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电气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PPT32页)
电气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控制摘要:电气倒闸操作具有危险性,本文分析变电常见设备倒闸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误操作环节,并针对每种操作的危险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倒闸操作危险点防范措施倒闸操作:指将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行状态或由一种运行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影响倒闸操作的因素:1、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2、变电站的不同接方式3、不同的电气设备4、不同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5、不同的操作任务6、操作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7、操作的环境变压器的操作变压器的操作通常包括对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并列、解列、投切空载变压器等内容。其操作时的危险点就在于:投切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过电压危及变压器的绝缘而导致变压器损坏或发生绝缘击穿事故。防止投切空载变压器出现操作过电压的措施:在110kV及以上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了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部份变压器中性点是不接地运行的,为了防止操作过电压对变压器绝缘的损坏,操作变压器前必须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合上,这是有效防止操作过电压对变压器损坏最为有效的措施。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若数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正常时只允许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操作变压器时,应始终至少保持原有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个数。例如: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1号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2号变压器经中性点间隙接地,1号变压器停运前,必须先合上2号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送电时,必须在1号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充电以后,才允许拉开2号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变压器停电或充电之前,为防止断路器三相不同期或非全相合闸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影响变压器绝缘,必须在停电或充电之前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充电后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应按正常运行方式考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要根据其接地方式做相应改变。强油循环风冷式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先启动冷却装置;变压器停运时,先停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停运冷却装置。母线倒闸操作母线操作是指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间的倒换。母线是设备的汇集场所,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操作时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母线操作的危险点一是可能发生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二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引起的保护误动。母线操作的原则用母联断路器对母线进行充电操作时,应投入母联充电保护,母线充电正常后,再退出母联充电保护。备用母线的充电,有母联断路器时应用母联断路器对备用母线充电。母联断路器的充电保护整定时间调整到零。如果备用母线存在故障,可由母联断路器切除,防止事故扩大。如无母联断路器,在确认备用母线处于完好后,可用隔离开关充电,但在选择隔离开关和制定操作顺序时,注意不要过负荷。在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应先断开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防止母联断路器误跳闸,而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倒母线操作,应按规定投入退出和转换有关线路继电保护及母差保护、互联压板。一条母线上所有元件须全部倒至另一条母线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某一元件的隔离开关合于一母线后,再拉开另一母线隔离开关;另一种是全部元件的隔离开关都合于一母线后,再将另一母线所有隔离开关拉开。总之,运行设备倒母线操作时,母线隔离开关必须按“先合后拉”的原则进行。由于设备倒至另一母线或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电压回路需要转换由另一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应注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误动作。避免电压回路接触不良及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向不带电的母线反送电,而引起的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二次空气开关跳闸),造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等情况的发生。进行母线操作时应注意对母差保护的影响,应根据继电保护的要求调整母差保护运行方式。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无特殊情况下,母差保护投入使用。进行热备用间隔设备的倒母线操作,应先将该间隔操作至冷备用状态,然后再操作到另一组母线热备用。这样的操作不需要断开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母联断路器的停电操作,应按照断开母联断路器、拉开停电侧母联隔离开关、最后拉开运行侧母联隔离开关。两组母线的并列、解列操作必须用断路器来进行操作,严禁用隔离开关进行解、并列操作。直流回路操作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站值班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查找接地点的操作,某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检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也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也会造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样要遵守规定。