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第10章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第十章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施工用电常见电气故障隐患12第十章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建筑施工电气故障的检查与维修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310.1建筑施工电气故障的检查与维修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工具、配电设备、配电线路等工作环境较差,经常搬动、拆装频繁,因而容易产生故障。因此,需要电工熟练掌握排除电气故障的技巧,保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10.1.1常见电气故障电气故障:由于直接或间接原因使建筑施工现场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设备、配电线路的电气工作被破坏。常见的电气故障主要有:(1)电动机(2)手动开关(3)继电器和接触器(4)断路器(5)变压器(6)半导体器件(7)电阻器和电位器(8)电容器(9)配电线路10.1.1常见电气故障1.电动机的故障主要有:轴承松动或磨损绕组断路或短路线头接错负荷过重转子振动机械卡死后果:导致电动机负荷电流增大,温度过高,转子不转或转动状态不正常。10.1.1常见电气故障2手动开关(按钮开关、转换开关、闸刀开关)故障:机构部分松脱触头接触不良3.继电器和接触器故障:后果:触头烧坏、氧化触头间电接触不良内部机构位置偏移弹簧松脱触头间电接触不良交流接触器的短路环断裂铁心强烈振动10.1.1常见电气故障4断路器故障:操动失灵绝缘故障开断、关合性能不良导电性能不良5.变压器故障:线圈短路或断路绕组间绝缘击穿原因:过电压、过负荷、过热、过潮、受腐蚀使绝缘强度降低10.1.1常见电气故障6.半导体器件故障:自身失效,极间击穿供电电源和负载线路故障而损坏7.电阻器和电位器故障:电阻器:流过的电流过大造成烧坏断路电位器:易发生活动结点接触不良,转轴不灵活流过的电流较大而损坏炭膜电位器:炭膜易磨损造成电接触不良绕线电位器:电阻丝易因电流过大烧断10.1.1常见电气故障8.电容器故障:一般不易损坏,但由于温度过高或绝缘降低等均可使绝缘击穿而损坏。10.1.1常见电气故障9.配电线路故障:(1)架空导线相间短路(2)导线绝缘损坏(3)架空线路绝缘子损坏(4)电杆及金具的故障,如电杆倾斜、倒伏、金具螺栓脱落等(5)电缆机械损伤(6)电缆铅包疲劳、龟裂、胀裂(7)电缆户外终端头、中间接头爆炸10.1.2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10.2施工用电常见电气事故隐患10、保护零线采用多股铜芯线时,连接不规范,随便缠绕在接头上11、一类手持电动工具直接在露天、潮湿或金属框架的施工场所上使用12、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熔断器或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用不合格的金属材料作熔断丝。13、电缆或电线未按要求采用绝缘瓷瓶或穿管进行敷设,有的满地乱托乱放,有的用钢丝直接捆扎在钢管脚手架等处上进行固定。14、停电时未挂警示牌警示。15、动力和照明合用一组熔断器和开关16、露天使用的配电箱和开关箱无防雨、防砸等防护措施17、配电箱设置处无安全通道,操作空间小10.2施工用电常见电气事故隐患18、配电箱和开关箱不按规定高度设置,随意摆放于地面,无固定措施19、对失灵的开关、破旧的导线、存在隐患的设备等不更换、不维修,照常使用20、电缆电线通过运输道路、作业通道没有采用地下穿管敷设和采用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21、未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1、私制小吊车碰撞高压线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某料仓建设工地使用1台自制小吊车运送混凝土和其它施工建筑材料。由于施工需要,需移动自制小吊车,当5名农民工将小吊车油料苍南测墙向西侧墙推动时,自制小吊车的起重扒杆碰在料仓西侧墙上方带电的10kV高压线上,导致推小吊车的5农民工当即被强大电流击倒,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2)事故原因•建没单位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的规定,在l0kV高压线下方建设料仓,当施工单位对上述设计提出书面反对意见时,建设单位未子以采纳。•设计单位未对该项目建设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论证,即在l0kV高压线下方设计2号料仓;没有对该项目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预防事故措施,导致施工单位冒险违章作业。•监理单位未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论证并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即给承包单位下达了开工令,当施工单位提出不同意见时,也未引起监理单位的重视和采纳,导致施工单位的违章作业未能被及时制止并改正。•施工单位虽然对高仄线改意见.但由于卜施工的危险隐患向监理单位提306对作业人员宜传教育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了缺乏安全技术知识的农民工违章作业。•施工单位违章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自制小吊车,在移动小吊车时,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冒险上岗,作业中又不安排专人观察监护。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私制小吊车碰撞高压线触电事故(3)预防措施•施工现场上空的高压线改成地下电缆铺设,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编制专项施工用电方案,现场认真落实方案设计内容和要求•加强施工队伍(包括农民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健全安全规章制度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2、配电箱电缆磨损破裂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因台风下雨,某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停工,但25号和7号桩孔因地质情况特殊需要继续施工。此时,配电箱进线端电线因无穿管保护,被配电箱进口处割破绝缘,造成电箱外壳、PE线、提升机械以及钢丝绳、吊桶带电,当作业人员江某触及带电的吊桶时遭电击,经抢救无效死亡。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2)事故原因•电源线进配电箱处无套管保护,金属箱体电线进口处也未设护套,使电线磨损破皮。•重复接地装置设置不符合要求,接地电阻达不到规范要求;•电气开关的选用不合理、不匹配,漏电保护装置参数选择偏大、不匹配•现场用电系统的设置未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现场施工用电管理混乱,未对用电设备和配电没备进行验收,即投入使用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2、配电箱电缆磨损破裂触电事故(3)预防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及时对用电设备和配电设备进行验收•对现场用电的线路架设、接地装置的设置、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选用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电工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的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用电工程检查记录、电气设备试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记录和电工工作记录等。