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二○一○年八月近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利部司局函水保监[2008]8号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范围2相关规范3名词与术语4总则5基本规定6项目及项目区概况7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9水土流失预测10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防治措施布局11拦渣工程、12斜坡防护工程及其典型设计、13土地整治工程、14防洪排导工程、15降水蓄渗工程、16临时防护工程、17植被建设工程、18防风固沙工程19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方法、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与常见问题、答疑主要介绍的内容主要介绍内容为(国标中)范围、相关规范、名词与术语、基本规定、总则、项目及项目区概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等七个方面内容具体的(方案中):从综合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项目概况、项目区概况、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防治责任范围、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方案结论与建议等章节进行介绍。水土保持方案与常规水土保持的区别防治目标: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第一目标;而非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防治标准:以保护和影响的对象确定相应标准;而非10年、20年一遇暴雨建管形式: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程序,实行三同时制度,属基建投资,而非群众投劳和国家补助实施期限: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严格同步于主体工程,而非随时上马项目法律地位:具备法律强制实施性,不得随意终止或更改,而非不负法律责任行为基本规定一、设计阶段与深度的要求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专章。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方案应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工程的初步设计应有水土保持专章设计。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涉及移民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规模较小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移民与占地规划,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相应要求,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与设计,估列水土保持投资;规模较大的,须按相关规定单独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如三峡库区、水源区等)二、项目建议书中水土保持章节主要任务简要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环境状况,预防监督与治理状况。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初步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初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与总体布局,以及防治基本方案,提出下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确定估算原则和依据,框算水土保持估算。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3)对主体工程的选址、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论证,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建议。4)分析土石方平衡,确定弃土(石、渣)量及其流向,初步提出分类堆放及综合利用的途径。5)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6)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量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量及强度,定性分析引发重力侵蚀、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定性分析开发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类型及程度。7)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按防治工程分类做典型设计,估算工程量。对重点防治工程的类型、布置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初步拟定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初步确定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内容、方法、时段、频次和定点监测点位,估算所需的人工和物耗。9)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概)算,估(概)算各类防治工程的分项投资及总投资,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定量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指标。10)拟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专章的主要任务a)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b)复核土石方平衡情况、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c)复核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总体布局。d)复核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深化设计,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e)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任务a)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b)复核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施工图设计c)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应根据初步设计做出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d)核实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四、基本规定一般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设计、施工期间、水土保持设计文件、水土保持监测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工程选址(线)、取料场选址、弃土(石、渣)场选址、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风沙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石质山区、南方土石山区、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等。平原和城市不同类型项目的特殊规定:线型建设类工程、点型建设类工程、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主要内容的规定调查与勘测基本规定工程管理的水土保持规定投资概(估)算及损益分析规定结论与建议的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控制和减少对地表植被、原地貌的扰动、破坏,保护原地表植被与表土,减少占用水、土资源。严禁在江河、湖泊、水库布设弃土(石、渣)场。严格控制地面硬化面积,尽量布置植物措施,减少水的流失和冲刷。