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49厂典型零件工艺分析
第1页发动机厂典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工艺分析1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工艺分析1.1汽车发动机缸体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发动机是汽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汽车的行驶性能,故有汽车心脏之称。而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零件)和配气机构(包括缸盖、凸轮轴、进气门、排气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挺杆、挺柱、摇臂、摇臂支座、正时齿轮)以及供油、润滑、冷却等机构联接成一个整体。它的加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1.1.1缸体的结构特点由于缸体的功用决定了其形状复杂、壁薄、呈箱形。其上部有若干个经机械加的穴座,供安装气缸套用。其下部与曲轴箱体上部做成一体,所以空腔较多,但受力严重,所以它应有较高的刚性,同时也要减少铸件壁厚,从而减轻其重量,而气缸体内部除有复杂的水套外,还有许多油道。1.1.2缸体的技术要求由于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件,它的许多平面均作为其它零件的装配基准,这些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由缸体来保证的。缸体上的很多螺栓孔、油孔、出砂孔、气孔以及各种安装孔都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所以对缸体的技术要求相当严格。现将我国目前生产的几种缸体的技术要求归纳如下:1)主轴承孔的尺寸精度一般为IT5~IT7,表面粗糙度为Ral6—0.8μm,圆柱度为0.007~0.02mm,各孔对两端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25~0.04mm。2)气缸孔尺寸精度为IT5~IT7,表面粗糙度为Ral.6~0.8μm,有止口时其深度公差为0.03~0.05mm,其各缸孔轴线对主轴承孔轴线的垂直度为0.05mm。3)各凸轮轴轴承孔的尺寸精度为IT6~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0.8μm,各孔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3~0.04mm。第2页第3页4)各凸轮轴轴承孔对各主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5~0.1mm。5)挺杆尺寸精度为ITO~IT7,表面粗糙度为Ral.6~0.4m,且对凸轮轴轴线的垂直度为0.04~0.06mm。6)以上各孔的位置公差为0.06~0.15mm。7)顶面(缸盖的安装基面)及底面的平面度为0.05~0.10mm,顶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l.6~0.8μm,且对主轴承中心线的尺寸公差为0.1~0.15mm。8)后端面(离合器壳安装面)粗糙度为Ra3.2~1.6μm,且与主轴承孔轴线垂直度为0.05~0.08mm9)主轴承座接合面粗糙度为Ra3.2~1.6μm,锁口的宽度公差为0.025~0.05mm。1.2缸体的材料和毛坯制造1.2.1缸体的材料根据发动机的原理可以知道缸体的受力情况很复杂,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及抗振性,因此对缸体材料有较高的要求。缸体的材料有普通铸铁、合金铸铁及铝合金等。我国发动机缸体采用HT200、HT250灰铸铁、合金铸铁和铝合金。灰铸铁具有足够的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多用于不镶缸套的整体缸体。由于价格较低,切削性能较好,故应用较广。近年来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提高,为了提高缸体的耐磨性,国内、外都努力推行铸铁的合金化,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碳、硅、锰、铬、镍、铜等元素的比例,严格控制硫和磷的含量,其结果不仅提高了缸体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而且改善了铸造性能。用铝合金制造缸体,不但重量轻、油耗少,而且导热性、抗磁性、抗蚀性和机械加工性均比铸铁好。但由于铝缸体需镶嵌铸铁缸套或在缸孔工作表面上加以镀层,原材料价格较贵等原因,因此其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2.2缸体的毛坯制造由于缸体内部有很多复杂的型腔,其壁较薄(最薄达3~5mm),有很多加强筋,所以缸体的毛坯采用铸造方法生产。