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国家职业标准及鉴定命题技术
1国家职业标准及鉴定命题技术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与题库部部长、高级讲师黄华二00七年五月修改今天所需要我讲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新职业标准开发和制定,另一个是命题技术,这两个问题上升到哲学概念来考虑,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创新、规范”,所以我要讲的两个问题就是创新和规范。第一部分职业分类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1、政策法规与行政管理体系: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行政管理系统2、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持系统: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3、组织实施与实际运作系统:2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考评人员与专家队伍考务管理与鉴定方法4、质量保证与证书核发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第一节职业分类一、职业概述(一)职业概念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劳动分工,因为劳动分工产生了职业。所谓职业就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门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职业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是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职业不断产生,落后的、过时、陈旧的职业不断消亡。(二)职业的特点:职业具有目的性:职业活动是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为目的。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相对稳定性。规范性: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符合特定生产技术和技能规范要求。群体性: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形成职业性群体。(三)职业与工种、岗位的关系:职业:职业是上位概念,工种与岗位是将职业按不同需要或要求进行的具体划分。一般情况是一个职业包含一个或几个工种,一个工种又包含一个或几个岗位。职业与工种之间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工种: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岗位: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我国目前职业、工种、岗位三者同时存在。(四)职业分类与职业设置方法我国对职业的分类和职业标准的设置,通常采用职业分析法。这也是国际通常采用的“职业分析法(JobAnalysis)”,也叫工作分析法。使用这种方法,对职业进行分析,人们可以了解某个职业的活动领域和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对象和设备工具等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要素。二、职业分类(一)职业分类概述职业分类定义: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职业分类国外的概况是,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开始研究和制订供各国参4考和比照的职业分类,1958年出版《国际职业标准分类》,并于1968年和1988年两次修订。目前,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制订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分类大典,广泛运用于统计、培训、就业和经济管理等领域。随着改革开发,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逐渐形成,原国家劳动部组织研究国家职业分类,于1986年颁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此后有关部门翻译出版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0-88》、《加拿大职业分类辞典》。1992年原劳动部组织46个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并颁布了4700多个工种,46个大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工人从事的工作种类,为我国职业分类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成立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央、国务院50多个部委(局)以及有关企业、院校和研究单位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历史4年的编制工作,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它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它参照国际职业标准分类,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机构变化的基础上,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和1838个细类(职业),它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二)职业分类的目的意义1、实现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客观反映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结构变化;2、科学的职业分类可以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53、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对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基础;4、科学的职业分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条件;5、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三)我国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先进性原则;2、客观性、实用性原则;3、开放性、国际性原则;4、职业分类时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技术原则是工作性质的同一性原则,即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类别。(四)我国职业分类的基本结构和样例(略)第二节国家职业标准一、国家职业标准概述(一)国家职业标准概念首先要明确工作标准的概念,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程序、效果及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6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二)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的核心部分:包括职业能力,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它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职业概况是对本职业的基本情况的描述,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8项内容;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比重表:包括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比重表。其中,技能比重表反映各项工作内容在培训考核中所占的比例;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三)国家职业标准的导向作用国家职业标准在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技能竞赛活动,国家职业标准对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资源市场、国际劳务、人才输出也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对于开展国民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综合职业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人才资源合理布局,实现人才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7现代化管理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大纲、培训计划、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制定和编制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同时也为企业职工培训、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还为国家推行在校学生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引导广大学生学知识,强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四)国家职业标准的历史沿革二、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一)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原则1、整体性原则它是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即技术装备和劳动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知识技能要求为基础,既要突出该职业的先进性一面,又要兼顾各地各行业的差异,还要考虑大多数劳动者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2、等级性原则等级是国家职业标准反映的职业能力水平的梯度,它是由从业人员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工作难度的高低决定的。3、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是指制定国家职业标准时,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国家通行的标准和要求。4、实用性原则这是指要符合我国现实的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基本状况。85、可操作性原则标准的内容,特别是工作要求部分中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量化和定性同时并举;整个标准便于培训、便于鉴定、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6、时效性与永久性并存的原则在众多的职业当中,有些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要被淘汰,而有些职业工种确具备永恒不变的特性。(二)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1、成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专家组专家一般5—10名组成。包括方法专家、内容专家和实际工作专家。方法专家一般由熟悉标准制定方法的项目专家担任;内容专家由从事该职业理论工作的专家担任。2、确定标准制定程序。编制具体程序和方法,编制标准工作时间表。3、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开展职业调查,在全国范围内了解掌握职业活动目标、工作领域、发展状况、从业人群数量、层次、薪酬和社会地位、以及从业者必备能力,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次基础上进行职业分析。4、国家职业标准初稿编写。5、技术初审和修订。6、标准的审定。7、标准的发布。9第二部分新职业标准开发引言新职业开发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需求是新职业产生的土壤,可以说没有社会需求,新职业就没有存在的任何价值,也就没有开发价值。第二,新职业开发工作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为就业工作服务的,新职业开发得越多就业群众就越多,掌握新职业技能的劳动者越多就越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紧缺技能人才的需求。第三,新职业开发工作可以促进培训、鉴定事业的发展,增加新鲜血液,促进血液循环,使之充满活力。第四,新职业的开发工作可以促进知识、技术技能的更新,反作用于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引领职业技能知识更新的潮流,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新。1、新职业开发的特征(1)具有创新性特征新职业开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如果没有新意,就谈不上新职业,因此新职业开发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创新,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发现,要有善于捕作新职业的能力,要具备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同时要有迅速反映能力,具备相应的开发能力。(2)具有服务性特征新职业开发应主要体现为社会服务,为就业再就业服务的思想,新职业开发者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3)具有公益性特征10新职业开发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独家开发享有的保护期相对较短,一旦国家正式公布你所开发的新职业标准,本地区对你独家享有的保护期自行终止,即从独家享有或少数单位享有变为公共享有。(4)具有系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新职业标准开发,新职业培训标准(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开发以及培训(试验性)、鉴定(试验性)、发证、培育市场、促进就业,宣传、信息反馈(跟踪调查)等,它是一个系统工程。(5)具有回报性特征在我省,新职业开发出来后,劳动保障部门,为了鼓励和保护开发者的积极性,给予开发者享有开发成果的相对保护期,谁开发谁先受益,仅在局部地区,极少数单位开展试验性培训、鉴定试点,直到国家正式公布为止,在这期间开发者如果能够成功运作,则可得到相应的回报。(6)风险性特征。2、如何开发新职业(1)逐步形成国家级、省级新职业开发梯次在开发新职业方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制定了一整套开发新职业的办法和程序,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个《新职业开发规程》,这样,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新职业开发的成熟思路和方法,这对我省新职业建设和国家新职业标准建设将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是一个创新,它形成了自下而上,省级、国家级开发的梯次。(2)新职业开发方向1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需求决定了新职业的发展方向。①科学技术发展是产生新职业的源泉科学技术是新职业产生的不竭动力,新行业、新产业、新信息、新工艺、新材料、新技能、新技术的产生促进了新职业的产生,例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印刷行业的职业革命;又如信息产业的革命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革命,电报行业的逐步消亡、BB机的产生到消亡,手机的产生等等。。。。。。②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部分职业的成在与消亡。例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就有以共产党的党务工作为职业
本文标题:国家职业标准及鉴定命题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5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