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如何实施生产作业计划
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一、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和作用(一)编制内容1。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期量标准是指为了合理的组织企业生产活动,在生产产品或零件的数量和期限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2。编制生产作业计划3。进行设备和生产面积的核算和平衡4。生产现场管理(1)生产作业准备和服务(2)生产现场的布置(3)日常生产派工(4)生产任务的临时调整(5)鼓励职工的劳动热情5。生产控制(二)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1。是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1)工人心中有数,干部的日常管理有了秩序;(2)保证了各部门和车间之间的衔接配合;(3)及时检查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2。生产作业计划起着具体落实生产计划的作用。(1)空间上(2)时间上(3)计划单位上细分生产任务3。平衡试算更细致,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4。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了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顺利实现。5。是规定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6。有利于实现均衡生产。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二、期量标准的制定(一)期量标准的种类1。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节拍、批量、节奏、在制品占用量定额、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等;2。稳定的成批生产:批量、产品的投入与出产间隔期和提前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3。单件小批生产:生产周期、提前期等。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二、几个重要的期量标准的制定(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1。概念(1)批量: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2)生产间隔期: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3)二者关系: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每日产量2。确定按照一定的生产间隔期和批量组织生产就是成批生产的节奏性,因此,正确确定生产间隔期和批量对于加强成批轮番生产的成套性和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生产关系很大。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1)以量定期法(经济批量法)最小批量法和经济批量法经济批量法是一种根据费用来确定合理批量的方法。设备调整费用(Ca)库存保管费用(Cb)①年度设备调整费用Ca=A×(N/Q)A——每次设备调整费用N——年产量Q——批量②年库存保管费用Cb=(Q/2)×CC——每件产品的年平均保管费用③总费用Y=Ca+Cb=A×(N/Q)+(Q/2)×C④经济批量Q经=√2NA/C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批量费用⑤批量调整a.批量应与月产量倍比关系,并在主要工序上不少于一个或半个轮班的产量b.使同一批制品在各车间的批量相等或成简单倍比关系c.批量大小应与生产面积或设备容积相适应d.一般来说,毛坯批量应大于机加工批量,机加工批量应大于装配批量。(2)以期定量法①统一规定为数不多的互为倍数的标准的生产间隔期(见下表)②根据零件的价值、体积、工艺复杂度、生产周期等情况进行分类;③根据生产间隔期和生产任务确定批量(3)两者的结合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批类生产间隔期(天)批量(月产量)每月批次日批11/2424三日批31/88周批61/44旬批81/33半月批121/22月批2411季批723一季一次半年批1446半年一次标准生产间隔期表(二)生产周期1。定义: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铸锻毛坯生产周期保险期毛坯周期机械加工生产周期部件装配生产周期总装、油漆、包装生产周期保险期保险期保险期加工周期部装周期总装周期产品生产周期机械产品生产周期示意图2。确定(1)零件工序生产周期Top=(n×t0/T效×S×Kt)+T准n——批量t0——工序单件工时定额T效——日有效工作时间Kt——工时定额完成系数T准——工序准备结束时间(2)零件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To=∑Topi·λ+(m-1)·tdλ——平行系数td——平均每道工序的间隔时间m——工序数目(3)产品的生产周期网络图的关键路线的长度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三)生产提前期1。定义:指产品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或投入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有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两种。2。制定:(1)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装配投入提前期机加工出产提前期机加工投入提前期毛坯出产提前期毛坯投入提前期毛坯周期机加工周期装配周期保险期保险期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的生产周期某车间的出产提前期=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保险期(2)前后车间批量不相等的情况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车间批量生产周期间隔期毛坯机加工装配24012040205030603010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装配投入提前期机加工出产提前期机加工投入提前期毛坯出产提前期毛坯投入提前期毛坯周期保险期机加工周期保险期装配周期1~2401~120121~2401~4041~8081~120121~160161~200201~240(四)在制品定额1。定义: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的标准储备量。2。确定:(1)大量流水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流水线内部]①工艺在制品: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上正在进行加工和检验的在制品。②运输在制品:处于连续流水线的运输过程中或放置在运输装置上的在制品。只在连续流水线上才计算。③周转在制品:在间断流水线上由于相邻两工序的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在制品。④保险在制品:当流水线上某一工序发生意外时,为保证整个流水线仍能正常工作而设置的在制品。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流水线之间]当供应流水线和需求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时,存在运输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节拍不等时,存在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2)成批生产条件下,在制品定额的确定[车间内部]取决于产品生产的计划期末停留在车间内的产品的批数和批量。