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植鞣工艺学课程任务:植鞣工艺学是制革专业的主要课程。植物鞣革是现代皮革生产中重要的鞣制方法之一,该课程主要探索植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影响植鞣的主要因素,植鞣重革和轻革的生产方法,总结各种皮革加工过程中所取得的生产实践经验。第一章植物鞣剂植物鞣剂通称为植物鞣剂,是林产化学工业主产品之一。植物鞣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它在制革、石油、交通、矿业、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中分别用作鞣剂、稀释剂、除垢剂、抑制剂、沉锗剂、防蚀剂、匀染剂、固色剂、着色剂等。目前制革用量最多,其次是石油,二者约占植物鞣剂总量的70%左右。1.基本概念:(1)植物鞣质:tannin含于植物体内的、能使生皮变成革的多元酚化合物。植物鞣质简称鞣质。在林产化学中又称为单宁,也有人将其称为植物多酚。(2)植物鞣液:vegetableextracts富含鞣质,且有利用价值的植物的皮、干、叶、果称为植物鞣料。用水浸提植物鞣料提取鞣质所得的浸提液,叫做植物鞣液。(3)植物鞣剂:vegetabletanningagents植物鞣液经进一步处理而得到的固体块状物或粉状物,称为栲胶或植物鞣剂。2、制备植物鞣剂的植物植物鞣料是生产制备植物鞣剂的主要原料,它存在于植物之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树皮、木材、果荚(壳)和树叶等都是制备植物鞣剂的原料。低等植物几乎不含鞣质,只有高等植物特别是双子叶植物才含有较多的鞣质。到目前为止,在工业生产中有利用价值的不过二三十种,而国内外使用的植物鞣料主要有黑荆树、坚木、橡碗等十几种。能制备植物鞣剂的植物树皮Barks木材Woods果子Fruits树叶Leaves树根荆树皮Mimosa坚木Quebracho柯子Myrobalans漆叶Sumac红根红栲树mangrove栗木chestnut橡碗valonea黑儿茶或槟榔膏gambir合金欢acacianegra槲树oak(次要)桉树eucalyptusPine槲树oak(主要)3.植物鞣剂的生产过程3.1植物鞣剂的生产植物鞣剂的生产属于化工生产过程。其生产过程大致如下:2植物鞣料→粉碎→浸提→净化→浓缩→干燥→包装→成品3.2植物鞣剂的改性国产的植物鞣剂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沉淀多、颜色暗、易发霉和渗透性不好的缺点,给鞣制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一般采用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来处理栲胶鞣液的沉淀,使鞣液中的沉淀分散,提高鞣液的聚积稳定性,阻止鞣质微粒聚集,增加其溶解度。同时,已亚硫酸化的鞣质对非亚硫酸化的鞣质也可起着稳定的作用,亚硫酸化的原理是使亚硫酸盐在鞣质苯环的双键上进行加成反应,在其分子上引入亲水性的磺酸基,从而增加鞣质的亲水作用。在对沉淀多的栲胶进行亚硫酸化处理时,一般是于溶胶中加入固体栲胶重各为0.5%的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80~90℃的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在搅拌下待其完全溶化。也可采用加温沉降,清液继续使用,沉淀单独处理的方法。(1)亚硫酸盐处理的目的向浓胶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盐,在加热搅拌下进行处理,使鞣质分子中引入磺酸基,故称磺化。亚硫酸盐使鞣质结构与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浓胶进行磺化可以:减少沉淀物—增进冷溶性—鞣质分子中引入亲水的磺酸基,其结构发生改变,使植物鞣剂沉淀减少,易溶于冷水。提高渗透速率—鞣质微粒变小和鞣质分解。由于鞣质微粒变小,使鞣液的稳定性增强,渗透速率得到提高。在磺化过程中,由于鞣质部分被分解为非鞣质,导致纯度下降,鞣革性能变差。因此亚硫酸盐用量应适当,一般不超过鞣质质量的10%。浅化植物鞣剂颜色—鞣质易氧化生成醌类深色物质,用亚硫酸盐可以使醌类深色物质还原,取代基恢复到原有的羟基形式,鞣质颜色变浅。