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资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文本81页
—1—资府发〔2021〕12号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资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资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印发你们,请抓好落实。资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17日—2—资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第一章总纲一、编制目的为系统谋划资阳康养产业在“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的快速、科学发展,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资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康养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范围为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高新区和临空经济区。二、规划依据及期限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有关文件《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3—《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其中近期到2022年,中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0年。三、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再造延伸升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引领性重大项目,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能级,全面推进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四、基本原则集聚发展原则。充分发挥资阳资源本底和产业优势,选准康养产业发力点,以产业生态圈、功能区为抓手,做精做强特色产业链,打通上下游。错位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积极承接成都、重庆产业转移。融合发展原则。嵌入既有优势产业,形成细分领域,与既有优势产业融合共生,互相促进。第二章康养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一、背景分析资阳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为牵引,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康养产业,鼓励扶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政策壁垒不断消除;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增强国民的健康意识,健康养生消费将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拓展,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内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市场越发活跃,产业潜力不断挖掘,完整的康养产业链正在形成;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四川和重庆均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二、发展现状资阳有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产业基础和品牌基础。在现代制造业上,资阳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鞋服五大产业,到2022年,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达到百亿级,2025年,装备制造达到300亿级,食品饮料到达200亿级,生物医药、纺织鞋服达到百亿级。这些产业都可以从中细分出康养制造产业。—4—微信:1115955733送福利,,搜店名:建筑后—5—在康养品牌上,有中国柠檬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牙谷之城等荣誉称号。安岳县柠檬生产量占全中国总产量的70%以上,是我国唯一的柠檬生产基地县,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将安岳建设成全中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雁江区入选“中国长寿之乡”,是四川省第3个,依托独特的长寿资源,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和长寿产业;“中国牙谷之城”是资阳康养产业的重要名片,已与华西口腔医学院、国家卫计委国际交流中心等8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德中工业设计协会、美国加州中心、韩国牙科器材行业协会3大国际招商平台合作实施全球招商,与全球前20强口腔企业全部建立联席机制,形成了“83N”产业发展格局,正聚集全球资源打造全产业链高地,但总的看,资阳康养资源和基础比较分散,品牌不够响亮,康养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还不够清晰。纵观国内外康养城市发展,可分为资源型、全域型、嵌入型三种。资源型是依托山水、阳光、海滩、冰雪等独特标志性自然禀赋的发展模式,可复制性差,以康养服务业为主要业态,增加值不高,主要适用于县域或特色小镇;全域型是以城市全域为范围的发展模式,域内各地方容易形成同质化发展,遍地开花,内部消耗的局面。嵌入型是依托既有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将康养产业融入既有产业生态,在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中寻找重点领域,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链,打造城市康养品牌。—6—综合资阳自然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嵌入型是资阳康养产业发展的最优选择,即依托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鞋服等现代制造业基础,柠檬特色农业优势,延伸“中国牙谷之城”、“中国柠檬之乡”品牌,打造口腔、骨科、妇幼生殖、柠檬IP,牵引形成涵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产业链,打响具有鲜明资阳特色的康养城市品牌。三、城市案例国际案例案例1:法国维特雷(Vitre)法国内陆型工业城镇维特雷在巴黎和省会城市雷恩2小时交通圈内,凭借良好生活环境和较低房价吸引巴黎和雷恩的工程师,承接从巴黎、雷恩机械工业和分包工业的溢出,形成了包括机械、分包加工、芯片业、印刷厂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内陆型工业城镇成功转型案例。案例2:法国依云(Evian)依云虽属法国,但距离瑞士城市日内瓦、洛桑车程均1小时,以依云水和阿尔卑斯山雪山为核心资源,打造含疗养、度假、运动和高端会议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案例3:瑞士朗根塔尔(Langenthal)作为全球纺织品企业总部的瑞士城市朗根塔尔位于伯尔尼到苏黎世的途中,并且在瑞士中央铁路线上,历史上是重要集镇—7—和亚麻生产中心,拥有专业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和生产经营能力,在政府规划和资金支持下,不断延伸产业链,高端纺织产业高度专业化、集群化。案例4:美国纳帕谷(NapaValley),美国加州城市纳帕依托多样性微气候形成了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等特色引擎产业,打造包括品酒、餐饮、养生、运动、婚礼、会议、购物及各类娱乐设施在内的“葡萄酒+”旅游吸引核,形成综合性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以上案例的共同特点为:或者依托大城市,区位大多位于大城市1—2h交通圈内,或者地处交通网络节点。