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ManufacturingDepartment全员设备管理全员设备管理教程概述1、人、机、料、法、环的五大生产要素中,设备排第二位,没有设备,一个生产型企业将是无法运转的。2、公司的领导远见卓识,在企业推行全员设备管理,并打算将单机自动化设备向集成自动化设备转型。3、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设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行业和有实力的生产企业,都将优质的先进的生产设备投入作为极其重要的竞争手段。如大型的汽车行业、家电行业、发达国家的机电加工行业、食品医药行业,都已经或准备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4、现代设备管理对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跟各位领导和朋友共同探讨和学习全员设备管理。第一、概念设备:设备是指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的机械和装置,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有物资形态和功能的物质资料的总称,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有形的固定资产。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改造、报废直至更新)的管理。全员设备管理:从领导者到一线员工全体参加的设备管理活动【其要点有:以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3、涉及设备的计划部门、使用部门、维修部门等所有部门。4、从领导者到一线员工全体参加。5、通过小组自主活动推进PM(预防维修)】第二、设备一、设备的概念设备是指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的机械和装置,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有物资形态和功能的物质资料的总称,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有形的固定资产。二设备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1)、生产工艺设备2)、辅助生产设备3)、科研试验设备4)、办公设备5)、生活福利设备2、按程度分类:1)、关键设备2)、主要设备3)、一般设备3、按适用范围分类:1)、通用设备2)、专用设备第二、设备三、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1)机器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2)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3)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局。4)提升设备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项主要内容。第三、设备的管理设备管理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而诞生,发展而发展。【设备管理的概念】一、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依靠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生产中各环节依据工艺要求严格地衔接、配合,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主要靠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持,只有加强设备正确地操作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进行设备的状态检测、科学地修理改造保持设备的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2、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是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如果生产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良、严重失修,必然造成产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废品成堆。第三、设备的管理3、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品优质高产、价廉物美有赖于设备,而且产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维修费用的摊销都和设备直接相关,加强设备管理是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设备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设备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是导致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排放有毒有害的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加强设备管理是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前提。5、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先进的装置和检测设备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第三、设备的管理二、设备管理的特点1、技术性。设备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包含机械、电子、液压、光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技术知识。2、综合性。包含了多种专门技术知识,是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应用。是对设备一生各阶段管理的综合。涉及物资准备、设计制造、计划调度、劳动组织、质量控制、经济核算等许多方面的业务,汇集了企业多项专业管理知识。3、随机性。为减少突发故障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和干扰,设备管理必须具备应付突发故障、承担意外突击任务的能力。这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信息渠道畅通,器材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指挥灵活,人员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通,能够随时为现场提供服务,为生产排忧解难。4、全员性。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应用行为科学调动广大职工参加管理的积极性,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设备管理迫切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建立从上到下所有员工积极参与的全员设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第四、设备管理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机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进步。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相适应,设备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一、事后维修阶段所谓事后维修是指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之后才进行维修。主要在18世纪后期。二、预防性定期维修阶段为防止意外故障而预先计划安排的修理。主要在20世纪,在这个阶段中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维修体系,一是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另一个是美国的“预防维修制”。三、综合管理阶段重视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尤其是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管理,强调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发挥维修专业人员的作用。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一、全员生产维护概念【即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预防维护、生产维护、维修性工程】其概念前面已讲。二、TPM的特点1、全效率——追求设备的经济性,是“能盈利的PM”。TPM的目标是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能有效地开动,消除由突发故障引起的停机损失。