另外,在处理过程中,添加甲酸(或乙酸等)与未结合的亚硫酸氢钠(或焦亚硫酸氢钠等)作用,可使鞣质还原,颜色更浅。(2)亚硫酸盐处理的原理亚硫酸盐与缩合类鞣质可能有四种反应:加成反应鞣质是多元酚的衍生物,一般认为,鞣质与亚硫酸盐作用类似简单的酚类与亚硫酸盐的加成作用。置换反应亚硫酸氢钠与缩合类鞣质的反应,可以认为是亚硫酸氢钠与黄烷二醇-3,4类似的反应,磺酸基置换黄烷二醇—中4位上的羟基。取代反应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与3,4坚木鞣质作用,磺酸基进入坚木鞣质分子中儿茶素A环6位。杂环上反应由于鞣质分子中黄烷醇类杂环(苯基醚键)水解,磺酸基进入杂环2位。鞣液的pH升高由于亚硫酸盐的加入,鞣液pH一般提高0.5-1个单位。目前生产的植物鞣剂,多是采用亚硫酸盐改性过的,因此,鞣剂中的鞣质结构与未改性的有差别,而鞣性上也有很大改变,此点应引起制革工作者的注意。4.植物鞣剂的分类根据鞣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键的特征,将鞣质分为两类:水解类鞣质和缩合类鞣质。(1)缩合类鞣质(儿茶类鞣剂)它们和儿茶酚相似,通常是红棕色且具有收敛性。缩合类鞣剂不会酸分解。它们通常通过聚合作用变为不溶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当稀释并静置时,他们会沉淀聚集为红色的软泥状,通常称之为“红粉”,为了防止“红粉”生成,通常使用亚硫酸氢钠(鞣剂用量的3%-8%)在98℃下加热并且加压使鞣质溶解。3作为一个制革工作者,除了快速小心配制新收获的植物鞣剂外,更重要的是去认识鞣液浓缩后的鞣剂组成,而不是这些相对简单化合物的分子式,因为鞣液中存在量少。缩合类鞣剂是由这些简单的化合物缩合形成,不论是通过酸化缩合还是氧化缩合,对缩合类鞣剂来说都是很重要的。(2)水解类鞣质水解类鞣质是多元酚羧酸与糖(主要是d-葡萄糖)或其他物质(如多元醇),以酯键或苷键结合而成的复杂化合物的混合物。由于易水解,因此这类鞣质称为水解类鞣质。水解类鞣质与稀酸、稀碱、酶作用或与水煮沸,水解成多元酚羧酸(如没食子酸、鞣花酸、橡碗酸)和糖或多元醇。根据所得多元酚酸的不同,水解类鞣质又可分为鞣酸类和鞣花酸类鞣质。前者水解后产生没食子酸,后者水解产生鞣花酸。中国五倍子鞣质属于鞣酸类,橡碗鞣质属于鞣花酸类。这些鞣剂比儿茶酚更显黄棕色。在长时间鞣制过程中,糖分会导致酸发酵作用,同时,称为“黄粉”的沉积的沙土色沉淀物形成。接下来的就是酶的作用导致酯键水解,产生不溶性酸,如从鞣质中形成鞣花酸、柯子酸等。一般它们的收敛性比儿茶酚类鞣剂差5.植物鞣剂的组成植物鞣剂是多元酚类化合物(含有几个羟基),酚比醇偏酸性,但酸性较弱,因此与强碱作用形成盐。酚在冷水中溶解7%左右,但它的钠盐则是溶于水的。植物鞣剂能与大气中的氧作用,特别是高pH值下可以作用形成醌类物质(邻对位的羟基反应)。植物鞣液的成分非常复杂并且持续的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它们部分以胶体存在但很容易聚集形成沉淀。细菌和霉菌容易在植鞣液中生长,主要的影响是糖的发酵作用使鞣液酸度增加。鞣质并不是植物鞣液中的唯一组分。鞣液中同时含有非鞣质成分,除糖、酸及其盐、半纤维素、胶质和木质素外同时还有氮和磷的化合物。其中的酸和盐对制革来说是很重要的。除了能对鞣液自身性能及组分的影响外,酸和盐是控制鞣液收敛性和植鞣过程的主要因素。在新的鞣制材料中存在五倍子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以及磷酸等许多酸,糖的发酵可以产生苯酚、醋酸和乳酸。鞣质分解产生五倍子酸和其它的酚酸。多糖醛酸不管是来自半纤维素还是粘胶质,都会使酸度增高。植物鞣剂溶解于水后,还有不溶成分,叫做不溶物。溶解于水的部分物质,有能将皮变成革的,叫做鞣质;没有鞣性的物质,叫非鞣质。植物鞣剂=水分+总固物总固物=不容物+水溶物水溶物=鞣质+非鞣质鞣质=可逆结合鞣质+不可逆结合鞣质5.1鞣质鞣质是植物鞣剂中的主要成分,约占植物鞣剂70%-80%。将皮粉(或皮块)加入试样中,振荡一定时间后,用水较长时间洗涤吸收过鞣质的皮粉(或皮块),水洗下来的鞣质叫可逆结合鞣质,而水洗不下来的鞣质,称为不可逆结合鞣质。不同的鞣质,其不可逆结合鞣质的量不同。规定不可逆结合鞣质占鞣质的百分数叫做收敛性(涩性),用于表示某种鞣质与皮结合的能力,公式如下收敛性=不可逆结合鞣质/鞣质×100%当鞣质与皮作用时,结合速度的快慢是与收敛性有关系的,收敛性大的鞣质与皮结合得快,反之结合慢。