的含义,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及两种平均分的方法。独立思考(1)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2)12苹果,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你想怎样分?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这样在动手操作以及同伴的交流中,学生再次感知到了“分”含义,初步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学会了两种平均分的方法。活动二:通过帮小熊装苹果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开展这个活动时,我先让同学们数一数草地上共有多少个苹果,帮小熊装一装。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独立分一分,点名汇报。如果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如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然后引导学生在几种分法中找出是“分得一样多或者同样多的”那样分法,使学生在多种分法的对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平均分”。活动三:“分松果”,引导学生体会“多种分”的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莓,通过观察你得知哪些信息。再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分一分同桌说一说。活动四: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小兔拔了很多萝卜每只小兔背4根,需要()只小兔才能运走。如果有6只小兔,每只小兔背()根。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重视平均分的结果,更重视让学生去感悟相同的物体不同的分法。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萝卜自己分一分。这样全班学生在操作中都经历“多种分”的过程,体会到了分法的不同。活动五:还可以怎样排?借助课件进一步让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排一排,并记录下来。填一填: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故事情境中动手操作,画一画、分一分中积极实践、进一步体会“多种方式分”的过程。这些操作以动促思,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六、归纳总结,促进内化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的自我归纳与整理,梳理新知。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丰富了对平均分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我的设计理念是“愉快、开放、主动、发展”,以“分苹果”这一富有色彩的教学情境,即“故事一线牵,知识寓其间”。以成功教育的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采用故事情境法,激情法,评价激励法,使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放时空,开放思维,着眼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搭一搭【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本节课要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书写格式,还要认识余数。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探索有余数除法意义,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难点:通过摆正方形的实际操作,逐渐探索规律。二、说教法1、创设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一起摆小棒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动手操作法:通过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搭一搭正方形,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3、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和余数的认识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完全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4、演示法。教学准备:小木棒,课件。三、说学法1、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余数的意义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你们想玩一玩吗?(二)探究新知。1.认识余数。(1)课件显示搭正方形的画面以及问题“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2)组织小组讨论:有13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请每个同学利用学具摆一摆,再依据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算式,小组内讨论用竖式怎样表示。【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搭正方形和自主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3)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课件显示搭小棒的过程及横式和竖式:13÷4=3(个)……1(根)答: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3”表示把13根小棒拿去分,“4”表示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3”表示可以摆3个正方形(强调单位“个”),“12”表示3个正方形共12根(4×3=12)。“1”表示摆了3个后还剩下1根(强调单位:“根”),说明“1”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1根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设计意图: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有余数除法竖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让学生在与横式的比较中找出他们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再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教师在课件演示和讲解中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数和形,形和式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构建除法竖式的雏型,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于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和写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完整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1)同桌合作先搭一搭、并填写表格。(2)观察表格,你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3)说一说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4)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5)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三)、趣味练习,拓展运用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逐步提高要求:第一层是基本练习(智力开门)。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练一练第一题)第二层是动手操作,延伸算法(智慧屋)。再次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余数的意义。(练一练第二题)第三层是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强化新知识。(练一练第三题)【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练习,希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一步加深理解,达到熟练掌握。】(四)小结。(五)作业。练习册或评价的本节习题。《分草莓》说课稿一、说教材:《分草莓》是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且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说教学目标: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三、说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四、说教学方法:探究、自主合作交流。五、说教具:课件、六、说教学过程:由于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积极心态,是他们通过思考,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也是教师需努力和强化之处。下面我将详细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探索发现。小猴子过生日引入主题(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训练探索。1、出示分草莓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2、探究试商的方法:(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2)指名回答,板书:55÷8师过渡语:面对要分的数目比较大,当我们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继续利用学具来分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那怎么办呢?(3)先引导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55,又比55小。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列式55÷8=6(个)……7个。(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3、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集体交流,达
本文标题: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2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1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