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矿井电气系统安全检查
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检查制作及讲课:杨玉平概述:电气事故主要包括人身触电事故、电气火灾事故、电气设备引爆瓦斯、煤尘事故和停电引起的瓦斯超限事故等。因此,检查的重点主要是:1矿井供电线路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2电气设备的选型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电气设备是否达到防爆标准的要求。3电气设备的保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是否灵敏可靠。4矿井按监控系统是否按要求装备、使用与维护。5进行电缆的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6进行机电硐室的构筑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7电气设备的检修和停、送电作业过程中是否有违章行为。第一节矿井供电的安全检查一地面供电线路的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1应有两回电源线路。2两回电源线路分别来自区域变电所和发电厂。3任一电源线路均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4电源线路上均不得分接其它负荷。5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610kv及以下架空线不得共杆架设。7应有防断线检查巡检记录。8应有防倒杆事故检查巡检记录。二井下电缆的安全检查1电缆选用的检查(1)电缆是否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2)对电缆芯线材料的检查: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到采区变电所之间的电缆可以采用铝芯,其它地点的电缆必须采用铜芯;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接地线是否采用铝芯电缆。(3)移动变电站是否采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4)对低压动力电缆的检查;是否采用矿用阻燃橡套电缆,1140v设备使用的电缆应采用分相屏蔽的矿用移动屏蔽橡胶软电缆;对承受拉力的电缆是否采用UCBPQ采掘机用抗拉型移动屏蔽橡胶软电缆;采掘工作面中660V或380V电气·设备是否采用分相屏蔽的橡胶绝缘的屏蔽电缆;煤电钻是否采用UZ型橡套电缆;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是否采用铠装电缆、橡胶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非固定敷设的,是否采用橡胶电缆。(5)对电缆截面的检查:1)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缆实际负荷电流截面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I允36466485113138173215260295320360环境温度25°C线芯最高温度65°C2)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端电压允许偏移值为正负5%;3)电气设备起动时的端电压不应低于75%额定电压;4)电缆的机械强度应满足要求;5)经得起短路电流的冲击。6)满足短路保护灵敏度截面的要求.2电缆的悬挂(1)水平和倾角30°以下的井巷用吊勾悬挂,立井井筒及30°以上井巷用卡子、夹持装置固定,橡套电缆严禁用铁丝直接悬挂;(2)电缆悬挂整齐,不交叉,不落地,应有适当的驰度并能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3)电缆悬挂应有一定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和输送机上。(4)电缆悬挂点间距,水平倾斜巷道不超过3米,立井井筒不超过6米;(5)电缆不应悬挂在压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側;(6)盘圈或盘8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运行;(7)高、低压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与信号、通信电缆之间间距应大于100mm,同等电压间距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上面;通信、信号电缆应在动力电缆上面;(8)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9)在总回风巷和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10)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11)井下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3电缆连接的有关规定(1)低压橡套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1)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2)进线装置内径与密封圈外径差应符合下表规定;3)密封圈的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4)密封圈的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密封圈外径D内径差D≤20≤1.020D≤60≤1.5D60≤2.0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保证密封良好5)进线嘴连接紧固。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压叠式线嘴以用手愰不动且抽拉电缆不串动为合格;螺旋线嘴以一只手的五指使压紧螺母旋进不超过半圈为合格。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6)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7)电缆护套按要求剥除后,线芯应截成适当的长度,做好线头后才能连接到接线柱上。接线应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但也不得压住或接触屏蔽层。地线长度适宜,松开接线嘴拉动电缆时,三相火线或脱,地线应不掉。8)当橡套电缆与各种插销连接时,必须使插座连接在靠电源的一边。9)屏蔽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必须剥除屏蔽层。其剥除长度应大于国标规定d级绝缘材料的最小爬电距离的1.5~2倍。(2)高压铠装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高压铠装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连接紧固可靠,必须按规定制作电缆头。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口以上。(3)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连接1)不同型号电缆之间不得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2)相同型号电缆之间,除按不同型号电缆之间的连接方法连接外,还可以直接连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纸绝缘电缆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高压纸绝缘电缆接线盒必须灌注绝缘填充物。②橡套电缆的连接,必须用硫化热补或同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③塑料电缆的连接,其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应符合该型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的要求。