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布设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取料场、开挖面和其他因生产建设形成的裸露面,必须进行土地整治,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设计弃土(石、渣)场应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大型弃土(石、渣)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如公路)挡墙工程、拦渣坝、护坡工程等的建筑物等级与设计标准可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合理确定,但不得低于国标设计标准。植物措施在方案编制时应进行典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逐班(或地块)设计。园林式植物措施设计应遵循园林设计有关标准和规范。施工期间应遵循以下规定: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弃土(石、渣)防护应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施工临时堆土区、开挖面等应及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设计文件、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设计文件: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当主体工程设计发生较大变更时,应重新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或编制水土保持工程变更设计文件。水土保持监测:在施工准备期前,应编制完成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线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临河(江、渠、湖、库)开挖取料与运渣时,应在临河一侧留台坎或设置溜渣槽连接至运渣运料场地,以防止弃渣流泄。穿(跨)越工程的桩基开挖、围堰拆除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泥浆应采取有效防护。隧道、桥梁等控制性工程,应明确渣料场,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陡坡开挖时,应在下坡部位先行设置拦挡设施,并布设截排水沟。隧道出渣,应在较平坦开阔地段布设转运渣场、运渣道路,运至选定的弃渣场集中堆存,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确有困难的,可选择下部冲沟或沟道有序弃渣,并在下游先行布设拦渣坝,不得直接向陡坡或沟道倾倒。位于坡面的塔基须采取“高低腿”型式,开挖前应设置拦挡和排水设施。线型工程应注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在两侧300m内不宜取料弃渣。交通项目尽量采用桥梁隧道工程。边坡防护,原则上边坡开挖不超过45度,高度不超过30m,挡墙高度不超过2m。施工便道难以恢复的,需进行治理。合理选定取、弃土场,注重土石方调配。点状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点型建设类工程弃土(石、渣)场地选址及防护还应满足防止环境污染的要求。对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等,应加强土石方调运管理,控制水土流失。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弃渣场选址宜布设在大坝以下距河一定范围的区域,不宜布设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范围内。施工导流一般不得采用自溃式围堰。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表层剥离物须妥善处置,地表熟土层应集中保存和利用。露天采掘场,应采取截、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防止滑坡、塌方和冲刷。排土(渣、矸石等)场地应事先设置拦挡设施,弃土(石、渣)须有序堆放,并及时采取植物措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并适当提高防治标准,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采石场应在开采范围周边布设截排水工程,防止径流冲刷。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西南石质山区:注意表土的剥离与保存,恢复耕地或植被。弃土(石、渣)场选址、堆放及防护应充分考虑滑坡及泥石流问题。应加强施工场地、渣料场上部坡面和沟道排水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防护标准,以防止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秦岭大别山鄂西山地区应突出植物措施,保护汉江等上游水源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南方土石山区注重坡面水系工程,防止引发崩岗、滑坡等灾害。保护地表耕作层,加强土地整治,及时恢复农田和排灌系统,防止河网水系的淤积。弃土石渣的拦护应注意降雨条件,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开挖便道避免半挖半填。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平原和城市注意表土(农田耕作层)保存和利用,取土场应以宽浅式为主,注重复耕。应控制地面硬化面积,采取措施加强入渗,注重地表径流综合利用。植被措施应提高标准,可参照园林设计要求布设。封闭施工,遮盖运输,土石方及堆料应设置拦挡及覆盖措施,防止造成城市管网的淤积。弃渣要分类堆放,鼓励结合其他基本建设项目综合利用。城市公共弃渣。五、调查地质调查一般包括:地质构造和地质结构、断裂和断层、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工程地质情况地质调查应采用采取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方式地貌调查地貌调查主要包括项目区内的地形、地面坡度、沟壑密度、地表物质组成,土地利用类型等调查方法应采用地形图调绘(1/5000~1/10000),也有用1/2000、1/1000等的。也可采用航片判读、地形图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气象与水文调查(主要是资料的收集)气象调查内容:项目区所处的气候带、干旱及湿润气候类型、气温、10℃及以上有效积温、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极值及出现时间、降水年内分配、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及沙尘暴日数水文调查内容:一定频率(5年、10年、20年一遇)的一定时段(1h、6h、24h)降水量,地表水系、河道不同设计标准对应的洪水位等与工程防护布设和设计标准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基本规定调查方法以为收集和分析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野外查勘气象资料系列一般应在30年以上就近的气象或水文站点资料线型工程,需注明逐段的情况土壤与植被调查土壤调查调查内容: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刷性等。地带性土壤类型和非地带性土壤类型(项目区)调查方法:应为现场调查、取样化验和收集资料相结合植被调查调查内容:地带性植被类型,项目区植物种类,乡土树种、草种及分布、林草植被覆盖率植物类型的调查可采用野外调查或野外调查与航片判读相结合方法;乡土树种、草种的种类和造林经验等情况采取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水土流失调查主要内容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及强度、现状土壤侵蚀(流失)量或模数、土壤流失容许量、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其造成原因等基本规定水土流失类型和面积应采取收集资料,以现场实地勘察进行为主。项目周边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应收和使用国家和省最新公布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项目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应以调查、实测为主土壤侵蚀(流失)模数应采用本工程和类比工程实测资料分析确定,采用数学模型法应有当地3年以上验证的参数水土流
本文标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