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幼儿音乐教育【范例4篇】
1/20幼儿音乐教育【范例4篇】幼儿音乐教育1摘要:自从教育部门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后,培养核心素养也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得到了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培养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基于此,本文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出发,着重研究了基于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以期能为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推动幼儿音乐教育更好的推进,提高幼儿音乐核心素养,为幼儿成长建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音乐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有助于丰富幼儿精神世界,系统地培养幼儿的感悟能力,培养幼儿形成音乐兴趣,可以从聆听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中最直接的审美教育,是响应教育部门培养核心教育的关键,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了幼儿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展开的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内涵在幼儿园阶段,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基本的审美情趣、音乐兴趣、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音乐文化修养等。幼儿教师通过展开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幼儿形成形象思维。利用音乐教育可以对幼儿记忆能力和视听能力进行培养,幼儿2/20通过听力掌握信息,经过记忆音乐、感悟音乐,实现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从而提高幼儿听觉能力。音乐教育的进行有助于幼儿发展语言能力,一首动听歌曲的背后常常包含着诗歌和散文,或者有趣的故事,借助于优美的旋律,成为音乐作品,幼儿学习唱歌要记忆歌词,进而体会歌词背后的内容和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音乐文化,提高音乐鉴赏水平,逐渐形成音乐审美,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提升音乐兴趣,有效培养幼儿人文素养。同时,音乐教育也有助于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音乐教育将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孩子从幼儿园阶段接触民族音乐、演唱民族音乐,有助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助于加强孩子民族自信,培养孩子的归属感,进而让孩子爱国情感得以加强。幼儿园阶段加强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视作教育核心,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教育事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要更加重视音乐教育,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1]。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一)结合音乐特征开展教学幼儿音乐教育有多种教育形式,包括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舞蹈、打击乐、唱歌教学等,这些教学形式都能够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使幼儿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幼师教学展开幼儿教育前要选择大量音乐作品,选定作品后,3/20需根据作品音乐特征设计教学流程。如《狮子王》配乐作品,幼师要配合《狮子王》动画片段展开教学,通过动画片段建构教学情境,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建构的情境,从而体会到音乐乐趣,实现音乐兴趣的培养;如《猫鼠之夜》音乐作品,幼师可以结合作品独特的故事性特征,利用童话故事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可以扮演猫和老鼠,跟随音乐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结合音乐童趣、活泼的特征,建构自由、有趣的音乐课堂,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节奏的律动,跟随节奏舞动身体。结合音乐作品特征展开教学,可以让幼师音乐教育事半功倍,有效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着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让幼儿主动投入音乐欣赏,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二)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教育规范及素质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指导。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感受与欣赏”以及“表达与创造”两个维度,要求幼儿教师注重幼儿的感受及体验,通过良好教学环境及条件的创造,引导幼儿赏析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传达的感情,有助于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音乐兴趣,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及体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2]。4/20以“水果总动员”这一音乐活动为例,某幼儿教师根据活动特征和教学规范要求,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维度,要求幼儿两两组队,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两名幼儿按照“你问我答”的游戏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说唱,以此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第二维度,要求幼儿应用不同节奏的水果进行说唱歌曲的创编,引导幼儿体会说唱歌曲,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第三维度,要求幼儿认真聆听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旋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述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中,幼儿教师通过合理全面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音乐兴趣、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音乐文化修养,切实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具体来说,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节主要介绍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法应用中,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合理设置教学情境,确保幼儿可以在创设的情境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比如,某幼儿教师设置了“游乐园”场景,在幼儿活动区域布置了小型游乐园,组织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蹈或者玩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兴趣。5/20在游戏教学法应用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热爱游戏的特征,将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游戏结合在一起,通过幼儿的自主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幼儿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比如,某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母鸡孵蛋”的音乐游戏,幼儿教师首先演示歌曲游戏的流程,然后组织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中蛋的个数,并采用不同的姿态表示出母鸡孵蛋的情形。在上述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四)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及趣味性,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本节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图谱为例,分析教学资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利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图谱教学素材可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认识,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句式结构。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教师可以将图谱作为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幼儿进行图谱的学习,加深幼儿对歌曲的认识。比如,在进行《幸福的猪小弟》教学时,幼儿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歌词的内容,可以选择与歌词内容及描绘形象相符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还可以将图谱整合为视频动画,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体会歌曲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3]。结论6/20综上所述,本文从幼儿音乐教育内涵出发,提出了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幼师需要结合音乐特征开展教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音乐教学效果。利用资源充足的音乐课堂,可以培养幼儿音乐核心素养,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形成音乐兴趣,建立音乐审美情趣,提高人文修养,推动幼儿的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毛萍.浅论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8(33):209.[2]潘莎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绘本应用的现状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当代音乐,2018(11):64-65,70.幼儿音乐教育2摘要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核心素养教育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艺术素养教育、艺术启蒙教育、通过艺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通过对当今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的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养等多方面提出建议,推动核心素养培养下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57-02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其7/20重要的教育意义。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切实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质量,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革新、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推动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一、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概述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核心素养教育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艺术素养教育、艺术启蒙教育、通过艺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兴趣,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超越了音乐知识技能的概念,是指幼儿在音乐兴趣与态度、感知与欣赏、创作与表现等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喜欢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更加注重对幼儿艺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感知和欣赏,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理念陈旧目前,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有很多教师还是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忽略了对幼儿兴趣、音乐审美和表现的培养。比如在歌唱活动中追求幼儿演唱的音准是否准确、歌唱方法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都是陈旧的音乐教育理念。(二)教师自身音乐素养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从小没有接触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在专科本科阶段都是从零基础开始短时间的音乐技能学习,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入职成为教师后,普遍存在8/20音乐审美及表现力不足、音乐知识储备不充足,音乐专业技能不娴熟等问题。(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由于教师自身素养的缺乏,导致在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中,一些教师力不从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创作与表现,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总体来说,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也较缺乏,尤其在音乐审美与表现力方面有待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训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研究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再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是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幼儿园音乐教育必须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当前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应该改掉原来“重技能、轻感受、轻表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于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把知识技能的培养放在最后。让幼儿通过感受、欣赏、表现、创造,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并通过良好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9/20认知发展、个性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二)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1.培养教师的音乐审美与表现力。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音乐审美能力与表现力的培养。通过多听国内外经典音乐,简单了解中西方音乐史,通过对乐曲旋律、节奏、音色、曲式等的把握,得到情感的升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大胆的用嗓音、肢体、乐器等形式去表现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选择幼儿喜欢的最好的音乐作品,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让儿童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知體验,并能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受。2.加深知识学习。对于知识学习,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与音乐相关的,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声、曲式等理论知识;二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相关基础知识理论;三是音乐史、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了解幼儿园教育理论,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通过音乐基础知识理论,综合其他艺术形式,才能切实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3.夯实音乐专业技能。作为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音乐专业技能有:正确的唱歌技能、演奏技能、幼儿歌曲即兴弹
本文标题:幼儿音乐教育【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3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