④电缆芯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严禁绑扎。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线芯的80%。⑤两根电缆的铠装、铅包、屏蔽层和接地芯线都应有良好的电连接。⑥不同截面的橡套电缆不准直接连接。电缆的浸水耐压试验:应为2倍额定电压加1000伏,持续5分钟不被击穿为合格.试验前后电缆的绝缘值基本不变。3)电缆连接不得有明接头、冷包头、“鸡爪子”、“羊尾巴”。三井下电网过流保护的安全检查检查的内容;1电气设备选择的检查(1)电气设备的额度电压与所在电网的额度电压是否相同。(2)电气设备的额度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其长时最大实际工作电流。(3)电缆的截面是否符合设备容量的要求。(4)开关的分断能力是否大于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2电气设备的检查(1)安装前后测量其绝缘电阻是否合格,使用中是否定期测量其绝缘电阻。(2)安装地点是否能使电气设备免遭碰撞、砸压和淋水的影响。(3)电缆的连接和敷设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不得将电缆浸泡在水沟中,要防止砸、压、碰电缆。3过流保护装置整定的检查(1)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2)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3)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4)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5)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综合保护装置配电。其保护功能为: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以上保护均要按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整定,并要在现场检查整定是否正确。四进行电网漏电保护的安全检查1漏电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线应用橡套电缆其芯线总截面不小于10mm2,辅助接地极要单独设置,距局部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5m.2值班电工每天是否对漏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是否有实验记录,欧姆表的指示值是否正常;漏电的设备在未消除故障以前,是否禁止投入运行。3运行中的设备绝缘是否受潮或进水。4电缆运行中是否受到外力破坏,弯曲是否过度。5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是否可靠,设备内部导线绝缘是否损坏6操作电气设备时是否有弧光放电产生。7设备和短路是否因过负荷导致绝缘下降或损坏。8在检查保护时,可以通过实验按钮进行实验,以检验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第二节矿井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一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1电气设备选用及使用环境的检查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检查(1)是否经过防爆检查员检查并取得合格证。(2)外壳完整无损,无裂纹和变形。(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件是否齐全完好。(4)隔爆面的三要素是否符合要求,螺纹隔爆结构的拧入深度和扣数是否合格规定。(5)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引入装置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全,电缆连接是否可靠。一个电缆引入装置是否只连接一根电缆;电缆与密封圈之间是否包扎其它物体;不用的引入装置是否封堵好。(6)连锁装置功能完整;内部电气元件。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无损,动作可靠。(7)接线盒内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导电芯线是否有毛刺,压线时是否压住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电气设备内部是否随意增加了元部件。(8)在电气设备输出端断电后,壳内仍有带电部件时,是否在其上装设绝缘盖板,并标明“带电”字样。(9)接线盒内的地线长度是否合适,能否达到松开接线嘴后拉动接线,即使主芯线被拉脱接地芯线仍保持连接;接线盒内保持清洁,无杂物和导电线丝。(10)设备的安装地点有无淋水,周围围岩是否坚固;最大倾角是否符合规定。(11)是否使用失爆的电气设备。二井下保护接地的安全检查1保护接地的外部检查(1)检查保护接地连接线是否完整、连续,接头是否松动、锈蚀,接地线是否断裂或断面减小。(2)每台电气设备是否使用独立的导线与接地母线连接,是否使用专用的接地螺丝。(3)接地连接线与接地母线连接时,是否焊接。如果是螺钉连接,是否使用镀锌或镀锡螺钉和母线接牢;绞线是否牢固。(4)接地装置的材料是否使用铜材或钢材。2保护接地网的检查(1)接地极尺寸及安装要求:主接地极: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厚度不小于5㎜。主接地母线:裸铜线截面不小于50m㎡或截面不小于100m㎡的镀锌铁丝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的扁钢.(2)局部接地极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应用面积不小于0.6m²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子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以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米钢管制成,每根管子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井下设局部接地极地点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点;(3)装有电气设备的峒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一个局部接地极;(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连线,电缆连接装置两头铠装,铅皮的连接:裸铜线截面不小于25m㎡或截面不小于50m㎡的镀锌铁丝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的扁钢.127伏及以下电气设备的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匀采用截面不小于6m㎡的裸铜线。(3)采掘工作面移动设备的金属外壳,应用橡套电缆中的接地芯线与配电点的控制设备外壳相连。3保护接地的测试检查(1)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与接地网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欧。(2)有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交接班时要进行一次表面检查,其它地点的接地装置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检查,放在水里的接地极每年要提出进行详细检查。每季度要摇测接地装置的电阻,要求不得超过2欧。以上检查要有记录。三风电闭锁的安全检查1《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1)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
本文标题:矿井电气系统安全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