而铸造过程中需用很多型芯,因此不论是造型过程还是浇注过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铸造缸体毛坯的主要方法有,砂型铸造(多触点高压有箱造型),金属型第4页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缸体的浇注形式为卧式浇注,仅用两个砂箱,其型芯定位较为困难,所以容易引起毛坯尺寸及位置的偏移。在机械加工以前,需经时效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及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工厂还要求在铸造车间对缸体进行初次的水套水压试验1~3min,不得有渗漏现象。关于缸体铸造毛坯的质量和外观,各厂都有自己的标准。例如对非加工面不允许有裂纹,缩孔、缩松及冷隔,缺肉、夹渣,粘砂、外来夹杂物及其它降低缸体强度和影响产品外观的铸造缺陷,特别是缸孔与缸套配合面,主轴承螺孔内表面、顶面、主轴承装轴瓦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缺陷。缸体毛坯的质量对机械加工有很大的影响,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工余量过大,不但造成了原材料利用率降低及浪费机加工时,而且还增加了机床的负荷,影响机床和刀具的寿命,甚至要增加生产面积和机床台数,使企业投资大为增加。2)飞边过大会造成与加工余量过大的同样后果。由于飞边表面硬度较高,将导致刀具耐用度降低。3)由于冷热加工定位基准不统一,毛坯各部分相互间酌偏移会造成机械加工时余量不均匀,甚至报废。1.3缸体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3.1缸体的主要加工表面1)缸体属于薄壁型的壳体零件,在夹紧时容易变形,故不但要选择合理的夹紧点,而且还要控制切削力的大小。2)由于孔系的位置精度较高,故在加工时需采用相对的工序集中方法,这样就需要高效多工位的专用机床。3)因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紧固孔、安装孔特别多,需要用多面组合的组合钻床和组合攻丝机床来加工。4)一些关键部位的孔系尺寸精度较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孔须经精密加工,这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生产率和生产节拍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以要安排成多道工序的加工。5)缸体上有各个方向的深油道孔,加工时会造成排屑困难、刀具易折断、第5页孔中心线歪斜、生产节拍较长等问题。因此对深孔应采用分段加工,对交叉油道应先加工大孔后加工小孔,也可采用枪钻进行加工。6)斜面和斜孔的加工要采用较特殊的安装方法或采用特殊的设备。7)由于缸体各个接合面面积较大,且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一次加工不可能满足要求,因此要划分成几个加工阶段。8)由于缸体的加工部位多、工艺路线长、工件输送又较难处理、使生产管理上较繁杂,因而导致了生产面积和投资的增大。9)缸体加工过程中还穿插着必要的装配瓦盖和飞轮壳工序,这在大批量生产中应该合理地安排。10)由于缸体加工部位较多,加工要求较高,所以检验工作比较复杂。11)由于缸体形状复杂,螺孔很多,油道多面深且交叉贯通,因此清洗问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12)缸体各部分尺寸的设计基准不可能完全一致,故在加工时要充分考虑因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误差,必要时可考虑变更定位基准。1.3.2缸体加工工艺过程应遵循的原则缸体形状复杂且有厚度不同的壁和筋,加工精度又比较高,因此,必须充分注意加工过程中由于内应力而引起的变形。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首先从大表面上切去多余的加工层,以便保证精加工后变形量很小。2)容易发现零件内部缺陷的工序应安排在前面。3)把各个深油孔尽可能安排在较前面的工序,以免因较大的内应力而影响后续的精加工工序。1.4定位基准的选择1.4.1粗基准的选择缸体属于箱体类零件,形状比较复杂、加工部位较多,因此选择粗基准时应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使加工的各主要表面(包括主轴承孔、凸轮轴孔、气缸孔、前后端面和顶、底面等)余量均匀和保证装入缸体的运动件(如曲轴、连杆等)与缸体不加工的内壁间有足够的间隙。缸体加工的粗基准,通常选取两端的主轴承座孔和气缸内孔。如果毛坯的第6页铸造精度较高,能保证缸体侧面对气缸孔轴线的尺寸精度,也可选用侧面上的几个工艺凸台作为粗基准,这样便于定位和夹紧。由于缸体毛坯有一定的铸造误差,故表面粗糙不平。如直接用粗基准定位加工面积大的平面,因切削力和夹紧力较大,容易使工件产生变形,同时由于粗基准本身精度低,也容易因振动而使工件产生松动。通常是采用面积很小、相距较远的几个工艺凸台作为过渡基准。10-5c所示为先以粗基准定位加工过渡基准,然后以过渡基准定位加工精基准。图l0-5a表示毛坯侧面上的工艺凸台,底面法兰台及60°缺口。首先在铸造车间以第一,七主轴承座孔和第一气缸孔为粗基准进行定位,从第一、六气缸孔的上部平面压紧,铣出侧面上的几个工艺凸台(过渡基准),如图l0-5b所示,然后在机加工车间以侧面的工艺凸台及底面法兰中的两个凸台定位,初铣顶面和底面(底面为精基准),如图10-5c所示。