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是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2.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3.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xx镇高度重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关于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指示要求,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地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1.党建引领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党委主导、政府推动、村抓落实、部门考核”的工作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点”三级服务体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点”四级服务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盘活农家书屋、乡风文明志愿岗、道德讲堂、农村广播、有线智慧镇等各类功能资源,将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的触角全面延伸到农村的“最后一米”。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先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住xxxx主题教育等学习活动契机,把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内容,督促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等,带动广大群众转变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推动形成党风带民风、民风促党风的良好局面。2.宣传倡导农村移风易俗。以有线智慧镇、微信公众号等为阵地,线上开辟“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活动专栏,在重要页面、重要时段,多场景深入宣传农村移风易俗的目的意义、工作要求和主要内容等,让移风易俗接地气、得民心、见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将农村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村庄道路、文化墙、小游园等建设项目,引导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以应急广播体系、宣传栏、倡议书、LED显示屏等为平台,加大移风易俗的普及宣传,让新风俗、新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中,“淞南之声”乡村广播,定制的“经典永流传”“乡村课堂”“阿爹阿婆请听我说”等节目,利用茶余饭后时间,通过广播用方言为广大村民送去“量力而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内容,用乡音乡情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辐射全村”的宣传效果。以“美丽张浦文明行”“乡风文明润民心”“淞南百姓舞台”“三下乡”等系列活动为依托,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农村、小区,展演《好媳妇》《移风易俗三句半》等反映农村人情交往的小品戏曲节目,宣传“红七条”“白九条”等新风俗,促成文明新风从艺术落到现实,倡导勤俭节约、破除封建迷信。3.规范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并用好村规民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村情民意,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喜事新办、葬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加以规范,对勤俭节约等进行引导,使其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建立并用好红白理事会,推选德高望重、处事公道、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昆山推出的“红七条、白九条”新风民约,推行“喜事新办不攀比、白事简办不迷信”,全程指导监督本村婚丧事宜,督促广大群众遵守践行。建立并用好宴席套餐,试点推行3款千元以下、简约实惠有特色、适合大众消费的宴席套餐,让文明健康宴席蔚然成风。全面治理xx信仰乱象、破除封建迷信,近3年共依法依规取缔40余处xx私设点,归并10余处民间信仰点,牢牢掌握xx和xx工作的主动权。4.典型示范农村移风易俗。选树一批典型,通过群众评议、依托线上线下触角,邀请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发现并评选出孝老爱亲的金华村南华翔自然村沈雪芳、白事简办的南港社区东塘自然村李冬青、美丽庭院的白米村鸟步厍自然村高建芬等一批农村移风易俗正面典型。宣传一批典型,发挥道德模范、文明标兵户、文明和谐家庭、美丽庭院等群众身边可感可触、可敬可学、能评能议的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讲述群众“看得见、够得着、摸得到”的身边感动,增强先进的感染力,让孝敬、节俭、尚美等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和财政供养人员带头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培育孝悌和睦文明家风,倡导婚丧嫁娶时代新风,在尊重传承优良传统风俗习俗上移“歪风”易“低俗”,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争做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家庭成员、亲戚朋友践行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前农村移风易俗仍存四大问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筑魂,加快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文化还不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还不足,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提供的中国方案、xx思想这些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还需进一步增强。2.制度还不完善。制度的硬性执行还需加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涉及的多个部门存在各自为政,工作中缺乏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部门与村之间彼此独立、力量分散,难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致使制度执行以及作用发挥还不到位。3.主体还较落后。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个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致富产业等方面不出钱、不出力,一味地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这些农村不良风气的背后,透视出部分农民安贫度日、人前爱面子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4.硬件还较缺失。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民活动中心、小广场、健身设施、运动场地等的全覆盖建设还需加强。这些问题集中反映的是相对简单初级、不符合农民胃口的文化产品,已不能满足农民需求。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对策建议破除陋习、树立新风,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动态过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要以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为抓手,聚焦重点推进、立足平台建设、狠抓制度保障三大任务常抓不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引向深入、取得实效。1.抓好三个重点,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入脑入心。一是抓首要。xx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强大的真理说服力、实践指导力,又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感召力。要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全党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全社会坚定主心骨,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抓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持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丰富活动载体、拓展传播途径,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打造三个平台,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见质见效。一是打造宣传平台。在微信、电视、报纸等载体,长期开设“改陋习树新风”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等正面典型,曝光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反对和批评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在公共场所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多种方式宣传乡规民约,使群众低头抬头皆可见,让陈规陋习的破除成为广大群众的认知与诉求。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逐渐养成“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崇尚劳动、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是打造典型平台。一方面,要抓住党员干部这个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关键少数”,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群众心中,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流传度高、示范效应强,容易为群众所模仿,要用刚性的制度规定党员在红白喜事、封建迷信、农房翻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引导务实节俭之风、引领文明高尚新风。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发挥新乡贤、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昆山好人”等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农村凡人善举的表彰力度,用身边的榜样来影响、带动群众;同时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打造移风易俗示范镇、示范村,培育亮点、试点先行,形成可借鉴、能推广的经验引领乡风文明。三是打造文化平台。要因地制宜加强覆盖农村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大乡村综合文化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文化小广场小公园、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村主体、部门联动和文化惠民工程的最大作用,积极借助社会公益组织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样态,创编一批反映移风易俗的快板、小品、地方小戏等文艺节目,拍摄一批体现移风易俗题材的微电影,进村入户开展巡回演出,把百姓身边的好榜样、好故事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3.建立三个机制,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落地落实。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农村移风易俗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次针对社会时弊陋俗的改革,是一项顺应群众期盼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要落实基层党委政府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重要的任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研究陈规陋习的形成原因,建立管用有效的推进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加强组织推动,深入教育宣传和发动群众,扎实做好落实工作。二是建立群众自治机制。农民群众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主体,要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让群众真正成为这个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要普遍建立村规民约和党支部领导下的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协商机制和群团组织,完善组织章程和各项制度,明确“什么事可办”“什么事不可办”“什么事具体怎么办”“什么事在什么范围办”,使“一约四会”从“选择性遵守”变为“制度性约束”。三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牵头部门协调各方、统筹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要将移风易俗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的指标体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考核内容,根据工作落实、进展成效、外部评价等方面因素,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要构建镇、村、农民三级长效监督机制,建立严格的“月检查、季督查、年考核”的监督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文标题: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