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讲义三、设备管理创新与实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设备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但会动,会哭,会拉尿,它们用振动、噪音、泄露来抗议;人们总是希望: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身体好!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1、直接影响企业活动的均衡性。2、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4、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5、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设备管理应当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设备管理的目标1、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2、预防维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生产维修:根据设备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4、维修预防: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5、设备综合管理: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全员生产维修---TP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CRM。设备管理的发展概况全员生产维修(TPM)全员生产维修(TPM)1、实行全员生产维修(TPM)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益和社会形象,旨在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是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2、实行全员生产维修(TPM)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全员生产维修(TPM)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全员生产维修(TPM):TPM的特征是“三全”,即全效率——利用最少的资金(Money)、精干人员(Man)、高效设备(Machine)、最少的材料(Material)和最优方法(Method),即“5M”,来达到产量最高、质量好、成本低、按期交货、作业环境保持良好、没有公害、操作人员劳动情绪饱满和守纪律。全系统——从设备的设计开始就采取维修预防(MP),在使用过程中实行以日常检查和维修为基本内容的预防维修,对于故障频高的设备,则采取改善维修以防止故障重复发生,建立起以设备一生为管理对象的维修体制。全员参加——凡是涉及到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维修、采购的所有部门,其有关人员均应参与设备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的经理和工人。全员生产维修(TPM)
本文标题:讲义三、设备管理创新与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5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