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4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
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本章回答的主要问题本章的思路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概览•作为生产者的个人,自己“利益最大化”在本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因此,有什么样的需求行为规律(曲线)?因此,其需求行为规律(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即,其需求行为规律(曲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从个人需求规律(曲线)推出市场需求规律(曲线)?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本章回答的主要问题•理论依据第一章:经济学的假设前提--理性人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本章具体为:生产者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第一章:斯密的理论,财富是实现人们幸福的手段本章具体为:利润是生产者不断追求幸福的手段(投入)生产者的成本(现有财富)(投入)约束第一章:均衡分析本章具体为:生产者成本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本章的思路•本章内容安排(体现以上理论)第一节生产者收益:“投入-产出”的转换技术第二节生产者成本:现有财富(投入)约束第三节生产者选择:成本约束下利润最大化的需求行为规律生产者个人的要素需求(规律)曲线从个人的要素需求(规律)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推导方法第二章已经讲过了)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本章的思路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第一节生产者收益第二节生产者成本第三节生产者选择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一、生产理论二、产量的表现方法三、边际技术替代规律四、规模收益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一、生产理论1.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也就是把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生产的产出包含了人类“幸福和谐”所依赖的整体的“五需要”产品,并可概括为物质的、精神的两类产品。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一、生产理论2.投入—产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主流经济学认为,生产中需要的生产要素有四种,分别是劳动、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1.生产的短期与长期•短期: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其中无法改变投入量的那些要素称为固定投入。•长期:在这段期限中厂商可以改变所有的投入,不仅可以增减劳动力、原材料、燃料等要素,也可以增减机器、厂房等要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仅仅局限于短期。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2.短期生产:一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总产量和平均产量–总产量(Q):投入一定量的某一种生产要素(比如劳动)以后,所得到产出量的总和。–平均产量(AP):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产出量。劳动投入的平均产量就等于总产量Q除以劳动量L。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2.短期生产:一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边际产量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产量(MP):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或增量,或者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或增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2.短期生产:一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一种生产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图4.1一种要素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LLMPAPQMP,APOOQ(a)(b)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2.短期生产:一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生产三阶段理论图4.2生产三阶段OL2L1第一阶段APMPL第二阶段第三阶段MP,AP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3.长期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效用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很相似的。依据希克斯的方法,不难由无差异曲线推广到等产量曲线。•两种生产要素足以表达全部生产要素。•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3.长期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图4.3从一种要素的产量曲线到两种要素的产量曲线QQKQLPKLPMNO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3.长期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KM’’P’’MPM’P’ONN’’N’L图4.4等产量曲线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二、产量的表现方法3.长期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产量的表现方法•等产量曲线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其斜率(绝对值)递减。1.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能够被另一种投入要素替代的比率。•从数值上看,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三、边际技术替代规律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三、边际技术替代规律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在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每单位这种要素能够替代的其他要素的数量不断减少,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这一特征就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第一节生产者收益三、边际技术替代规律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反映了当其他要素不变时,一种要素(劳动)变动与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则反映了当产量不变时,两种生产要素变动时的相互替代关系。•在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一般来说,投入-产出的规模收益存在三种类型: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出的同比例增加,称为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带来产出更大比例的增加,称为规模收益递增;反之,称为规模收益递减。1.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2.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3.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第一节生产者收益四、规模收益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二、生产成本的变化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第二节生产者成本•生产者的利益即利润最大化,在分析了产品的生产产量之后,要受到生产者自己购买投入要素的生产成本的约束。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1.生产成本及其分类•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会计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资源或要素的使用权而必须付出的货币支出,是会计师在账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1.生产成本及其分类•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1.生产成本及其分类•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1.生产成本及其分类•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成本除了包括变动成本外,还包括固定成本。短期成本通常用来反映现有生产产量与成本的关系,主要用于短期决策。长期成本是从长期看,生产者在有可能调整它的各种资产、寻求最优要素组合条件下的成本。长期成本都是变动成本,一般用于长期规划。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2.短期成本•短期成本的分类–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短期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2.短期成本QQCCOOQ1Q2Q3Q1Q2Q3TCTVCTFCMCACAVCAFC图4.6短期成本曲线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3.长期成本•在长期规划内,厂商可以选择使生产某一预期产量水平成本最低的投入要素组合,也即利用已有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选择工厂的规模、设备的种类和规格、劳动技能和原材料,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生产预期产量的最低成本。•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3.长期成本OCLTCQ1Q2Q3C1C2C3Q图4.7长期总成本曲线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3.长期成本图4.8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CSTC1STC2STC3LTCPRGFQ2OQSQ1Q3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3.长期成本OQCSAC1SAC2SAC3SAC4LACSAC5Q1Q2Q3Q4Q5图4.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一、生产成本的概念3.长期成本图4.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Q1Q2Q3LACLMCSAC2OQCSAC1SAC3SMC1SMC2SMC3BCEDA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1.等成本线•生产理论中的等成本线是一个和效用理论中的预算线非常相似的分析工具。•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1.等成本线图4.12等成本线KLOCABK0L0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2.等成本线的变化KOLA′B′′BB′(a)AA′′图4.13等成本线的变动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2.等成本线的变化图4.13等成本线的变动KOLAB′′BB′(b)第二节生产者成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2.等成本线的变化图4.13等成本线的变动KOLB(c)A′AA′′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一、生产者目标二、生产者最优选择三、要素需求规律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一、生产者目标•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者实现“幸福最大化”的手段,也是生产者行为的基本目标。•利润是生产者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二、生产者最优选择•生产者最优选择的条件乃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即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即MR=MC。•在生产者选择理论中,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两个分析工具,我们可以考察生产者如何将投入要素的组合调整到最优,也即实现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者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二、生产者最优选择图4.14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KBQ3ECQ2KLOL*K*Q1ABMNKALALB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二、生产者最优选择•生产者最优选择点上,有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这种情况还可以推广到生产者投入全部生产要素的情形。•要素的边际产量,相当于生产者购买、投入单位要素时所获得的单位产出;要素的价格,相当于生产者为了获取利润所付出的单位投入。因此,生产者的最优选择,即在“现有财富”即成本支出能力既定的约束下最大化“利润”的条件是:生产者对于各种要素品的单位投入与单位产出成比例。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三、要素需求规律图4.15价格变化和生产者选择变化——要素需求曲线的导出E′EE′′LOww1w2w3DL1L2L3E′EE′′LOKN′N′′NMw-H(a)(b)第三节生产者选择三、要素需求规律•要素需求曲线的产生,实际上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要素需求曲线的每一点上,都代表着生产者在成本约束条件下达到了产出极大化。
本文标题:4第四章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0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