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参考)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1/21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非常高兴地与大家见面。刚才X作了很好的动员讲话,把这一次的办学目的、意义都讲清楚了。大家是科级干部,平常我们交流的机会比较少,那我就从这次办学的目的,联系到X今天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等几个方面讲一讲,先把源头讲清楚。什么是人才,作为一个人才有哪些含义呢?我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人才有四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一是读什么书要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要读书,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要有才气需不停地学习累积,学习要安静下来不能浮躁,不能像小猫钓鱼,坐在那里像读书但是脑子已经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不能这山看见那山高。读书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静的功夫很重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学习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华,学习才能广博学识。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学习成功。过去讲富不过三代,曾国藩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的后代也有很多成才之人。他的儿子曾纪泽,后来是中国第一代的外交家。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意思是人的气质天生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读书就可以改变,曾国藩觉得他儿子从小走路轻浮不够厚重,就通过这句话教育,让他改进。西方哲人培根也讲过,大家都熟悉,读史使人明智,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歌、唐诗、宋词可以使我们灵秀,让我们领略古人的神韵;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吴晗先生说过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对于读书的重要性,余秋雨先生说得很好,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要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就必须读书。读书要读什么书,我建议大家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我们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流行东西,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和选择,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和流行服装一样,过去就烟消云散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小学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就没什么用了,初中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没什么用了。大家回想一下,确实是这样的。从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国学要求从小就开始背《三字经》、《颜氏家训》、《论语》、《孟子》,年轻时下功夫多背一生都忘不了。到我这个年龄是今天的记不住,以前的忘不了,该忘的忘不了,老是回忆过去,今天记的马上就忘,过目即忘,大家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圣贤的治学之道,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合,就是用权威的知识3/21告诉人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在哪里。我感到古人太伟大了,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是在7000年前的时代,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是用符号记录的,这就是为什么《易经》里用的全是符号。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伏羲就创造了《易经》这门学问,这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他太伟大了,他所说的问题我们今天来看仍然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孔夫子在五十多岁读《易经》时是这样评价的,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早一点,五十岁时读了《易经》,就可以少犯过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圣贤,孔夫子在世时没有被重用,甚至有人称其为丧家犬,我觉得这是亵渎圣贤。他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地传播学问、整理文化的精神是可敬的。以前的六经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散落的,一根竹简也刻不了多少字,将散落的六经修订好就是靠孔夫子。如果没有他的整理,先古文化就失落了,就不会传承到今天。虽然他未被当世所用,但是成了千秋的圣贤。孔夫子当时翻《易经》韦编三绝,读易老而忘忧,韦编为之三绝,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当时的竹简是由牛皮绳编在一起的,三代表多,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夫子翻《易经》翻的把牛皮绳断了很多次。老夫子呕心沥血地整理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始终站立在世界的高峰。所以说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人,是吃中国文化长大的,经典就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不断圣化的过程,向圣贤学习。古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非不能也,不为也。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不去做,所以要读圣贤之书少读流行,当然流行的也可以在网上看看,浏览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不能整天沉迷在那些东西里,快餐文化有色素还有其他不好的东西,就像现在的小孩子不该胖的胖起来了,就是因为饮食中有激素,这违背了人生之道,违背自然之道。我觉得要沉下去读些经典,比如《易经》、《论语》、《孟子》等。其实现在的经典很好读,有好多的注解。我建议大家读《论语》时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他是中国当代唯一称得上的国学大师,他去了台湾以后几十年都没有中断国学。台湾没有搞文化大革命,国学没有中断。我们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当时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有革命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五四运动就是年轻人的事业,打倒孔家店,鲁迅先生讲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当然是针对封建糟粕而言的。今天冷静下来看,我们的国学中还是有好多精华。如何来传承文化,如何向古人学习圣贤之道,加强人格修炼,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要下功夫好好读些经典,只有读经典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思维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能感受到伟大的思想体系和经典的精神力量,这样才能有文化的底气,才能有文化的基础。