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关于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例稳定在75%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富民强市,基础在于民营经济;抢抓机遇、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民营经济。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在某地市召开了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吹响了推动民营经济创业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号角,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涌动,呈现出奋勇争先、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局面。近日,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由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工信委联合组成市委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认真了解国家、省、市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全面把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新特点、新变化。调研组一行跑遍全市各县(市、区),深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广泛与各县(市、区)主管负责人、有关经济部门负责人、代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掌握了不少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真切地为各地党员干部倾心服务企业的热情所感染,为各地企业家胸怀大局、心系梦想的追求所敬佩,为不少龙头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向全国一流迈进的发展势头所惊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变化和特点近年来,特别是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拉高标杆、做强产业、两手发力、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贡献加大、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一是民营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截止2024年5月底,全市共有各类民营市场主体*万户,同比增加*万户,增长*;注册资本金*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分别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和资本金总额的*%和*。其中:民营企业*万户,同比增加*户,增*;注册资本金*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个体工商户*万户,同比增加*万户,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同比增加*户,增长*%。二是民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全省入围企业总数的1/3;*家民营企业跻身百亿元俱乐部,比上年增加*家。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彰显,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1%,占比达到*,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全市应用电子商务企业*家、年交易额达到*亿元。今年1至4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三是民营经济活力显著增强。2023年,民间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比达到*。民间投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资金越来越多,制造业的民间投资增速为*%,提高*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民间投资增速高达*,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民营资本投资已从单纯的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粗放型投资方式向以提高技术含量、跨行业投资为特点的集约型投资方式转变,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产业转型、产品更新、技术升级。四是民营企业转型步伐加快。民营企业把参与“一带一路”、加强中外合作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开放促转型。2023年,民营经济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亿元,增长*。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战场,成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2023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件和*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件,同比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件,同比增长*,*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五是民营经济发展氛围良好。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融贷体系,努力化解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审批难、创业难、融资难等难题。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指导力度,高效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着力增强民营经济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民营经济管理创新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做法一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精神,切实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稳增长、保态势的“关键一招”,把转型发展作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攻方向,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坚持对标发展,着力找差距、补短板,营造浓厚氛围去年,由一把手、市领导带队,组织部分市级领导干部、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党政正职,赴先进城市,就民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活动对全市各级干部进行了思想洗礼,为全市转型发展树立了标杆,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和反响。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用足用活“某地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对照先进找差距,补齐短板促提升,凝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思想共识。一是拉高发展标杆。在成绩面前,某地市委、市政府保持清醒认识,组织了“全市学某地,某地怎么办”的大讨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把江苏省武进市作为追赶的标杆,瞄准更高的目标找差距、促跨越,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发展民营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更新发展观念。有的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坚决克服小富即安、故步自封意识,牢固树立“把老乡当老外、把民资当外资”“民营经济也是主力军、顶梁柱”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重国有、轻民营”、“抓国有保险、抓民营危险”等错误认识,真正把民营经济摆到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认识、谋划和推进。三是补齐服务短板。市直各部门特别是经济服务部门纷纷到外地进行对口考察,认真学习他们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机制体制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围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优化环境、政策支持等,取长补短,修订方案,切实把先进经验学深学透、为我所用,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模板”,切实补齐服务短板、环境短板。(二)坚持规划引领,着力调结构、育业态,推动转型发展规划引领,是我市发展提升民营经济的一大特色。“十四五”时期,全市了确立“一极两区四基地”空间布局,构建“三大主导、四大特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实施“7475”工程,为产业提档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引领和方向。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新兴产业裂变扩张、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量质并举发展作为产业调整的重中之重,合理布局相关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转移,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某地市制定了《某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某地市创建试点示范城市行动方案》,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创建六大产业基地,为打造中原城市群、新兴产业增长中心奠定基础。三是注重转型升级。各级各部门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抢抓“互联网+”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重大技改项目,聚焦我市经济优先领域和优势产业重大科技问题,重点在电子信息与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再生金属、煤化工、食品与冷链、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集中创新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三)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难题、破瓶颈,增添动力活力我市把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业热情、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对省里下放市级的122项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取消、调整、下放、合并,目前市本级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98项、日常工作82项,行政审批办理时限缩减62%。优化服务流程,试行“零接待”审批制度,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重点企业(项目)“直通车”、“一表通”和模拟审批服务。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清费治乱,对企业贷款中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及绑定服务进行了清理规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打造“政府搭平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创新体系,出台并实施了《我市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明确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目标和措施。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获批33家,创历年新高,其中新认定**家,重新认定*家,总数达到*家,位居全省第*位。三是破解发展难题。针对融资难题,组织开展了全市金融支持工业企业大走访活动,建立金融重点支持企业白名单制度并首批公布100家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信誉、有技术、有市场,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扶持力度,签订贷款意向200亿元以上。某地市与银行合作设立了*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了*亿元出口退税周转基金,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坚持开放招商,着力搭平台、搞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招商,一把手带队到欧洲考察,市领导带队赴深圳、上海等地招商,为全市开放招商树立了示范。各级各部门积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走开放合作的道路,组织广大企业家到国外开阔视野、发现商机、开展合作。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2024年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大力推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专业招商模式,推行精准招商。各县(市区)编制了招商引资《策略咨询报告》,从招商方案制定、对象选择、引资流程、信息渠道、总体布局、项目可行性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明确招商标准、流程和方向。二是建好开放平台。开创性地建立“中外合作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外产业园,搭建起我市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个国家合作平台。三是拓展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积极开辟国际市场。今年元至4月,全市完成出口*亿元,同比增长*,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个百分点。(五)坚持培育主体,着力建梯队、育人才,壮大市场规模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巨人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发展高地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培育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全力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加强企业梯次培育,新增超百亿元民营企业*家。落实小升规财政补贴,2023年度,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总数达到*家。加快企业上市培育,2024年1至5月,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总数达*家,成功创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2023年,在市级层面监测的*户重点企业中,*家企业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二是培育企业家队伍。市里出台《我市市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市政府每年安排*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企业家培训。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清华大学我市市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复旦大学我市市第八期重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专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组织全市优秀企业家和高成长性企业负责人到德国和法国开展学习考察和项目对接洽谈,共培训企业家*余人次。积极营造全社会对企业家价值认同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县(市区)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三是加强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累计引进“两院”院士*人、长江学者*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人、博士*人,全市各类人才总数达*万人,实现了人才总量和质量“双提升”。(六)坚持亲商安商,着力搞服务、守原则,摆正政商关系坚持“政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服务企业就是推动发展”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政府围着企业转,全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一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分包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展政策落实进万企活动,通过选派首席服务员、组织政策宣讲、加大问题办理力度等途径,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难题。组织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等四项对接活动,共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次,达成销售意向超*亿元;完善企业问题办理机制,通过我市市企业服务网、企业服务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企业家微信群,全年受理企业反映问题,政策范围内,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为100%。我市的企业服务工作,在2023省企业服务工作综合考评中,荣获省辖市第一名。各级各部门把服务企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三、关于民营经济发展调查的启
本文标题:关于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7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