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备布置图(1)所有图线都要清晰光洁、均匀,宽度应符合要求。平行线间距至少要大于1.5mm,以保证复制件上的图线不会分不清或重叠。(2)图线宽度图线宽度分三种:粗线0.9~1.2mm;中粗线0.5~0.7mm;细线0.15~0.3mm。设备轮廓用粗线,设备支架及设备基础用中粗线,其它用细线。动设备(机泵等)如只绘出设备基础,图线宽度用0.9mm。注:凡界区线、区域分界线、图形接续分界线的图线宽度均用0.9mm。(3)图纸和表格中所有文字(包括数字)书写必须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距均匀,粗细均匀。应符合国标GB4457.3中的要求。(4)字号(即为字体高度)参照下表选用:书写内容推荐字号(mm)图标中的图名及视图符号工程名称图纸中的文字说明及轴线号图纸中的数字及字母图名表格中的文字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7553,3.5753.5第二部分一些常用设备布置的设计规定HG20546.5—92跳至区域内容最小净距(mm)控制室、配电室至加热炉15000管廊下或两侧两塔之间(考虑设置平台,未考虑基础大小)塔类设备的外壁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容器壁或换热器顶部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两排泵之间维修通道相邻两台泵之间(考虑基础及管道)2400300020003000800建筑物内部两排泵之间或单排泵至墙的维修通道泵的端面或基础至墙或柱子20001000任意区两个卧式换热器之间维修净距两个卧式换热器之间有操作时净距(考虑阀门、管道)卧式换热器外壳(侧向)至墙或柱(通行时)卧式换热器外壳(侧向)至墙或柱(维修时)卧式换热器封头前面(轴向)的净距卧式换热器法兰边周围的净距换热器管束抽出净距(L:管束长)两个卧式容器(平行、无操作)两个容器之间立式容器基础至墙立式容器人孔至平台边(三侧面)立式换热器法兰至平台边(维修净距)压缩机周围(维修及操作)压缩机60075010006001000450L+5007501500100075060020002400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或障碍物)间的净距(HG20546.2-92)12345678净空高度或垂直距离HG20546.2-92项目说明尺寸(mm)道路主要车行道路(通过大型车辆)一般道路5500注14500铁路铁路轨顶算起终端或侧线60005200通道、走道和检修所需净空高度操作通道、平台管廊下泵区检修通道两层管廊之间管廊最下面梁底斜梯:一个梯段间休息平台的垂直距离直梯:一个梯段间休息平台的垂直距离重叠布置得换热器或其它设备法兰之间需要的维修空间管墩210033001500(最小)4000(最小)5500(最大)9000(最大)450(最小)300炉子炉子下面用于维修的空间750立式容器壳体容器顶部封头卧式换热器立式换热器、塔类人孔中心线与下面平台之间距离人孔法兰面与下面平台之间距离法兰边缘与平台之间的距离器身或盖的顶法兰面与下面平台之间距离600~1300180~12004501500(最大)平台注1:对于任何架空的输电线路,净空高度至少应为6500mm返回标高HG20546.2-92项目距基准点的高度(室外)mm室外标高(m)室内标高(m)地坪高点0100.000注3E注5低点-15099.850100.000柱脚的底板底面(基础顶面)150100.150E+0.150离心泵的底板底面大泵150100.150E+0.150中、小泵300100.300注4E+0.300斜梯和直梯基础顶面100100.100E+0.100卧式容器和换热器注7底面600(最小)100.300(最小)E+0.600(最小)立式容器和特殊设备环形底座或支腿底面200100.200E+0.200桩台基础及连接梁顶面-30099.700注6管廊柱子基础和基础梁注6顶面-45099.550注6炉子底部平台的底面侧烧或顶烧1100101.100炉底需要操作通道的2300102.300炉底需要操作通道的1100101.100鼓风机、往复泵、卧式和立式的压缩机按需要按需要按需要返回4换热器的布置4.1布置原则•4.1.1布置时要考虑换热器抽管束或检修所需的场地(包括空间)和设施。当检修时,汽车吊不能接近换热器时,应设吊车梁。地面轨道或其它检修用设施。•4.1.2换热器管束抽出端可布置在检修通道侧。