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七律长征主持串词4篇
七律长征主持串词4篇长征精神铸辉煌,勇敢无畏谱新篇。艰难险阻皆克服,团结奋进创未来。历史铭刻英雄志,信念永存心中火。以下是网友分享的七律长征主持串词相关文档,供您借鉴参考!七律长征主持串词【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4.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5.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们知道哪些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2.结合“资料袋”内容,教师简单介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背景知识。3.师: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今天让我们跟随毛主席一起走进《七律·长征》。(板书课题)二、自学诗歌,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规则。(3)根据注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学成果。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意1.教师指导:读每一句诗时,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2.再读诗句,指名说诗句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让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从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3.朗读全诗。四、指导朗读,总结全诗1.教师指导: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指导朗读:教师先范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练习,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3.师总结: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烘托氛围1.课件播放歌曲《七律长征》,学生仔细欣赏。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写于1935年10月,当时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战胜的艰难险阻,毛主席挥毫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所饱含的精神气概。二、诵读诗歌,整体感悟1.指名朗诵《七律·长征》边读边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第一句)2.学生自由举手朗读第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3.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你从中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神?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红军的精神的?(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从“只等闲”一词中体会出来的。)过渡:我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三、精读诗歌,体会感情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2.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①师: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艰难?(万水千山,远征难)②师: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③指名读,齐读。④教师小结:这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战士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给全诗奠定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①师:这句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长征艰难?(指名答)②师:红军战士们害怕吗?(自由答)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不怕难呢?(腾细浪、走泥丸)③思考: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从中感受到什么?④小结:这句诗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①师:这句诗中,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教师简要介绍泸定桥。③师: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困难呢?(暖)④教师引导:金沙江,大渡河,这一暖一寒,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男女生互读)⑤小结:这句诗是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①师: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②师:那你又是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③默读诗歌。思考: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齐读)④小结: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队伍的殷切希望和信任。四、合作探究,总结归纳1.师: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明确:五幅“征难图”——越五岭、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2.小结诗歌主题:本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拥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五、总结拓展伟大的长征虽然早已结束,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毛主席的另外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教学板书】5.七律·长征远征难→只等闲(总起)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分述)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藐视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在精读诗歌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诗句的方式,让他们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还是不太浓厚,对于诗歌的内容还没真正理解,也没有真正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七律长征主持串词【第二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七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七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七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青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七律长征主持串词【第三篇】1、艳阳高照的炎炎夏日,我们喜欢夏送凉风的那份惬意,我们渴望雨洗绿叶的那份清爽,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六年级的郑某同学激情朗读中,去领略胡天八月飞雪的绮丽景象,请欣赏郑某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二班的集体诗朗诵做准备。2、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下面请欣赏四二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五年级的赵祎晗做准备。3、春天里,我们每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里,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激昂的,播种理想,播种希望!春天的脚步虽然已渐行渐远,然而春天的美好却常驻心底。让我们一起在下面的这首散文诗中,徜徉在春天,来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请欣赏赵祎晗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散文诗朗诵《拥抱春天》,四一班的《桃源行》做准备。4、每个人心中都有我们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那是我们对自由、和谐、美好、幸福的憧憬,下面请欣赏四一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桃源行》,二二班的《咏鹅》做准备。5、“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歌唱的形式,你很少听过吧。现在就请同学们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优美的音乐,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欣赏二二班的小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咏鹅》。五年级的《水调歌头》做准备。6、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百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对酒当歌,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请欣赏五年级同学为我们演唱的《水调歌头》。六年级的《中华少年》做准备。7、美哉,我中华少年!壮哉,我少年中华!看意气风发的中华少年向我们走来了,请欣赏六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中华少年》,三二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准备。8、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的词坛不知要失色多少,《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作证。这首千古绝唱,倾倒过无数的爱国志士、骚人墨客,直到今日,它依旧余音绕梁。请欣赏三二班为我们带来的表演《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一班的赵一静做准备。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我们行走在炎炎夏日,领略荷花为我们展现的卓越风姿,请欣赏一一班的赵一静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美丽的荷花》,一二班的《春晓》做准备。10、春天不
本文标题:七律长征主持串词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96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