45.2非鞣质植物鞣剂中没有鞣性的水溶性物质,统称为非鞣质。非鞣质虽然无鞣性,但它对鞣质的稳定、鞣液酸度的保持和鞣制过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非鞣质中的有机酸、酚类和糖类物质是鞣质的基础物质和分解产物,可阻止鞣质的分解过程,起到促进鞣质稳定的作用。非鞣质中的有机酸及其盐使鞣液形成缓冲体系,可保持鞣液的酸、碱度,有利于鞣液的稳定。通过实际鞣革过程中鞣液浓度与电导率依赖性的研究,证实了非鞣质在鞣革中所起的作用:非鞣质分子小,比鞣质渗透快,鞣制初期可先透人皮内与皮纤维发生可逆结合作用,鞣质透入时再逐渐取代非鞣质,这可以减缓鞣质与皮的结合速度,避免表面过鞣。如除去非鞣质的鞣液,渗透速率极慢,并有表面过鞣的现象。非鞣质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是非鞣质的存在降低了植物鞣剂的纯度,影响植物鞣剂的鞣性。非鞣质中糖类物质,经过各种酶的作用易发酵生酸,从而降低鞣液的pH,随着有机酸的产生,部分鞣质会发生分解。此外,如果非鞣质中无机盐含量过多,由于盐析作用,使鞣质胶粒脱水沉淀。非鞣质在植物鞣剂中的存在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不同的原料,其非鞣质与鞣质之比也不同,在(1:6)~(1:2)之间,合适的比例有利于鞣制。各种植物鞣剂的非鞣质组成、含量各不相同。它们的主要组成是:糖类、酚类、有机酸、无机盐、色素、植物蛋白和某些含氮物质、木素衍生物等。非鞣质的各种主要成分有:(1)糖类主要是葡萄糖,也有戊糖和多糖,以水解类植物鞣剂中含量较多,如橡碗植物鞣剂6%-8%,坚木植物鞣剂1%左右。在较高温度下浸提的植物鞣剂中含量也较高。(2)酚类主要是鞣质的基础物质和分解产物,如儿茶素、黄酮类、邻苯三酚、邻苯二酚等,其含量与原料种类和浸提条件有关。(3)有机酸类主要是乙酸、草酸、乳酸、没食子酸等,以水解类植物鞣剂含量较多。(4)无机盐主要是钙盐、镁盐、铜盐、铁盐等。这些盐类是原料和浸提用水带来的。经亚硫酸盐处理的植物鞣剂含量较多。(5)含氮物质主要是植物蛋白、氨基酸等,含量极微,低于1%。(6)色素类主要为黄酮类色素,它对植物鞣剂的颜色有影响。(7)木素衍生物Ligninextracts(木素磺酸鞣剂)用亚硫酸盐浸提鞣料时,有少量的木素磺酸钠生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去溶解那些溶解性很差的组分,加速鞣制,和作为填料。与木素的反应类似,为了溶解不溶性组分,缩合类鞣制材料也要进行亚硫酸化。在某些植物的细胞中,木素构成的物质充满纤维质的微纤维间,使细胞结构更加牢固。它们是树木的特殊组分,也存在于树皮中。在一些嫩的树木组织如松木中,存在松柏基-4--D-糖甙;在树木和树皮中的-糖甙酶分解它形成松柏基醇,同时木素在溶液中形成。木素的沉淀会导致细胞的生理死亡。木素不溶于水、有机溶剂甚至硫酸。它含有59%-67%的碳,一些羟甲基,能被氧化释放多达25%的芳香族醛,并能和亚硫酸氢钠、硫氢化钠、硫基乙酸(HSCH2COOH)反应。松木醇能聚合生成大量中间产品。5亚硫酸化:在造纸过程中,木素从纤维素中分离出来,分离途径是在压力作用下用亚硫酸化来处理,使木质素溶解,留下未作用的纤维素。在这个过程中,芳香族化合物中的羟基被亚硫酸基取代生成RSO3H,可以加入SO2与双键作用生成RSO3H,并且醚键被打断生成-OH和H3OS-。这种亚硫酸化纤维素,木素纤维素或者亚硫酸化木素纤维素溶液的鞣性很差但价格很便宜。它们通常单独出售或和其他合成鞣剂或植物鞣剂混合出售。5.3不溶物常温下,植物鞣剂中不溶于水的物质叫不溶物。当植物鞣剂溶液浓度为3.75-4.25g/L时,溶液中不能通过中速滤纸——高岭土过滤层的物质称之为不溶物。主要是鞣质的分解产物如黄粉(鞣花酸),或缩合产物如红粉;热水浸出来的果胶、树胶,在常温时成为不溶物;部分碳酸钙或碳酸镁等无机盐。水解类植物鞣剂中产生的沉淀,大部分为鞣质的分解产物如鞣花酸。缩合类植物鞣剂中产生的沉淀,是这类鞣质的缩合和氧化的各种产物。例如,坚木植物鞣剂中的不溶物红粉同坚木鞣质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区别只是缩合程度的大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鞣质与不溶物很难区分,
本文标题:植鞣工艺学简易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