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4篇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4篇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关注民生,倾听群众心声,推动政策落实,促进社会发展,展现了责任与担当,赢得了广泛赞誉。以下是网友分享的人大代表事迹材料相关文档,供您借鉴参考!人大代表事迹材料【第一篇】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高良涧街道惠民社区党委副书记徐xx始终将‘民’放在心中,肩负着为人民群众代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体现人民群众意愿,把履行代表职责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好起来。履行职责,走访服务居民惠民家园社区是一个安置小区,居民构成主要来自于洪泽湖大堤老堆上的船民、渔民,这些人由于多种原因,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加上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有不少水上人家一时不能适应新的居所,过去靠水吃水,还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补贴家用,住到惠民小区后远离了湖区又不懂其他手艺,给生计带来一定困难。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徐xx坚持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方针,她定点联系12名群众,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深入走访,对辖区内的居民情况了如指掌,对少数特困的群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合理提案,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弱势,体现大美爱心徐xx十分关心社区居民疾苦,不仅自费看望小区内的贫困老党员及贫困居民,还想方设法为他们出点子,想路子。老党员周忠好身患多种疾病,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徐xx主动与民政部门联系,按照政策,针对他家的实际困难帮他申请办理了城镇居民低保,并主动与他结“穷亲”,定期上门看望,经常给予生活上的接济,帮助度过难关。居民胡明亮肢体二级残疾,和80多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徐xx把他作为帮扶重点,经常登门访贫问苦。徐xx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惠民社区有20多位八九十岁的独居空巢老人,徐xx始终把他们挂在心头,逢年过节总会提上礼物,把这些老人们聚到一起吃团圆饭,她用温情情暖群众,用爱心关爱弱势,用细腻奉献爱心,这些微小平凡小事,彰显了一名人大代表为民情怀,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拥护和称赞。为民代言,展示代表风采惠民家园小区一开始建设时没有设计自行车库,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经常发生自行车电瓶车被盗现象,对此,居民反映强烈,也给小区文明创建带来不利。为此,徐xx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及时提出将惠民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的议案,此案很快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目前,改造后小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因此,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是居民的代言人,大伙信得起的贴心人。人大代表事迹材料【第二篇】xx,出生于xx省xx市xx县新政镇东南村,家庭世代为农。2005年,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无比的好奇和美好的向往,也带着她对人生和理想执着的追求,xx踏上了年轻人共同追求的路子——上海创业。在上海六年,xx凭着川东北人的勤劳、朴实和善良,全力打拼、辛勤耕耘,经营医疗企业,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得来了更加优裕的环境。然而……诗和远方,不如同耕故乡从小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她,并不满足大城市给她带来的富足和安逸,反而让她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故乡情结,在和几个同乡年轻人沟通交流后,她毅然决定放弃业已成型的打拼之路,回到了阔别六年的故乡—xx。对农耕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她,连续数月穿梭在xx边远地区的贫困乡镇,了解家乡农村、农业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存的现状。xx,既是开国元勋朱德、为人民服务典范张思德的故乡,也是远近闻名的穷县、贫困县,是xx少有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4年全县总人口105万,贫困人口达20多万。在当年年底,一个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家乡的农业服务体“同耕纪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农业合作社+电商营销,成为“同耕纪”助农脱贫的响亮名片“三年时间建立10个合作社,21个协议项目,培育100个致富带头人,带动1000个贫困农户,服务10000个城市家庭。”这是xx提出的农耕纪初期的发展目标。有了目标,就朝着目标加油。2015年,xx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农耕纪”的艰苦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盯着时机,逐渐成长,这就是xx农耕纪的策略。xx在与不同地区的农民沟通协商后,选择了度门镇、三河镇、来苏镇作为首批发展乡镇。短短三个月,xx县深清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苏农民专业合作社、尖山子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应成立。从鸡蛋、猪肉、大米到季节性水果,合作社和农民有11个协议项目。农民可以种植和饲养的是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协议项目。九龙乡海螺村贫困家庭孙素琼住在深山。除了食物,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十几只鸡鸭生产的鸡蛋。每天早上四五点,孙素琼老人都会起床去市场卖鸡蛋。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孙素琼老人不仅要吃苦耐劳,卖鸡蛋的收入也要跌宕起伏,不能满足巨大的家庭开支。“自从与合作社签订协议以来,我们就不再需要早起,担心几十个鸡蛋和鸭蛋的销售。合作社既保证了销售,又保证了价格。孙素琼老人说,“农耕纪”成立的合作社成了她家的经济支柱,年收入七八千元。据初步统计,同耕纪的三个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后,农户年平均增收均在2000元以上。2016年,合作社协议农户产业收入达到180万元,2017年预计增长20%左右。同耕纪还通过电商平台,建立了城市居民与山村农户的直接供销关系,既让城里人吃上了真正的山里货,也让山里人直接赚上了城里钱。到2017年9月底,通过电商平台,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地,与同耕纪建立供销关系的城市居民已达2万之多。同耕,不仅带动了农民同富,更带动了农民观念的同新脱贫,不仅仅是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更需摆脱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的落后和贫穷。