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整理5篇
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整理5篇调查显示,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参与广泛,丰富了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交往,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与幸福感。各类活动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以下是网友分享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整理相关文档,供您借鉴参考!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1引言: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新中国社会经生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却似乎没有跟上节奏,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寒假在家的时间,特地回了一趟农村老家进行了这次调研,农村和城市群众文化生活上的差异令人感触颇深。调查时间:20**、7、21-20**、7、22调查地点:老家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坝塘村委会调查对象: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调查背景老家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320国道旁的一个小型自然村,我就是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年回那里的时候,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变化。以前寸步难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大道,不足两米宽的桥也修缮了,今年发现路边还新装上了路灯。但这么多年来,有一点却几乎没怎么变过,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打牌打麻将,村民们的娱乐方式看起来似乎还是停滞不前甚至还退化了。针对这点现象,我认为对村民们平时的文化生活进行一次调研很有必要。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观察的形式三、调查目的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了解,培养自己对家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责任心,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自己观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四、调查内容我调查的内容有:村民文化生活的时间、文化娱乐种类、文化娱乐设施、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首先,我对家乡群众的文化娱乐时间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的村民日常劳动时间为8小时左右,除去其他一些零碎的时间,每天约有四小时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然后是有关文化娱乐种类的`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体为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是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方式和进行内容的主导者,我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有:20%在家看电视,32%打扑克,40%左右搓麻将,另外的8%做其它文化活动,可见打牌类占主导。而对于兴起的新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打台球等新型娱乐场所,其中喜欢上网的占74%,可见网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之大。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的人群相对贫乏单一,由于家乡的老人们大多数不识字,不会填表,所以我采用了口头调查的方式,发现绝大多数老人的文化生活以听戏聊天为主,还有一些则喜欢串门和其他老人聊天。其次,我对村里的娱乐文化设施做了实地调查。观察发现,除了村口今年新增的几件健身器材之外,村里没有其他任何文娱设施。最后,我对家乡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做了相应的调查。调查发现:82%的人认为当前文化娱乐设施非常不好,不能够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其他人则觉得有无文娱设施无所谓;另外超过60%的人认为,农村需要建设更多更全的体育设施如篮球场等;五、调查结果经过以上调查发现,老家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总结如下:1、赌博现象很明显我这次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村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正月的时候随处都可见挤了一大堆人的牌桌,麻将桌。由于农民生活的提高,赌博也变得日益盛行,以前只是玩玩的“小钱”现在逐渐变成了“大钱”,更有甚者,输的乃至成千上万。农村不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便,赌博很难被发现,所以大家都有恃无恐,而且很多大人在赌博的时候有小孩子在一旁观看,这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这种坏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否则后果会越来越严重。2、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不够有些村民仍然只重视赚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娱乐生活热情不高,参与较少。文化娱乐活动做为一个独立的日常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得到所有居民的认可,并且精神文化生活这个概念在人民群众中还没有普及甚至是不了解,使得人们无法重视起来,即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障碍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调查的时候在村里逛了一圈,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可以供村民娱乐的场所和设施。和村长周大伯谈了谈,他告诉我镇里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虽然今年给村里拨了30万款项,但那都是用于道路等其他建设的专款,所以没有多余的钱来建设文化设施。听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年在县城看到的一个现象,所有政府单位甚至我的高中母校的外墙都安装了绚丽的霓虹灯,而这一项完全没有必要的“面子工程”耗费了政府好几百万。为什么这些钱不能够用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哪怕是给孩子们放上一两个篮球架,摆几张乒乓球桌也比那些没用的霓虹灯来得实在。“重面子形象,轻社会效益”是我们当地某些领导部门的一贯作风,实在是应该有所改变。六、我的建议1、政府方面(1)部分政府官员往往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建筑往往位于城市内部,与农村的群众绝缘,只能优先满足市民的意愿。如果政府能为农村文化生活投入更多,那农民的业余生活就有了活动阵地。同时要适应农村的特点,可以举办一些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如:农村运动会、插秧大赛、龙舟大赛等。(2)鼓励和扶植各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和业余文艺团体,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鼓励各类民间艺人为农村文化多做工作。例如我们当地的“采茶戏”很富有地方特色,是村民们很喜欢的一种民间戏曲。但是那些会的艺人却很零散,也没有规模化的演出。政府若能对他们加以扶持,这种戏曲定能很好的发展起来。2、农村自身方面(1)农民群众应积极主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组织,如戏剧协会、棋牌协会等,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且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摒弃如赌博等恶习。(2)农民群众应主动的接受政府和社会群体各方面的帮助,主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且应当主动的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文化娱乐诉求,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2调查时间:20××年×月×日调查方式:查资料,询问长辈。调查目的:了解春节习俗。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调查内容: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1、小年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祓除不祥。2、除夕除夕又称大年三十、除夜、岁除。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字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时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门一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装着,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3、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家家都会准备好果盒,里面盛放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家,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接下来的几天,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3经历十年寒窗苦读,莘莘学子们终于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与高中初中相比,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的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我们在东北财经大学校园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统一在教学楼,图书管,寝室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103份。其中男生27人,女生76人。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总体来说,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基本充裕,活动丰富多彩,时间利用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同学课余时间不足,活动单一。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和玩游戏上,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1,79%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调查显示,21%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18%学生很充足,61%课余生活基本充足。可见,占大多数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发挥空间还很大。2,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从调查结果看,课余活动中,女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6%)和逛街购物(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8%)为主,,男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19%)和娱乐(占其所有课余活动30%)为主。此外,上网,社团活动,阅读,运动,兼职等所占比重各分秋色,不相上下。3,课外学习的同学占多数。从调查结果看,无论男生女生,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6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77、6%的女生课余时间也用于学习。由此看出,课外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对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它对大学生扩宽视野,开阔思路,激发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道德情操以及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年代,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课外学习是分不开的。课外学习是竞争中的筹码,切身感受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重要性。4,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26%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26%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5,大一学生90%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从调查结果看,大一学生中,在课余时间通常忙于各类社团活动的近90%,远高于其他如学习、娱乐等。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入社团已成为大学生融入象牙塔的选择,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这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社团的原因。6,大学生课余生活平均花费基本合理,但仍需合理规划。依据调查结果,约72%学生课余花费在100-500元之间,约11%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可见,大部分学生课余花费基本合理。但是,仍有不少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花费过高,这是一个亟待改善和提高的问题。7,对课余生活规划和认识不够。调查结果显示,56%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或周围人课余时间利用得不好的原因,此外,仅有43%学生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自身课余时间,其余只是稍作安排或
本文标题: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整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05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