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内蒙古篇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内蒙古篇)内蒙古清水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选取的发展类型是新技术渗透型:“互联网+金融+品牌农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本示范园为依托,致力于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一、示范园创建典型做法(1)建设完整产业链。(2)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形成产业深度融合。(3)各乡镇建立数55个服务网点,覆盖全县零距离给农民培训与服务,形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示范联盟。(4)通过平台打通国内外市场,形成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产业深度融合。(5)建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综合服务平台,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提供服务,促进产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6)与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为工作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二、示范园创建取得的主要成绩(1)基本成绩清水河宏河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围绕小杂粮、设施蔬菜、海红果及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完成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完成新型乡村农业产业融合项目,以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已参与生产经营、土地入股、提供产业服务等合作为主要方式,通过大数据、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综合体等不同融合类型试点示范项目的带动,促进农村农业与二十多个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国内国际产业的联动集聚、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有机整合,通过惠农技术及运营模式降低农业产业经营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立清水河县4乡4镇建立55个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服务网点,形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实现“工促互促、共赢发展”。改建总面积5700平方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设有服务中心办公室、多媒体会议室、培训室、实操电教室、线下展厅等功能区,建成470平方米特色产品体验店,目前入驻企业20家,上架产品170余种。品类涵盖杂粮,食品,化妆品,手工艺品等。目前培育企业、创客45家,带动创业就业人员1500余人。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已建成55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全县103个行政村的53%,村级服务站为农村群众提供农产品供销、家庭农场服务、技术指导、网络销售、便民缴费、自助出行、资讯、金融服务、劳务输出、创业等服务。另与县信用联社合作,引入现金存取、贷款及代缴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生活服务功能。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改建总面积4000平方米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整合县域内现有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等资源,以企业运营、政府支持的方式,打造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目前已正常运营。向上对接第三方物流快递、现有超市配送资源,向下对接乡镇、村级服务站点,解决了农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实现县到村48小时配送到达。开展农民网络培训。已完成各类大中小型培训84期,受训对象包括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残疾人以及投身电商事业的有志青年、贫困人口,截至目前完成总培训目标75.37%。采取集中培训、分乡镇培训、上门培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对55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的站长及其他人员进行电商知识培训,能熟练掌握网购流程,通过培训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农产品品牌培育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初步筛选整合胡油、小香米、应季果蔬、果丹皮、山楂片、山茶等农产品集中营销推广,降低农产品网货标准化难度,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公共品牌臻麓源、印象清禾等品牌产品已完成产品网货标准化,亚麻籽油、小香米、山茶等产品已实现上线交易。质量溯源系统已投入使用,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查询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包装及企业资质等信息,企业可以通过溯源系统追踪品控流程为解决售后问题提供保障。助力电商扶贫,发展“互联网+庭院经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目前已注册“绿色清水河”商标,并在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累计培训贫困人数321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网销农特产品49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139人。
本文标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内蒙古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5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