直流控制熔断器的操作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先取正极,后取负极,装上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先装负极,后装正极。这样的目的是防止因寄生回路,而造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装、取熔断器应迅速,不得连续地接通和断开,取下再装上之间要有一段时间间隔(不小于5S)。运行中的保护装置要停直流电源时,先停用保护出口连接片,再停直流回路。恢复时顺序相反。母差保护、失灵保护停用直流时,先停用保护出口连接片,再停直流回路。恢复时要检查整个装置是否正常,使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出口连接片两端无电压后,再投入出口连接片。断路器的停电操作,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应在拉开断路器及两侧隔离开关并做好安全措施之后取下。如果断路器未断开,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时,保护作用于断路器跳闸,避免扩大事故。断路器的送电操作,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应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装上。装上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后,可以检查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是否完好,另外,这时保护装置已处于准备工作状态,万一在后面的操作中,因断路器的原因造成事故,保护作用于断路器跳闸。如果在合上隔离开关后,再装上控制熔断器,万一因未断开,造成带负荷合隔离开关,使断路器不能跳闸而扩大事故。手车断路器操作由于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各变电站广泛地采用了小车式开关柜,以便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电气部分故障时,能快速更换小车断路器,缩短对用户的停电。小车断路器的操作是指将小车断路器由工作位置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由试验或检修位置推至工作位置),小车断路器在操作中也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轻者会造成设备损坏,重者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有部分运行人员进行小车断路器停电时的操作顺序:(1)核对设备,检查断路器已在分闸位置;(2)取下操作、合闸熔断器,取下小车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插头;(3)将断路器由工作位置拉至试验(检修位置)。送电时的操作顺序:(1)核对设备;(2)将断路器由试验(检修位置)推至工作位置;(3)插上小车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插头,装上操作、合闸熔断器。但这种操作顺序是错误的,将断路器从工作位置拉出(推至工作位置)的操作,实际就是拉、合小车断路器的隔离开关,取下操作、合闸熔断器,取下小车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插头,就是退出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和保护回路,使小车断路器在的隔离开关拉、合过程中失去保护。如果断路器未断开,将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使断路器不能跳闸而造成事故。小车断路器的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送电前除了核对设备名称及编号外,对断路器的检测工作不容忽视。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小车断路器的上下和相间触头电阻。若电阻为零,说明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或相间有短路现象,必须先打跳断路器或进行故障排除,才能将小车断路器推至工作位置。停电前的检查工作必不可少,除了核对设备名称及编号外,还要检查断路器的信号指示灯、断路器的位置指示、电流表指示是否为零等,拉出小车前必须先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打跳。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停电时,先取下合闸熔断器,然后将断路器拉至试验位置,再取下操作熔断器,取下小车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插头,最后将断路器拉至检修位置;送电时,先将断路器推至试验位置,然后插上小车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插头,装上操作熔断器,再将断路器推至工作位置,最后装上合闸熔断器。手车断路器在拉出或推入操作时,断路器柜门必须有效可靠关闭。柜门固定螺栓必须紧固。某变电站在推入手车断路器的操作过程中,未将断路器柜门可靠关闭,因断路器短路时电弧热浪从小车两侧和小车面板两排通风散热孔喷出,发生了将操作人员烧伤的事故。重合闸装置的操作存在的误区在新设备投运时,对重合闸的投退很重视,但是在运行状态改变时,存在很大差异。调度在下令断路器停运前,未要求退出重合闸,运行人员也不提出异议理由是:断路器停运线路处热备用,站内无任何工作,线路上也无工作,况且重合闸有15~25S的充电时间,即使有故障,重合闸也不会动作,所以退出重合闸的操作没有必要。甚至有的线路停运检修时也不退重合闸。旁路断路器代供操作,应先用旁路断路器对旁路母线充电一次,正常后断开,再用被代断路器的旁路隔离开关对旁母充电,最后用旁路断路器合环。旁路断路器代主变压器断路器运行,代供电前应切除旁路断路器自身的线路继电保护及重合闸连接压板,投入相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跳旁路断路器的连接压板。旁路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与主变电流互感器转换前切除主变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代供电完成后测量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各端对地电位或确认差流正常后,再投入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用旁路断路器代供线路断路器前,旁路断路器继电保护应调整定值与被代断路器定值相符并正确投入,重合闸切除,在合上旁路断路器后,先退出被代线路断路器重合闸,再投入旁路断路器重合闸。恢复时顺序相反。变电站电气倒闸操作具有危险性、风险性,运行值班人员技术素质不过硬,对操作的设备或系统不熟悉,对操作的危险点未足够重视,很容易引起误操作事故。本文结合我局110kV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分析常见设备倒闸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误操作环节,进行了危险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杜绝误操作事故,才能确保员工的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文标题:电气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PPT32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