再以底面和靠近底面的两个工艺凸台及法兰上铸出的缺口定位,钻、铰两个工艺孔(精基准),如图l0-5d所示。所以,缸体加工过程中选用的粗基准是第一、七主轴承座孔;第一气缸孔、底面的两个法兰凸台及60°缺口。1.4.2精基准的选择在选择精基准时,应考虑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大多数缸体的精基准都选择底面及其上的两个工艺孔,其优点是:1)底面轮廓尺寸大,工件安装稳固可靠。2)缸体的主要加工表面,大多数都可用以作为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减少了由于基准转换而引起的定位误差。例如主轴承座孔、凸轮轴轴承孔、气缸孔以及主轴承座孔端面等,都可用它作为精基准来保证位置精度。3)加工主轴承座孔和凸轮轴轴承孔时,便于在夹具上设置镗杆的支承导套,能捉高加工精度并能捉高切削用量。4)由于多数工序都以此作为基准,各工序的夹具结构大同小异,夹具设计、制造简单,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降低了成本。由于采用单一的定位基准,可避免加工过程中经常翻转工件,从而减轻了劳动量。底面作为精基准也有一些缺点:1)用底面定位加工顶面时,必然存在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难以保第7页证顶面至主轴承座孔轴线的距离公差(用来保证压缩比)。2)加工时不便于观察切削过程。也有采用顶面为精基准的,其优缺点大致与上述相反。主轴承座孔轴线虽然是设计基准,但由于其半圆孔结构和装夹不方便,所以当前国内生产中很少用作精基准。近年来国外已开始采用主轴承座孔作为精基准。1.5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加工顺序的安排1.5.1加工阶段的划分缸体的加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去除各个加工表面的余量并做出精基准,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2)半精加工阶段该阶段主要是为最终保证产品和工艺要求作好准备,对于某些部位也可以由粗加工直接进入精加工而不用半精力旺,缸体上的主要孔系的加工例如主轴承孔、凸轮轴孔、缸孔、挺杆孔等都有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该阶段主要是保证缸体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是关键的加工阶段。缸体上大多数加工部位,经过这一加工阶段都可完成。4)精细加工阶段当零件上某些加工部位的尺寸、形状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低,用一般精加工手段较难达到要求时,则要用精细加工。由于精细加工的余量很小,只能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而对位置精度的提高见效甚微。缸体上的不镶套缸孔及主轴承座孔常有精细加工的要求。1.5.2缸体工序顺序的安排由于缸体形状复杂,且有厚度不同的壁和筋在加工过程中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内应力易使工件产生变形。因此,加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首先从大表面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以保证精加工后零件的变形最小。2)切削力大、夹紧力大以及易发现零件内部缺陷的工序应安排在前面进行。3)由于加工深油孔时容易产生内应力,安排时要注意对加工精度的不利影响。4)正确地安排密封试验、衬套和轴承等的压装以及清洗检验等非加工工序。第8页从表10-1可以看出,缸体加工顺序的安排有下面几个特点:1)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底面及两个工艺孔)代先加工,这样使以后的加工都有一个统一的工艺基准,这不但对于简化设备工装及方使运输带来好处,而且为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提供了必要条件。2)按照先粗后精的原则尽量把零件加工划分成几个阶段,这样有利于在加工过程中消除内应力,以限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3)按加工顺序便于零件进行加工。由于缸体形状复杂,输送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尽可能减少零件的转动,以免增加装置。4)合理地安排检验工序。将其安排在粗加工阶段结束之后,装瓦盖和装飞轮壳之前。在自动线生产中每段自动线最后一个工位往往是检验,这样可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后面的自动线。1.
本文标题:49厂典型零件工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0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