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3、汽车起重机碰撞高压线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某新建长房工地正在对已完工的地基桩进行检测,当汽车起重机在进行检测架吊装作业时,施工员刘某感觉检测架调放的位置不合适,示意司机再起钩,当检测架离地200m时,施工员手握吊装钢丝绳向西拽(靠近高压线的方向),同时一名起重工向西推检测架,致使吊装检测架的钢丝绳与10kV高压线接触,造成施工员和起重工被电击倒地死亡。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3、汽车起重机碰撞高压线触电事故2、事故原因(1)汽车起重机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在驾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对作业现场的周边环掉观察不细,起币臂升举的位置违反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关于“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的规定。在吊装人员向西推检测架时,致使吊装检测架的钢丝绳与10KV高压线接触,造成两人触电致死。(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从事吊装检测架作业时,对吊装检测架的钢丝绳可能与10KV高压线接触,造成触电的危害认识不足,擅自将吊装检测架的钢丝绳向西拽,也是造成触电致死的直接原因。(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从事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在安排汽车起重机到工地协助做地基桩检测工作时,未对汽车起重机驾驶员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3、汽车起重机碰撞高压线触电事故3、预防措施(1)根据检测作业现场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做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增强全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3)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起重机械和从事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协助单位吊装作业的汽车起重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做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强化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杜绝违章作业。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4、潜水泵未使用漏电保护器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操作工王某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保护器动作、断路器跳闸,使要求电工李某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保护器接上电源。起初电工李某不肯,但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将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保护器直接接上电源。潜水泵正常启动后,王某拿一段钢筋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时,当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4、潜水泵未使用漏电保护器触电事故2、事故原因(1)操作工王某认为漏电开关动作,影响了工作,王某由于不懂电气安全知识,在电工劝阻的情况下仍要求将潜水泵电源线直接接到电源上,同时,在明知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电工李某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4、潜水泵未使用漏电保护器触电事故(3)预防措施1)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让职工了解作业范围内有哪些有害因素和危险,其危险程度及安全防护措施。2)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因为特种作业的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本案电工虽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开始时不肯违章接线,但经不起同事的多次要求,明知故犯,违章作业,就是因为没有落实应有的安全责任。3)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漏电保护器动作,表明事故隐患存在,操作人应该报告项目负责人,通知维修人员维修潜水泵,而不应要求电工将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到电源上。10.3.5钢筋笼碰触高压线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某施工现场上部距地面7m左右处,有一条10kv架空线路沿东西方向穿过。在完成土方回填时,架空线路距离地面净空只剩5.6m,期间施工单位曾多次要求建设单位尽快迁移,但始终未得以解决,而施工单位就一直在高压架空线下方不采取任何措施违章冒险作业。2000年某日,当项目负责人王某违章指挥12名农民工,将6m长的钢筋笼放人桩孔时,由于顶部钢筋距高压线过近而产生电弧,11名作业人员被击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5钢筋笼碰触高压线触电事故2、事故原因(1)由于高压线路的周围空间存在强电场,导制附近的导体成为带电体,《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建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该施工现场桩孔钢筋笼长6m,上面高压线路距地面仅剩5.6m,在无任何防护措施下又不能保证安全操作距离,因此必然发生触电事故;(2)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违章指挥;(3)作业人员对高压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违章作业;(4)建设单位未尽到职责办理高压线路迁移。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5钢筋笼碰触高压线触电事故3、预防措施•(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2)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3)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外电线路迁移手续,不得将在建工程建设项目置于高压线路之下。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6电焊机外壳带电触电事故•1、事故经过•某施工现场焊工王某和张某进行点焊作业时,发现电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张某让他自己更换。张某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便使用扳手拧紧后(此时王某不在现场),就离开了现场,王某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地,终因抢救无效死亡。10.3建筑施工用电事故案例•10.3.6电焊机外壳带电触电事故•2、事故原因•(1)因接线板
本文标题:第10章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