有的作为承接大城市外溢产业和人才的基础,同时具备适于产业、人才发展的良好自然、社会环境,发展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产业型特色城市,如案例1;有的挖掘稀缺、核心的自然、历史资源要素,打造独特的旅游产业链,吸引大城市居民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发展成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文旅型特色城镇,如案例2;网络节点型城镇则位于交通发达的节点型城市且具备深厚的产业属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历史、自然基础,产业及旅游发展较为均衡,通过统一规划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打造高度专业化产业集聚地,如案例3;部分网络节点型城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拥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农业+文旅型”特色城镇,如案例4。—8—资阳毗邻成都,处在成渝交通网络节点,兼具两个优势,可以依托既有产业基础,发展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国内案例:上海青浦区上海市青浦区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聚焦全市最为关键、青浦最有基础、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承接上海主城区产业转移,把青浦建设成为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行业细分领域的重要功能承载地和功能示范区。围绕建设“四大品牌”目标,明确重点打造会展、快递物流、文旅健康、智慧服务、高端智能制造、高端信息技术、时尚购物、江南文化等八大品牌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服务”品牌方面,形成会展、快递物流、文旅健康、智慧服务等特色鲜明、远近驰名的服务品牌;“上海制造”品牌方面,形成高端智能制造、高端信息技术等品牌;“上海购物”品牌方面,聚焦提升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和消费满意度,大力打造时尚购物品牌,建设国内一流高品质现代消费品牌商圈;“上海文化”品牌方面,将青浦打造成为更具人文底蕴、更具多元融合特征的特色城市,重点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四、战略定位总体定位:精准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独具特色的康养城市。—9—具体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目的地。成为成都、重庆和周边地区康养客群、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康养客群和海外康养客群休闲度假目的地。成都重庆康养外溢产业承接地。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级核城市康养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溢出的承接地,人口疏解和外来劳动力汇入的承载地。国内重要康养人才集散地。以资阳职教城为主干,其他高职、中职院校为配合,产学研教用融合,使资阳成为全国康养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重要集散地。五、战略目标到2022年,初步形成口腔、骨科、妇幼生殖、柠檬为牵引的特色康养产业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有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入驻;到2025年,特色产业集群要素完备、链条齐整、发育充分,产业达到两百亿级,基本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响康养城市品牌;到2030年,康养产业收入达到四百亿级,成为资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更加完善,康养城市品牌更加响亮。—10—第三章康养产业体系构建与核心产业链发展路径全面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国民健康问题双重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适应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重大战略主攻方向。如何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康养产业体系,协调好康养产业与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实现资阳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加快构建独具特色和优先发展的资阳康养产业体系(一)康养产业体系形成的基本逻辑康养产业是涵盖核心产业、衍生产业、支撑产业三个圈层,满足全年龄人口健康养老基本需求和个性化、深层次需求,涉及多领域、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产业。康养产业体系是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贯通性、吸纳力强的新型现代产业结构。从产业基本内涵看,应建立系统性思维,以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养老规划为基础,从“健康与医疗”(生命)、“福祉与经济”(生活)、“教育与发展”(价值)以及“生态与可持续”(环境)四类需求出发,全方位构筑康养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既要跳出仅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框架,又要跳出偏重于强调产业资源性特征的传统思路,把产业的跨界联姻、要素的跨界互动作为康养产业体系构建的重—11—要抓手,推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以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康养为核心特色的服务供给、产品生产和信息传播。从产业发展动能看,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重塑、再造是康养产业走向价值链高端的必然选择,是康养产业体系构建的显著特征,在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实现康养产业的新发展,加大科技赋能力度与深度,是智能时代康养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康养产业发展的城市实践而言,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型康养城市,还是全域型、嵌入型康养城市,康养产业体系的构建都应考虑产业本底、城市生态、人口粘性、资源潜力、区位环境、市场前景等综合因素,立足于创新性、再生性、系统性、规模性等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通过三产联动、集群发展、正向溢出,整合、开发、牵引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多种产业共生共享的康养产业链集合,一体化打造拉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康养产业发展形态。(二)资阳康养产业体系建构策略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智能制造业见长,正不断壮大健康食品、特色轻工、精品服饰等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生物医药、材料、装备制造等拳头产业;成都金融业、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明显,并重点布局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先进制造业与高科技附
本文标题: 资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文本81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4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