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汉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姓名:张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食品科学指导教师:卢蓉蓉20080801汉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作者:张涛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张涛.卢蓉蓉.钱平.何锦风.陈天鹏.ZhangTao.LuRongrong.QianPing.HeJinfeng.ChenTianpeng汉麻籽蛋白的提取及性质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8)以冷榨脱油后的汉麻籽粕为原料,通过料液比、pH、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实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汉麻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pH8.0,料液比1:20(g:mL),温度40℃,提取时间70min条件下碱提汉麻籽蛋白,在pH4.5~5.0酸沉后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出口温度70℃,固形物浓度200g/L),碱提提取率达到86.95%,蛋白质总得率达到70.56%,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达到92.39%,氮溶指数为31.89%.同时,通过实验发现,汉麻籽蛋白的水合能力为3.59g/g(蛋白质),亲油能力为2.22mL/g(蛋白质).DSC分析得到汉麻籽蛋白的变性温度为88.4℃,变性热为1.544J/g.2.学位论文张琨汉麻籽油的提取工艺、成品品质及微胶囊化技术研究2008本试验以甘肃大清麻为原料,通过对超临界CO2萃取汉麻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比较液压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汉麻籽油,分析汉麻籽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及初步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汉麻籽油的微胶囊化,为汉麻籽的精深加工及全面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汉麻籽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分7.83%,脂肪22.31%,蛋白质23.19%,灰分7.41%。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汉麻籽蛋白中17种氨基酸含量,其中包括7种人和动物必需氨基酸,占31.07%,其中又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为3.72g/100g,其次是精氨酸,为2.55g/100g。2.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汉麻籽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影响油得率的因素。试验确定物径粒度采用20目粉碎度,进样量100g,萃取时间120min,分离温度40℃,得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为影响油得率的主要因素。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作为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4.21Pa,萃取温度59.93℃,CO2流速23.41g/min,各因素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C)联用仪对液压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汉麻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汉麻籽油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多种脂肪酸,两者提取的汉麻籽油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别不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超过了88%。对液压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到的汉麻籽油的油脂特性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汉麻籽油在品质上优于液压榨取法提取的汉麻籽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试验表明汉麻籽油氧化稳定性较差,需进行深入研究。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C)联用仪对汉麻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5种成分,主要是烯烃类,醇类和酯类,已鉴定成分的总含量约占全油的96.67%,其中三甲基-1-丁醇含量最高,其次依次是乙酸,乙醇,α-蒎烯和β-月桂烯。5.喷雾干燥法制备汉麻籽油微胶囊时,适宜的壁材组合为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喷雾干燥汉麻籽油微胶囊的最佳乳液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心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1.5,乳化液总固形物浓度25%(W/V)。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45ceb1c-07e9-4e08-add3-9e0f009a7b77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本文标题:汉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0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