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精编5篇】
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精编5篇】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提升了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下是网友分享的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借鉴参考!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第一篇】2021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之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以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为方向,聚焦扩大终端产品利用途径,完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畜牧大县整县治理,扎实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关键任务如期完成。2019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整省推进省(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一、着力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突出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修改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对2018年工作进行考核,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实大型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推行“一场一策”,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督促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七省整省(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确保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实时监控试点,完善视频采集和运输车轨迹监控等功能,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研究建立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信息公开制度。统筹畜产品供给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南方地区和大中城市稳定养殖规模,保证一定的自给率。(畜牧兽医局牵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二、着力推动大县治理。继续支持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实现畜牧大县全覆盖。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定期调度项目实施进展,开展项目县培训,规范项目实施和考核工作,引导畜牧大县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推行受益者付费制度,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市场化治理模式。(畜牧兽医局、计划财务司牵头,发展规划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畜牧总站参加)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具鉴定步伐,进一步扩展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优化补贴分类分档,加大农机支持力度。(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牵头,畜牧兽医局、计划财务司、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参加)三、着力促进种养结合。突出肥料化利用的基础作用,研究制定有效对接种养两端需求的政策和举措,建立健全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市场机制,打通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整合畜牧、种植、区划、土肥、农机等多领域专家资源,推动开展种养结合全链条研究,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种养结合指导意见。推动相关资金在县级整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稳步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范围,重点向畜牧大县倾斜。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探索支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低成本、腐熟好的堆肥的施用,适当增加重点地区示范区数量,扩大试点示范带动效果。推动完善畜禽养殖设施用地政策,研究制定设施用地标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用地比重和规模上限。健全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和检测标准体系,制定畜禽粪水、沼渣沼液相关标准,制定畜禽养殖废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修订《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登记资料要求》,修订《有机肥料》行业标准,指导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加工处理畜禽粪污,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施用。以大型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养结合制度,推进区域内养分平衡管理。(畜牧兽医局、种植业管理司牵头,发展规划司、计划财务司、科技教育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田建设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畜牧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参加)四、着力推进能源化利用。加快推进沼气上网发电和生物天然气发展,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终端产品利用政策落实。推动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燃气管网经营企业接收符合城市燃气入网技术标准的生物天然气。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资金,加大生物天然气发展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处理畜禽粪污中的作用。督促地方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立项、谁拥有、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农村沼气工程安全监管。(科技教育司、发展规划司、畜牧兽医局牵头,计划财务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参加)五、着力做好技术支撑。严格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标准,推进铜、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制定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方案,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指导养殖场户科学使用消毒药物等,降低粪污还田风险。发挥好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攻关与模式示范,加强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关键环节,研究提出经济适用、实用管用、综合配套技术,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探索中小养殖场和散养户粪污治理有效路径,总结推广成本低、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模式,破解粪污治理难题。推动成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继续开展畜禽粪污重金属监测,全面摸清底数,为科学确定限量值提供依据。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组织专家加大畜禽养殖场臭气防控技术研究,拟定臭气减排技术指导意见,加快技术示范推广进程,科学指导养殖场户减少臭气排放。(畜牧兽医局、科技教育司牵头,计划财务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畜牧总站参加)六、着力突出示范引导。组织召开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举办第二届畜牧环保专题展和201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推介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组织开展种养结合试点,以长江经济带等南方水网地区为重点,促进粪污全量就近就地低成本还田利用,着力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创建100家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总结推广畜禽清洁养殖工艺和实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的沼气工程典型项目,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成功模式和经验,提升行业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正面引导,通过专题采访、新闻发布会、重大会议活动深度报道等方式,聚焦重大政策和关键技术,在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协同进行宣传,更好发挥新媒体作用,扩大宣传范围和受众。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第二篇】近年来,广水市畜牧兽医局按照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工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开展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一)制定发展规划。根据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我局积极适应新常态,提出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循环型转变”,按照这一思路制定了《广水市畜禽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规划》和《广水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在全市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指导全市畜牧业科学发展、合理发展、有序发展。(二)广泛宣传发动。为了让广大养殖业主充分认识养殖污染的危害性,依法治理的必要性,引导养殖业主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广水市畜牧兽医局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培训班,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畜牧条例》、《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和《随州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养殖污染治理奠定了思想基础。(三)完善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搞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广水市畜牧兽医局与市环保局深入各养殖场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以及各规模养殖场“一场一策”治理方案。印发了各乡镇任务清单和养殖污染治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模式。为各乡镇和养殖业主开展污染治理及粪污利用提供详实的资料和可借鉴的办法。(四)开展示范引导。市畜牧兽医局和环保局在全市选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养殖场作为试点,开展污染治理模式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一下粪污处理模式一是三改两分再利用模式。三改:改水冲清粪或人工干清粪为漏缝地板下刮粪板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固液分离、雨污分离。再利用:固体粪便自然发酵或堆肥等无害化处理后农田利用,少量污水通过厌氧发酵或氧化塘无害化处理后农业利用。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要求配套建设畜禽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贮存设施,并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粪便堆肥场、尿液储存池等设施要做到防雨、防渗、防溢、防臭;对污水要采取暗排、沉降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厌氧、好氧等处理设施。从2012年开始,全市所有市级标准化示范场以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都达到这一基本处理模式。二是种养结合模式。养殖场固体粪便通过自然堆放或堆肥处理后农田利用,污水和部分固体粪便厌氧发酵后沼渣沼液进行农业利用,如湖北新光集团按照猪-沼-菜-鱼循环生产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和蔬菜。先后建成两个沼气站。利用沼液沼渣养鱼560亩。种植大棚蔬菜200亩,植树260亩,提供附近600亩水田作为生物有机肥。同时该公司的沼气管道安装到3个自然村,每年生产沼气约3600立方米,共69个农户免费使用。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300立方米沼气站,利用沼渣沼液养鱼200亩,植树600亩,提供300亩水田做有机肥,年初沼气2950立方米,提供给附近37个农户免费使用。三是固体粪便通过自然堆放或好氧堆肥处理生产生物有机肥模式。如广水市永泰公司10万只蛋鸡场和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程敦华蛋鸡场利用鸡粪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年产永生物有机肥2000余吨。广惠农牧公司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成果,生产生物有机肥,推动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工作。(五)健全配套体系。畜禽养殖粪污是养殖业的一大污染源,病死动物也是一大污染源,同时又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全面彻底搞好养殖污染治理,我局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市场运作、保险联动、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市级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市乡场三级收集转运体系、市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财政奖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保险配合机制。争取上级支持,已在全市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目前我市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50万元,建成万头猪场临时收储冷库8个,中小规模猪场临时储存空调房127个,建无害化收集中心一处,配备无害化处理收集冷库一个,收集冷藏运输车两台,工作人员5名,委托浙江台州禾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截止2016年7月底,已收集病死猪689头,并分批调运到宜城和监利进行无害化处理。(六)强化责任落实。为了把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我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经常性督办乡镇、基地、养殖场抓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把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全年工作重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全员绩效考核,严格奖惩,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二、下一步的打算(一)建
本文标题:乡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自查报告【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91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