即设备的产品质量、产量提高、成本降低,保证如期交货,同时搞好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用较少的费用获得较大的效果产出,达到费用与效果比值的优化。2、全系统——包括设备设计制造阶段的维修预防,设备投入使用后的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对设备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3、全员参与——设备管理不仅涉及维修部门,也涉及计划、使用等所有部门。不仅与维修人员有关,从企业领导到一线员工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者的自主维护维修更为重要。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三、主要内容及实际操作步骤一)定员定岗定职责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及表格,将重点活动纳入绩效三)确定重点设备,实行重点管理四)认真开展设备巡检及点检活动五)开展生产现场管理的五项活动六)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安排修理计划七)做好设备原始记录及整理分析工作,做好设备故障管理工作八)开展生产维修小组活动第五、全员设备管理四、全员设备管理的实际操作一)定员定岗定职责1、确定全员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2、确定全员设备管理的岗位职责3、确定每台设备的点检、维护及维修责任人第五、全员设备管理4、全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图总经理生产及其他副总经理设备部生产部质量部行政部其它部门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检验设备操作人员办公设备操作人员其它设备操作人员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二)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及表格1、根据公司设备的生命周期制度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及配套的表格2、管理制度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从公司实际出发3、管理制度及表格要有切实的可行性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三)确定重点设备,实行重点管理1、重点设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停机修理时对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和交货期有较大影响的设备。确定重点设备最简单的方法是分类评分法,即把对上述五项有影响的因素列出,并规定具体的评分标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把设备划分为A、B、C三级。A级为重点设备,B级为重要设备,C级为一般设备。通常,A级设备一般占10%左右,B级设备一占75%左右,C级设备一般占15%左右.2、重点设备的管理1)要制定专门的重点设备管理办法2)重点设备除了有操作人员点检的责任人以外,还要有设备部的管理责任人和维修人员的维护责任人3)重点设备除了有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以外,还要有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定期巡检第五、全员设备管理四)认真开展巡检点检活动【设备巡检及点检是全员设备管理的核心】1、设备巡检点检:是指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人员为了维护设备的规定机能,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有无异状和劣化情况所进行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早期采取预防维修措施,避免因突发故障而造成停产损失,增大维修费用,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降低设备寿命。2、设备巡检点检分类通常分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三种3、设备巡检点检的实际操作1)日常点检:即以操作工人为主,每日每班靠五官和简单测试仪器对设备规定部位在运行前、运行中、运行后进行的技术状态检查,以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和事故隐患。第五、全员设备管理点检表第五、全员设备管理2)定期点检即由专职维修人员按预先确定的周期,在设备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五官(听、摸、看、闻)和相应的仪器工具按规定项目、内容、方法、标准进行的检查,目的是测定设备的性能和劣化程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设备的性能。3)精密点检即由专业技术部门采用专门仪器装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部分或全部解体情况下所进行的鉴定检查,目的是定量地测定设备的精度和劣化程度,对设备技术状态作出鉴定。4)巡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就是平常所说的巡检,这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即公司设备部门力量)而定,队伍大力量强的可分开进行,队伍和力量一般的可合并进行第五、全员设备管理巡检表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五)开展生产现场管理的五项活动1)生产现场管理五项活动简称5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全员设备管理把开展5S活动视为工厂管理的必要条件。5S活动体现了生产现场管理对物和人的要求。2)5S活动的开展不能走过场,要讲究实效第五、全员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记录表第五、全员设备管理七)做好设备原始记录的整理分析工作,做好设备故障管理工作1、设备原始的整理分析对于记录所得的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析(简称MTBF分析)2、故障数据和信息管理1)定期对设备管理中各项表格的故障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类2)对故障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以便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保养3、故障考核将因违章操作造成的故障纳入绩效考核4、故障预防1)加强点检2)做好维护和修理工作第五、全员设备管理八)开展生产维修小组活动1、生产维修小组简称PM小组,是由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自愿结合组成的,以消除设备故障和缺陷、提高生产率为目的,集体开展活动的小组2、PM小组的活动内容和程序大致为1)找出关键问题决定改善目标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方案试行对策确定结果2)对进行规范化实施总结发表成果第六、设备管理的常规办法一、设备的前期管理1、做好设备的规划和选型工作,加强可行性的论证,不但要考虑设备的功能必须满足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要求。2、购置进口设备时,除了认真做好选型外,应同时索取、购置必要的维修资料和备件3、在设备到货前,应及早做好安装、试车准备工作。4、设备到货后,及早开箱检验和安装调试,做好资料和配件的收集,发现数量短缺和质量问题,应在索赔期内提出索赔。5、企业应组织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参加自制设备的设计方案、检验和技术鉴定,设备验收时应有完整的技术资料。6、设备制造厂与用户之间应建立设备使用信息反馈制度,通过改进设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可靠性和维修性。7、建立好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第六、设备管理的常规办法设备验收单第六、设备管理的常规办法一)、设备的使用管理1、充分发挥操作工人的积极性设备是由工人操作和使用的,不断提高职工爱护设备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是企业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2、合理配置设备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特点和要求,合理选配各种类型的设备,使他们都充分发挥效能,使设备能力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要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配备相应的工种和胜任的操作者,并根据设备性能、精度、适用范围和工作条件安排相应的加工任
本文标题:《全员设备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8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