具体来讲就是:Zin=Q×(T0/R)=nd×T0nd——平均每日产量因此,车间内部在制品的批数取决于T0/R和具体的投入出产日期。即:①T0R,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没有;②T0=R,任何时间都有一批在制品;③T0R,T0/R就是月末车间在制品的批数。[车间之间]也即库存在制品Zmax=nd×Dst=nd×Ri=QiDst——库存天数Ri——前车间出产间隔期Qi——前车间出产批量Zst=Zmax/2=Qi/2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件号全月任务批量工作日期末在制品24681012141618202224211005050(1批)210050031002525(1批)41002060(3批)三、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三各层次:厂级生产作业计划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日常生产派工(一)在制品定额法1。原理:通过在制品定额和实际结存量的差异来决定投入和产出的数量,以消除这种差异,从而得出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2。具体方法: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反工艺顺序,从产品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渐向前推算。(1)某车间的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外销量+(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结存量)(2)某车间的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该车间预计废品量+(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3)注意:①反工艺顺序②最后车间出产量就是成品出产量,它与车间的半成品外销量都是根据生产计划任务确定的。③车间预计废品量是按计划规定的废品率计算的。④期初库存半成品和在制品结存量一般由计划时实际结存量加上计划时到期末的预计发生量确定。(4)一般步骤:①计算各车间投入和出产量(表1)②编制各车间月度计划(表2)③把月计划按月分配(表3)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某产品10000台零件A:1:1B:1:4C:1:6100004000060000装配车间1出产量1000040000600002废品-------------------------3在制品定额100050004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60035005投入量(1+2+3-4)1040041500零件库6半成品外销量--------20007半成品定额80060008期初预计结存量10007100机加工车间9出产量(5+6+7-8)102004240010废品100140011在制品定额1800450012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60034013投入量(9+10+11-12)1150044900毛坯库14半成品外销量500610015半成品定额20001000016期初预计结存量300010000毛坯车间17出产量(13+14+15-16)110005100018废品800--------19在制品定额400250020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300150021投入量(17+18+19-20)1190052000表1:各车间某月份投入量与出产量计算表2:某月份加工车间投入与出产计划任务序号件号名称每台件数装配投入需要量库存定额差额外销量出产量投入量101-051轴110400-200----1020011500202-034齿轮441500-1100200042400449003---------------------------------------------------------------------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零件件号及名称计划出产量(件)计划投入量(件)项目日历进度1234………3101-051轴1020011500计划投入46046060460………460计划产出408408408408………408实际出产累计出产02-034齿轮4240044900计划投入1796179617961796………1796计划产出1696169616961696………1696实际出产累计出产其它…………计划投入计划产出实际出产累计出产注:(1)按全月25个工作日安排。(2)本例按日平均投入和出产。表3:某月份加工车间日历进度计划(二)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多品种成批生产条件下,产品轮番上下场,不可能有稳定的在制品数量,在制品变动不易掌握。但可以从产品完工期推算出各工艺阶段需要投入和出产的日期,然后通过以期转化为量的方法,从期的衔接达到量的衔接。[累计编号]指从年初或从开始生产这种产品起,以成品出产的先后顺序,为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号码。[提前量]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编号,同成品的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提前量的大小与提前期成正比,即: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提前期法]根据预先制定的提前期,通过平均日产量转化为提前量,从而得出同一时期产品在各生产环节上的提前量,来保证各车间之间数量上的衔接的计划制定方法。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1。具体方法(1)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①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产提前期定额×成品的平均日产量②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投入提前期定额×成品平均日产量(2)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计划期车间出产(投入)量=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计划期初已出产(投入)累计号数(3)按照零件的批量进行修正,使其和批量相等或成整数倍数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2。优点(1)计划编制快(2)计划修正是自动进行的(3)可有效保证零件的成套性[例]某产品月计划任务250台,月工作日数25天,平均日产10台。要求在三月份的第5个工作日出产第一批50台。试确定三月末各车间出产(投入)累计号数。数据如下表: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第八章生产作业计划期量标准装配车间机加工车间毛坯车间批量50100200生产周期5510生产间隔期51020出产提前期投入提前期三月末出产累计号数三月末投入累计号数00+5=55+10-5=1010+5=1515+20-10=2525+10=35250300350400500600四、日常生产派工(一)日常生产派工的过程1。定义:根据工段和班组的生产作业计划及实际生产情况,为各个工作地具体的分派工作任务,并做好作业准备,以使生产任务顺利开始的活动。工段长、班组长、派工员。2。过程和内容(1)准备工作:①检查技术文件②工具申请书③材料搬运通知④设备调整通知(2)派工开始:①制定工作指令②下达工作指令③下达检验指
本文标题:如何实施生产作业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0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