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国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国企改革专题
在国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国企改革专题)同志们: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表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核心功能,才能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引领带动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和更好条件。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引领功能。科技创新既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更是增强企业核心功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肩负国家创新使命,在自主创新和锻造大国重器方面不断努力,不仅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更打造出中国“智”造的世界新名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标志性成果。国有企业投资了若干民营企业难以承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技术研发;作为开放式创新组织者,利用其资源和网络平台优势,充分联合各创新主体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孵化和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的主要提供者,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新技术研发,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前所未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幅缩短。我国必须把握住“机会窗口”,依靠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经济在此过程中尽管拥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但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引领功能。一是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国有经济应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功能,坚持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发力”,以体制创新推进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等综合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和活力,突破一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数实融合。二是突出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健全推进原始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国资国企应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三是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国有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主动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民营企业等创新主体深度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积极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构建协同、共享、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四是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积极参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发挥聚才、引才、育才作用。国有企业应加强自身创新文化与环境建设,培育和吸引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五是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协调机制,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权与引领作用,与同类民营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国有经济要加强与民营经济的创新合作,共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安全维护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行重点布局,确保在重要资源能源领域的控制力,为维护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安全挑战明显增多。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安全维护功能,有助于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稳定。为此,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安全意识,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持续强化国有经济在国防军工和能源、粮食等领域的保障地位和供给水平。强化国有企业对关键原材料及元器件、重要设备、软件、战略物资等的备份与托底能力,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底气和能力。二是统筹推进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除铁路、公路、航空等传统基础设施外,国有经济还要加强包括金融、网络、数据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备高效安全智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总体安全水平。三是持续加大国有资本在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力度,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网络安全。四是优化资本投向布局,注重提升经济增加值,使投资能更好为国民经济产生增量贡献,同时优化风险防控手段,在债务、境外投资、金融、安全生产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防控力度。五是协同民营经济积极维护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安全节点,发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各自优势,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民生保障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国有经济在健康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发挥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兜底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主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5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在脱贫攻坚中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超过千亿元,定点帮扶的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但当前我国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使国有经济在民生领域继续加强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建立就业服务平台,促进跨地区、跨行业人才资源整合,更好促进高质量就业。二是改革创新传统办医模式,推动医、研、产融合发展,建立符合产业特点和市场规律的医、研、产资源联动发展长效机制,鼓励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合作,组建新型国有医疗集团,提供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三是积极布局普惠养老,推动大型养老企业整合资源,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普惠型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培育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以分类精准考核促进国有企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在公共服务的质量、成本控制、资源配置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对从事公共服务的国有企业进行精准考核。五是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用于保障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比例,借助国有资本提升养老、医疗、教育等的保障水平,释放内需活力,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国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国企改革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2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