有着城里人观念的xx把着力点放在了对家乡群众社会理念、法制观念的引导上。同耕纪刚开始时,边远农村农民没有法治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签订的协议不履行,作出的承诺不兑现。xx和她的同耕纪与村社干部一道,为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经过努力,短短几个月时间,不仅同耕纪协议农户全员履行合同协议,还增强了周边农户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同耕纪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城市消费群体履约率达100%,不仅有力的提升了农村居民形象,更稳固了边远农村与城市消费群体的经济依存关系。不仅要把群众带富,而且还要为百姓代言“当好人大代表,不仅仅是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那么简单。”今年当选xx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xx这样说。天天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天天接触最普通的老百姓,xx最知群众冷暖,最懂百姓需求。为了记住老百姓的真实需求,xx随身携带着能够记事的笔记本,除了记载农民群众反映的与同耕农业有关的事情,记得更多的是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期盼,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要抽出时间,把老百姓的这些希望和要求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写成人大代表履职的议案和建议,交到代表大会上去,交到上级政府的手里,这样才对得起给予我厚望的农民群众。”当市代表后的短短十个月时间,xx几乎走遍了xx的每一个乡镇,对于同耕基地的群众,xx和他们更像一家人,只要有一段时间不来,老百姓就会打个电话问寒问暖,说出对她的牵挂;要是xx到村里来了,他们就会抽空和她见见面,向她吐露心里想说的花语。目前,张之函已经着手准备《关于脱贫农户尽快致富奔康的建议》,《关于贫困农户住房建设的建议》、《关于农村普及法律知识的建议》等议案和建议,向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她作为代表,为民代言的作业。“仅仅带动群众脱贫奔康、致富发家,不是我们人大代表的全部,要为民说话、为民代言,才是我们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xx对我们如是说。人大代表事迹材料【第三篇】奋斗这个词并不陌生,尤其是习总书记新年贺词谈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一词成为了年度热词。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的七年,就是带着梁家河老百姓“奋斗”的七年。他曾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对于我们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而言,作为山区教师,更应该讲究奉献,在基层扎实工作。董xx,是文县东坝中学五年级二班的数学老师,背上的孩子只有8个月大。拍照片的时间是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丈夫单位忙,孩子平时由外婆带,这几天有事回乡下老家了。自己又不想请假耽误学生们的课,就只好带学校了。”记者联系到董老师时,她很腼腆,说没想到那么多人知道了,但她清楚孩子真的很乖,不会影响自己的教学。照片的拍摄者杨霞老师说:“我下课进到办公室,就看到董老师背着孩子批作业。当看见宝宝很乖,静静地趴在妈妈的后背时,觉得这样的画面既温馨感动又有点心酸。”同样为人母为人师,董老师这样做,同事们都很感动。文县东坝中学是一所九年制学校,杨霞和董xx是五年级的搭档。她,只是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着乡村教育的土地。他们中的很多人,告别都市生活,在乡村生活条件极为不便利的情况下,认真地教书育人。他们是闪耀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星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造就时代新人。当我们的青春遇上新时代,我们不可逃避。河山带砺,我们坚守初心。栉风沐雨,我们奋斗终身!人大代表事迹材料【第四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微商成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县十八届人大代表、**镇**村妇联主席**虽过不惑之年,但头脑灵活,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特色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从去年开始,专门开通了“我为村里卖特产”的微信公众号,借助大众熟知的微商平台,宣传和销售本村和邻村特色农产品。还适时上门收购并设立了收购服务网点,既解决了产品的运销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使产品变成了“紧俏”商品,这“一举三得”不仅自己生意红红火火,百姓也受益多多。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到全村贫困户中收购各类农家土特产,准备放到微信平台上售卖。**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薄弱、是**镇的边远村和高山村,又是精准贫困村。该村距镇公里,村民种出来的“山货”都要靠肩挑背驮走很远才到仅有的一条通村路,坐上“摩的”去集市上卖,既耽误时间又加重了成本。**虽是一名70后,但思想活跃,经常接触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平常喜欢网络购物。一次,在参加贫困村干部电子商务培训时,她了解到科技扶贫的相关讯息。这一下启发了她的思路。她想:既然网上能买东西,为什么不能把村里的各种农产品卖出去呢?经过尝试并付出数月的努力,现在她的微店已经成功交易了上百笔,金额达2万多元。**说:“时下,群众对食品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购买有机农副产品正成为消费新时尚。自种蔬菜粗粮、自养土鸡禽蛋和烟熏腊肉等有机食品成为市民的首选。城里人驱车到农户家中购买既耽误时间又加大开支,微商平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销售快速打开了市场,贫困户不用再走很远的路到集市上去卖了,还能增加收入。”生意有了起色,**有了小小的目标,微店售卖土特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贫困户借助微商平台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于是她有了大胆的想法,让本村群众根据家庭实际,在种养殖上下功夫,采用绿色无公害种植,农户可自行加工干品或出售鲜品,她挨家挨户上门收购。年初,在定期走访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同时,她把这种想法提出来,贫困群众一琢磨,认为这个想法很切合实际,一致赞同。全村186户贫困户种洋芋700亩,玉米600亩,其中引进黑玉米80亩,蔬菜200亩,黄花15亩,养鸡5万只,养猪1500头,加工洋芋粉500公斤,洋芋粉条1000公斤,干洋芋片800公斤,蔬菜干品1500公斤,下年可出售烟熏腊肉5000公斤。初步统计户增收近1000元,85户贫困家庭收入有了可靠保障,能如期脱贫退出。按照这一思路等发展壮大后,还要拉动集体经济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进入**村。虽然目前遇到过一些困难,不过看到村民脸上露出的笑容,客户购买土特产的越来越多,她坦言自己“是累了点但始终快乐着”,她坚信在带领贫困户通往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终将达到目的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用心做事,忠实履职”的风采。
本文标题:人大代表事迹材料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86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