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摩托车维修工艺》实验教学大纲
1《摩托车维修工艺》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2050课程名称:摩托车维修工艺课程类型:选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实验学时:8实验学分:0.5分大纲主撰写人:杨和利大纲审核人:刘敏编写日期:2005-2-25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摩托车检测与维修》的一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维修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1.熟知实习所用修理设备和机、工、量具的名称、用途及其正确使用和维护知识;2.熟知摩托车修理实习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文明生产知识。3.了解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修理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4.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检验的基本操作枝能。5.熟悉发动机配气机构修理工艺过程;掌握发劾机配气机构检修基本操作技能。6.掌握行走系统的拆卸工艺和调试方法。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工、卡、量具的使用25验证性选修专业实验1.学习常用修理设备和机、工、量具的使用。2.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及文明生产知识。2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25验证性选修专业实验1.气缸体(盖)的变形、裂纹、螺纹孔损伤的检查。2测量气缸圆度。3检查活塞环与环槽间隙、漏光度。4.测量活塞与缸壁的间隙。5检查曲轴轴颈的磨损;检查曲轴的弯曲、裂纹。3配气机构的检修25综合性选修专业实验1.进行气门与气门座密封性试验。2.检查凸轮轴轴2颈、凸轮的磨损情况。3.用百分表检查气门与导管的间隙。4行走系统的检修25验证性选修专业实验1、熟练掌握前后轮的拆装要领。2、转向柱的拆装3、前减震器的拆装4、检验、校正前减震器。5、车架的检验和校正。四、考核方式考试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摩托车构造、驾驶与维修》,唐艺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新型摩托车的结构与检修》,葛伟静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01课程名称:材料力学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学分:0.5分大纲主撰写人:王卫东大纲审核人:杨合利编写日期:2005年8月16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通过材料力学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测量应变的电测法和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相应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实验指导书和任课教师介绍的方法完成课内各项实验内容,客观认真地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对不合理的实验结果需重测或补测。每次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实验报告须交实验指导教师审核、签名。实验数据应及时整理,并交任课教师批改,以便进行考核和评分。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低碳钢的拉伸实验210综合性必修专业技术基础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计算弹性模量等参数2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实验210综合性必修专业技术基础测量纯弯曲梁上应变随高度的分布规律,验证平面假设的正确性。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将结合平时操作(20%)、实验报告(20%)、考试(60%)三个环节给出成绩。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自编教材2.《材料力学实验》,刘鸿文编,1998年《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26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学分:0.5学分大纲主撰写人:孟俊焕大纲审核人:王卫东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运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机械原理实验是重要的实验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绘制实际机械的运动简图,对简单机械进行运动和动力参数测试,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实验方法,巩固、深化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典型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2、掌握齿廓范成原理,了解根切及齿轮加工方法。3、了解齿轮参数的测定。4、正确区分动、静平衡及平衡机操作。5、机构认知实验后,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结束后写出实验总结报告。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典型机构介绍及机构简图测绘210综合性必修基础1.根据实际机器或机构模型,学会仅从运动学的观点来测绘机构简图的技能。2.掌握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分析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其验证曲柄存在的条件。4.观察和体会各种机构中的运动转换及其传递过程。2机构认知210综合性必修专业基础了解各种基本机构的实际工作原理和运转情况。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3齿轮范110综合性必修专业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成原理技术基础轮齿廓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建立变位齿轮的基本概念。3.了解刀具变位对被加工齿轮各参数的影响,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4平面连杆机构设计分析及运动分析综合实验210综合性必修专业技术基础1、曲柄滑块机构及曲柄摇杆机构类型的选取。2、杆机构设计,既各杆长度的选取。3、运动分析(包括动态仿真和实际测试)。4、分析动态仿真和实测的结果,重新调整数据最后完成设计。5回转构件的动平衡110综合性必修专业技术基础1.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3.观察硬支承平衡机(全智能化动平衡机)的平衡过程。(由教师操作)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将结合平时操作(20%)、实验报告(20%)、考试(60%)三个环节给出成绩。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桓陈作模主编2001.5《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张荣江主编自编教材内部使用2002.2.24《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02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实验学时:8实验学分:0.5分大纲主撰写人:李丽大纲审核人:杨合利编写日期:2005年8月一、目的和任务1.通过某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常用仪器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地调整和使用。2.理解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具备撰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3.通过验证和研究某些基本理论,加深对某些物理规律和概念的理解。4.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之前熟悉实验步骤;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有个大体的认识;然后进行实验。做实验过程中要切实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守则和学生实验守则,注重用电安全,保障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使用安全,最终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守恒定律的研究210基本型必修基础观察法研究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研究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测量310基本型必修基础1、学习利用霍尔装置测量磁场的原理;2.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分布规律。3热功当量310基本型必修基础测定热功当量四、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实验成绩1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采用物理实验室配套实验教材。2006年3月2电工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32课程名称:电工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实验学时:8实验学分:0.5分大纲主撰写人:高兴超大纲审核人:杨合利编写日期:2005年3月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技术和技能,学会各种电工仪器、常用机电产品及低压控制电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学会基本的测量和接线方法,会判断排除实验故障。验证理论课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及创新能力。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要求性质类别所用主要仪器及台套数所在实验室1电工仪表的使用1、学会指针式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数字式万用电表、兆欧表等的使用2、测量电表内阻几误差2必做验证基础指针式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数字式万用电表、电阻箱、电池、兆欧表等电工实验室2日光灯电路利用日光灯电路研究功率因数,学习瓦特表、功率因数表、电度表的使用,学会日光灯原理及接线。3必做研究基础瓦特表、功率因数表、电度表、钳型电表、电压表、电流表、日光灯套件电工实验室3三相交流电将三相负载作星形及三角形连接,分别测量对称及不对负载情况下三相负载的相电压、线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间的电压。学会两表法测三相电功率。3必做验证基础三相调压器、电流表、电压表、负载灯盘、三相电功率表电工实验室四、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实验成绩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实验教材采用电工实验室配套实验教材。2、秦曾皇主编电工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2022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实验学时:8实验学分:0.5大纲主撰写人:高兴超大纲审核人:杨合利编写日期:2007年3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必修课,目的是认识三极管的封装、验证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熟悉整流电路和基本逻辑门电路以及加法器的电路联接,验证相关数据,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之前首先写出预习报告,熟悉实验步骤;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有个大体的认识;然后进行实验。做实验过程中要独立完成电路连接、数据测试等整个实验过程,最后得出实验数据,最终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42综合型必修专业技术基础验证晶体管的特性: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写出预习实验报告。熟悉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首先认识晶体管的封装。然后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电子元件。在实验连结无误后,进行实验。最终得出实验数据。画出曲线。2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22综合型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联接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利用示波器的输出波形观察整流前后电压的波形,以验证三种电路的性能,巩固所学知识。13加法器实验22综合型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认识逻辑门电路,测试逻辑门的功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连结半加器电路、验证加法器数据、掌握半加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四、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实验成绩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验教材采用电子实验室配套实验教材。2、秦曾皇主编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55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实验学时:4实验学分:0.5大纲主撰写人:史振萍大纲审核人:杨和利编写日期:2005.9.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1)、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化以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深刻领会上述几方面在实现发展互换性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确切理解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掌握标准的内容和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公差、进行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3)、学会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具有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初步能力。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几何量公差、标准化以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学会几何量的测量方法。三、
本文标题:《摩托车维修工艺》实验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3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