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基本功,垫底的就是国学的基础,要有基本的了解,当然不是要求大家当专家。过去好多古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学不出个结果。今天大家要知道,不是做知识分子,而是做知道分子,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5/21己的东西,知道做人应该怎么做,人格理想是什么,对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些基本功还是要练好。过去讲儒、道、佛三家,中国可以把所有外来文化都同化为中国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也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文化。作为发源地印度的佛教文化已经衰落了,真正的佛教文化现在中国,是中国化了的,是把儒家文化引到佛教文化中使它进一步成长。儒道佛三家对人生都是有用的,所以叫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所谓以佛修心是指出家人看淡名利、淡泊人生;以道养生是指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来养身,与四时合其序,符合自然天道的变化,符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符合天道、地道、自然之道;以儒治世指儒家是入世的事业,佛教是出世的事业。我们提倡以出世之心对待入世事业,以看淡名利的心情来对待入世的事业。读经典要把经典当做一种终生旅行的方式,人的生命方式,在人生的旅行中有经典的伴随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有人总结读经典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忍受,读经典时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快乐轻松,半醒半睡都可以读,读经典时要头脑清醒,深刻思考,忍受寂寞和枯燥;第二是接受,由忍受到接受就进入了新的境界;最后是享受。明代王艮说乐学,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学不是乐,不乐不是学,意思快乐是因为学习经典,学习是学习经典的快乐;不快乐就不叫学习,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穿越千年和古人对话是一大快乐。曾国藩讲,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读经典同时还要读有关业务的书,干一行爱一行,要爱岗敬业。干哪一行要成为那一行的专家,最起码不当知识分子也要当知道分子,不能一问三不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一个单位的领导经常一问三不知,那怎么当领导呢?读书首先是进行人格的修炼,人格的修炼是非常重要的,还给大家举那一个千古师表,人生楷模,他是一个标杆,在几千年历史中他就是一座高山,还是曾国藩。他终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炼,在道光二十年,也就是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课程表,其中有十二项内容,后来被称为曾国藩的读书条规。二是走什么路天下的路有大道有小道,我们有些人觉得大道太难走、太漫长,总想从小路走捷径,所以人生常常有机巧之心,就是投机取巧、走捷径、走小路、走左道旁门。要真正成就事业要走什么路呢?我给大家说三句话,这也是贩卖古人的,叫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第一句是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马英九先生引用过曾国藩的这句话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我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走正道,一定要记住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过去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7/21有些人说某人会当官某人不会当官,大家千万不能入了会当官的那一流,不要相信什么甩手掌柜。什么事情也是从辛苦来的,都是劳心、劳力的结果。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包括曾国藩历史上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去相信那些神话,那是误入歧途。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亚圣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意思是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水要把坑洼注满才能继续向前流,就是说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水如果不把小坑注满怎么向前走?水往低处流,注满了才能继续向前走,这就是盈科而后进。古人讲的话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所以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是仁,都是小人。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说得很好,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清明,我们在一个地方做事希望无声无息地干。做事要开张,做人要低调。当一个人成为知名人物时就离身败名裂不远了。什么东西都是一个辩证法,我一直警惕,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历史上的大师,宋代是朱熹、二程(程颢、程颐),明代是王阳明、王船山,宋代以后科举考试都是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朱熹说过圣贤之言千言万语教人从近处做起,古人于小学小事中得大学大事之道,他说得很明白,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古人从小的学习和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就是小中见大。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两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讲的就是在大地上才能干出我们的事业.第二句是天道忌盈。大家都看到月盈则亏,十五月亮最圆,十六就开始缺。日中则昃,这是自然的现象,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偏移。曾国藩最欣赏的状态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生的好季节,花开了马上就要凋谢。乾卦的上九说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太高了就物极必反。《管子》说斗满人概之,人满天概之,意思斗满了人要把它刮平,人要是满了老天就不高兴。过去讲天道亏盈而益谦,是说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盈就是满,就像月盈则亏;地道变盈而流谦,是说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害盈而福谦,是说鬼神的本性是损害盈满者而福荫那些空虚者。当然孔夫子讲子不语怪力乱神,祭神如神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不要去讲这个东西。神是一种宗教情怀,是一种信仰,人生没有宗教信仰是很可怕的,有人说如果没有宗教信仰人就会变成禽兽,没有宗教信仰,只管享受今生,不管前生和后世,9/21这样就会变成禽兽。过去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就会有享不尽的福留给后世;如果不积累善德,那么后世必定遭殃。人道恶盈而好谦,是说人的本性是讨厌满盈者而喜好不满者。就像有些人暴富起来后以为天下都是他的而得意忘形,结果大家都不会喜欢他。《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个谦卦,谦卦是这样画的,上面是坤,下面是艮,坤为地,艮为山。卦象的道理是这样的,山都比地高,但是要谦虚到把山放到地的下面,把自己放到最底处,这就是谦卦。在所有的卦像中,乾、坤二卦是《易经》的入门卦,每个卦有六
本文标题:(参考)在全市行政机关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14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