所需净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4.1.3尽量避免直径较大的两个以上的换热器叠放在一起布置。若工艺有特殊要求或考虑节省土地面积起见,可考虑将换热器叠放布置。但不应有维修困难的问题存在。•4.1.4操作温度高于物料自燃点的换热器上方如无楼板或平台隔开,不应布置其它设备。4.2布置要求•4.2.1卧式换热器•4.2.1.1布置时应避免换热器中心线正对管架或框架柱子的中心线,以利换热器管程的污垢清理及更换单根管子。•4.2.1.2在管廊两侧成组换热器的布置要求所有换热器封头与管廊之间的距离几乎一样。根据换热器的管程管口取齐的布置方式,个别较长的换热器不宜伸入管廊太多,同时兼顾管廊下通道要求及美观。•4.2.1.3换热器与相邻换热器或卧式容器之间,支座基础或外壳之间及法兰的周围最小净距应符合HG20546.2—92第3章的规定。•4.2.1.4卧式换热器的安装高度应保证其底部连接管道的最低点净空不小于150mm。•4.2.1.5框架平台上换热器的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不可在卧式换热器的管子抽出区内设置障碍物,并向土建专业提出在平台抽出管子的一侧应采用可拆卸式栏杆。•(2)换热器的管束可采用汽车吊抽出,如果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则考虑采用单轨吊车或其它固定式的起吊设施。•(3)换热器端轴向前方与平台栏杆净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4)换热器支承点标高,除考虑底部管口及排液阀的配管所需净空外,对于钢平台设备支承点,至少要高出平台20mm。对于混凝土楼面,设备支承点至少要高出平台50mm,当支承点高出楼面(平台)太多时,应由土建专业增加可承受水平力的钢支架。•(5)在换热器外壳(侧向)与管廊柱子之间通行或检修的最小间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6)平台上并排布置两个换热器时,支座的位置应按设备长度及土建布梁的情况进行协调,并与土建设计人员协商决定。•(7)换热器支座的固定侧及滑动侧应按管道柔性计算要求决定。4.2.2立式换热器4.2.2.1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布置在框架平台上时,其上方应有抽管束的空间。4.2.2.2位于立式设备附近的换热器,其间应有1m的通道。4.2.2.3立式换热器尾气冷凝器的布置可参照容器的布置;再沸器的布置可参照塔的布置。4.2.2.4立式换热器顶部如有液相中的小排气阀时,操作人员应能够接近它。如不易接近,则应设置直梯。4.2.3对于有保温层的换热器,其相关的间距值应是指保温后外壳的净距。4.2.4换热器的介质为气体并在操作过程中有冷凝液生成时,换热器的出口管一般应为无袋形管,并使冷凝液自流入受槽内。此时,换热器的标高应与受槽有关,设备布置时应核对。5泵的布置5.1布置原则5.1.1敞开、半敞开与室内布置5.1.1.1年级端最低温度在-38℃以下的地区,宜采用室内布置。其它地区可根据雨雪量和风沙情况等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布置。5.1.1.2输送高温介质的热油泵和输送易燃易爆或有害(如氨等)介质的泵,要求通风环境的,一般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布置。5.1.2集中或分散布置5.1.2.1集中布置是将泵集中布置在泵房或露天、半露天的管廊下或者框架下,呈单排或双排布置形式。对于工艺流程中塔类设备较多时,常将泵集中布置在管廊下面,在寒冷地区则集中在泵房内。5.1.2.2分散布置是按工艺流程将泵直接布置在塔或容器附近。泵的数量较少时,从经济上考虑集中不合理,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因安全方面等原因,可采用分散布置。5.1.3排列方式泵的布置首先要考虑方便操作与检修,其次是注意整齐美观。由于泵的型号、特性、外形不一,难于布置得十分整齐。因此,泵群在集中布置时,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布置方式。5.1.3.1离心泵的排出口取齐,并列布置,使泵的出口管整齐,也便于操作。这是泵的典型布置方式。5.1.3.2当泵的排出口不能取齐时,则可采用泵的一端基础取齐。