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本溪市工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文本66页)
本溪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5月10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遵循,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工业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着力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特制定我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十三五”简要回顾“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工业经济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主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本溪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9户。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71亿元,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实现利润39.9亿元,上缴税收52.4亿元,工业强市基础进一步夯实。重点行业运行平稳,工业产值行业排名前五的有冶金制造业、采选业、装备制造业、建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完成产值996亿元、89亿元、50亿元、42亿元、36亿元。占全市比重为72.3%、6.1%、3.6%、3.5%和2.9%。(二)钢都建设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本钢先后实施了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5号高炉异地大修改造、一冷轧改造工程等141个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已经具备了年产热轧板1434万吨、冷轧板639万吨、棒线材470万吨的生产能力,能够生产60多个品种、7500余个规格的产品。2020年,本钢生产生铁1733万吨、粗钢1736万吨、热轧板1224万吨、冷轧板544万吨、线材259万吨。完成工业产值1085亿元,占全市79.1%;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占全市65.1%;实现利润2.97亿元、上缴税收27亿元。(三)药都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同时拥有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国家级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高端品牌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共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70家,其中化药企业16家、中药企业11家、食品保健品企业13家、医疗器械企业27家。有沈阳药科大学等6所高校入驻。拥有省级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8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8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3个。上药好护士等13户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尪痹片、乳癖消、气滞胃痛颗粒等12个单品种过亿。(四)工业投资质量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技改投资资金29341万元。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共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83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169个。本钢高线高速棒材改造、1号转炉节能环保改造、热连轧厂改造、上海绿谷抗老年痴呆药生产建设(一期)、上药集团北方研发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604个项目竣工投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福耀玻璃、国电投本溪热电、建发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本溪。(五)绿色发展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幅提升,其中利用水渣4067万吨、废钢铁598万吨。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钢铁产能567万吨,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8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07万吨;关闭煤矿34座,化解煤炭落后产能196万吨,煤炭行业在我市实现了彻底退出。福耀玻璃、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华岳精工等18户企业获评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六)“钢地”合作成效显著。市政府与本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重大问题会商机制,先后推动达成了铁精粉、废钢、备品备件等合作协议。目前全市已有330余户企业与本钢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本钢累计采购地方企业产品的采购额达250余亿元,其中采购铁精粉1600余万吨,均比“十二五”期间大幅增长。废钢产业园初具规模,引进了建发集团、宝武欧冶链金等废钢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围绕本钢板材、商品材销售,建成了年吞吐能力450万吨的本钢恒达物流园,为我市钢材深加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七)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户,比2015年增加8户。五年间,累计开发乘用车冷轧外板、气滞胃痛颗粒工艺技术提升等重点新产品新技术2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300项。辽宁省中成药公共技术服务等4个平台获批省级示范平台。上药好护士的尪痹片、乳癖消等10户企业的15个产品列入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荐产品目录。共有23种产品获评省“专精特新”产品;10户企业分别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八)两化融合日趋紧密。全市住宅区光纤到户率达到100%,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自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5G通信网络建设提速,2020年末,开通5G基站807个,实现城区5G覆盖。开通集团互联网专线企业740家,344家企业上云。本钢集团成为全省工业电子商务试点企业,云服务平台管理一期项目获中国云联盟2018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玉晶玻璃、华岳精工等3户企业被确定为省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辽宁开普、银龙预应力等10户企业进入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本钢板材能源管控中心工程等25个项目列入省级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十三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平稳发展,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新旧动能转换相对滞后,多元支撑能力不足。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上游,产品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未形成经济支撑。目前全市冶金、采选、建材等原材料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75.3%;医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比分别为4.1%、5.5%。在建和新建项目中,传统产业项目居多,投资占比高达91.3%;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占比仅8.7%,对优化产业结构效果不明显。二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带动作用不强。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9户,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6%,列全省第14位。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仅有本钢集团1户,20亿至百亿企业没有,10亿到20亿之间企业仅有参铁集团、玉晶玻璃、国电投等3户。地方工业中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企业有75户。其余58.3%企业均为亿元以下。尚未形成大企业、大集团支撑全市经济的格局。三是项目规模小、水平低,工业强市支撑不够。五年间,全市虽然实施了工业投资项目783个,完成投资555亿元,但与“十二五”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项目投资规模严重不足,百亿元以上项目没有,投资项目中也缺少拉动作用明显、财政创收能力强的大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仅15个。四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未来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以2018年为例,我市企业研发投入7.9亿元,并90%为本钢集团投入。地方多数企业存在科技人才力量薄弱、技术研发设施落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问题,导致高科技、高附加值、终端成型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专精特新”产品、企业所占比重偏低。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流失问题突出。二、“十四五”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期,更是聚焦“争先进位”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创新转型发展、高质量建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三大战略的加速期。面对新形势,必须宏观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主动抢抓机遇,有效应对挑战。从国际国内看,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全球贸易环境严重恶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积极促进一批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加速形成。中国最大的国情和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中国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都市圈、产业群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世界上最大内需市场;将立足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和竞争力;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从省内环境看,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辽宁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辽宁视察指导,多次就辽宁振兴做出指示批示,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路领航。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2016〕6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37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财预〔2019〕134号)等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动辽宁经济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攻坚克难、创新实干,以着力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动辽宁振兴发展,多年以来已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十四五”期间,围绕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大连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目标,辽宁开放合作力度将持续加大,并将释放更多的发展机遇。从我市自身看,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辽宁步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阶段,聚焦“争先晋位”,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确立了“生态立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出台了《本溪市生态立市条例》和《中共本溪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生态建设体系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积极抢抓东北振兴发展机遇,全力争取国家、省更多政策红利在我市落实落地。中共本溪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七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建设“三市四区”的发展目标。谋划了“三抓三促”,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等工作抓手,设计了“深化服务企业”等实践载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钢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投资质量提升,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特别是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各级工信、涉及经济部门的干部群策群力,找准了发展方向、凝聚了共识力量,只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工业经济就一定能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本溪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振兴发展。三、“十四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辽宁考察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提出的“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确保工业经济行稳致远。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本溪市生态立市条例》和《中共本溪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根本遵循,以安全生产为红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新时代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七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建设“三市四区”的发展目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钢铁冶金、生物医药、装
本文标题: 本溪市工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文本6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4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