这种布置方式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5.1.4当移动式起动设施无法接近重量较大的泵及其驱动机时,应设置检修用固定式起重设施,如吊梁、单轨吊车或桥式吊车。在建、构筑物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5.1.5布置泵时要考虑阀门的安装和操作的位置。5.1.6泵前沿基础边应设置带盖板的排水沟。为了防止可燃气体沿排水沟窜入,也可使用排水漏斗和埋地管以取代排水沟。5.1.7泵房设计应符合防火、防焊、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并应考虑采暖、通风、采光、噪声控制等措施。5.2一般要求•5.2.1在管廊下泵的布置•5.2.1.1管廊上部安装空冷器时,若泵的操作温度<340℃,则泵出口管中心线在管廊柱中心外侧600mm。若泵的操作温度≥340℃,则泵不应布置在管廊下面。•5.2.1.2管廊上部不安装空冷器时,泵出口管中心线一般在管廊柱中心线内侧600mm。•5.2.1.3布置在管廊下的泵,其方位为泵头向管廊外侧,驱动机朝管廊下的通道一侧。但大型泵底板较长时,可转90o布置(即沿管廊的纵向布置)。•5.2.1.4对于大的装置管廊的跨度很大时,泵出口管中心线可不受5.2.1.2的限制。5.2.2泵的维修与操作通道5.2.2.1泵的维修通道的宽度,泵之间和泵至建、构筑物的净距,见HG20546.2—92;构筑物内泵的布置净距可参照建筑物内部泵的布置净距进行设计,见HG20546.2-92规定。5.2.2.2泵前方的检修通道可考虑用小型叉车搬运零件时所需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250mm,对于大泵应适当加大净距。5.2.2.3两台相同的小泵可布置在同一基础上,相邻泵的突出部位之间最小间距为400mm5.2.3泵房内泵的布置5.2.3.1如泵房靠管廊时,柱距宜与管廊的柱距相同。一般为4m和6m。跨距一般采用4.5m、6m、9m、12m。可采用单排布置或双排布置。其净距见HG20546.2-92规定。5.2.3.2泵房的层高(梁底标高)应由进出口管线和设备检修用起重设施所需的高度来确定,一般层高为4.0~5.0m。5.2.3.3罐区泵房一般设置在防火堤外,距防火堤外侧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与易燃、易爆液体贮罐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要求。5.2.4泵的标高5.2.4.1泵的吸入口标高与贮槽或塔类设备的标高的关系应满足NPSH的要求。5.2.4.2确定泵吸入口标高时,一般要求吸入管线应无袋形(指露天布置时)。对于可能产生聚合的物料,应在停车时必须完全排放干净。因此,要求吸入管带有坡度,坡度坡向泵的方向,并按照此要求决定泵的标高。5.2.4.3地下槽用离心泵,一般应放在与地下槽同层的高度。5.2.5对于需设置移动式泵的场合,应考虑同类型泵集中布置,并在附近布置移动式泵,使移动泵处在易通行又不妨碍操作与检修作业的区域。如需要以移动泵替代泵群中某台泵时,此泵应留有切换管道作业的位置。6卧式容器的布置6.1布置原则•6.1.1多台卧式容器集中布置时,可按支座中心线或封头顶端对齐的方式布置。地面上的容器以封头顶端对齐的方式布置为宜。•6.1.2卧式容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下列情况之一来决定:•6.1.2.1流程上该容器位于泵前时,应注意泵的净正吸入压头的要求。•6.1.2.2底部带集液包的卧式容器,其安装高度应保证操作和检测仪表所需的足够空间,以及底部排液管线最低点与地面或平台的距离不小于150mm。6.2一般要求•6.2.1卧式容器支承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直接将支座(鞍座)放在基础上;支承高度大于2.5m时,宜放在支架、框架或楼板上。•6.2.2卧式容器的间距要求见HG20546.2—92规定。•6.2.3为使容器接近仪表和阀门,可将其布置在杠架内。如容器的顶部需设置操作平台时,应研究操作平台上配管后的合理净空。•6.2.4容器内带加热或冷却管束时,在抽出管束的一侧应留有管束长度在0.5m的净空。
本文标题:设备布置图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5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