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生产作业计划之期量标准
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一、期量标准的概念和类型(一)期量标准的定义期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对生产对象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它对于保证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生产类型其期量标准各不相同。(二)期量标准的类型1、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1)节拍.(2)标准计划.标准计划主要是规定整个流水线的工作和中断时间及程序。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流水线特点小时一班共计(分)12345678间断次数间断时间工作时间装配简单制品220460装配复杂制品330450机械加工(使用耐用期长的工具)440440机械加工(使用耐用期短的工具)660420焊接、热处理660420图4—10连续流水线工作与中断时间交替程序图中午休息工作时间间断时间(3)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在制品定额是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必须保有的在制品数量标准。它可分为流水线内在制品占用数量和流水线之间在制品占用数量。流水线内在制品占用数量:连续流水线:间断流水线:①工艺占用量①工艺占用量②运输占用量②周转占用量③保险占用量③保险占用量流水线之间在制品占用数量:①运输占用量②周转占用量③保险占用量合理的在制品定额,应既能保证生产的正常需要,又能使在制品占用量保持较少的水平。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2、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批量:同时投入生产并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加工、装配同种产品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指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关系: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n=R×q其中q的计算方法有两种:①批量大,生产稳定q=②产量波动大q=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年产量工作日数年产量日历日数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计算方法:①以量定期法。先确定批量后计算生产间隔期的方法1)最小批量法此法是以保证设备合理利用为出发点确定批量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得最小批量为:式中:t准备—准备结束时间t单件—单件工时a—允许的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0.03~0.15)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t准备n×t单件≤at准备a×t单件=n最小2)经济批量法(又称最小费用法)此法是以使生产费用最低为目标确定批量的一种计算方法E=E1+E2=nC/2+(Q/n)×An0=式中:n0——经济批量;Q——某种产品全年计划产量;A——设备一次调整所需费用(元/次);C——单位产品的年平均保管费用(元/年件)。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生产费用n0批量总费用在制品费用准备结束费用2QAC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用以上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批量初始值还需要经过修正,以便于组织生产,并保持各种零件在数量上的成套性,修正批量时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批量应不小于主要加工工序半个轮班的产量2)批量应与月产量成倍数关系3)前后工艺阶段的批量应相等,或前工艺阶段的批量倍于后工艺阶段的批量4)其他因素对批量的影响,如加工时的零件装卡数、模具和刀具的耐用度等②以期定量法。先确定生产间隔期后计算批量的方法由于主要是凭经验(按价值、体积、加工劳动量及生产周期等)来确定各组零件的生产间隔期,未经过计算,经济效果较差。(2)生产周期和生产提前期生产周期: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所经过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时间。生产提前期:指产品在各工艺阶段出产或投入的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所提前的时间。它是以产品最后完工时间为起点,根据各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和保险期,反工艺过程的顺序进行计算,并且D装出=0生产提前期的计算公式分两种情况①各工艺阶段生产间隔期相等此时每一工艺阶段投入提前期的计算公式为:D投=D出+T式中:D投—某工艺阶段的投入提前期D出—同一工艺阶段的出产提前期T—该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每一工艺阶段出产提前期的计算公式为:D前出=D后投+T保式中:D前出—前一工艺阶段的出产提前期D后投—后一工艺阶段的投入提前期T保—两工艺阶段之间的保险期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毛坯生产周期保险期保险期机械加工生产周期装配生产周期装配投入提前期机械加工出产提前期机械加工投入提前期毛坯出产提前期毛坯投入提前期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②各工艺阶段生产间隔期不相等,并且R前=R后,n前=n后,此时每一工艺阶段投入提前期的计算公式为:D投=D出+T每一工艺阶段出产提前期的计算公式为:D前出=D后投+R前-R后+T保期量标准装配车间机加工车间毛坯车间批量(台)50100200生产周期(天)5510生产间隔期(天)51020出产提前期(天)0投入提前期(天)5期量标准例表T保=2(天)5+(10-5)+2=1212+5=1717+(20-10)+2=2929+10=39(3)在制品占用量①车间在制品占用量Z车间=N×nN=T/RT—生产周期R—生产间隔期②库存在制品占用量a)库存周转在制品占用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期末值四种,其中平均值用于核定流动资金占用量b)库存保险在制品占用量Z保=q×T保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3、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①产品生产周期图表②生产提前期③产品劳动量日历分配图表在产品生产周期图表的基础上,按时间定额等资料汇总得到。产品生产周期图表是单件小批生产最基本的期量标准,它规定各工艺阶段的提前期、生产周期及其相互街接关系等内容。如P103页图所示。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期量标准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分为厂级作业计划和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厂级作业计划是把全厂任务和出产进度具体落实到车间。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则是把车间的生产任务和出产进度具体落实到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人。他们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其编制方法主要取决于车间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类型。1、在制品定额法在大批大量生产条件下,车间之间生产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数量上,而且大批大量生产的在制品占用量较稳定,故可用在制品定额法计算各车间的出产量和投入量。本车间本车间本车间可能本车间期末本车间期初投入量出产量发生的废品数在制品定额装配预计数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本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销量++(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期初预计在制品定额)装配车间的出产量=任务量用在制品定额法编制车间作业计划示意表产品名称××汽车商品产量1000台零件名称轴齿轮每辆件数14装配车间1初产量10004000………….2废品几损耗——3在制品定额1005004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603505投入量[1+2+(3-4)]10404150零件库6半成品外销量—2007库存半成品定额806008期初预计结存量100710加工车间9出产量(5+6+7-8)1020424010废品几损耗1014011在制品定额18045012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6034013投入量(9+10+11-12)11504490毛坯库14半成品外销量5061015库存半成品定额200100016期初预计结存量3001000毛坯车间17初产量(13+14+15-16)1100510018废品几损耗80—19在制品定额4025020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3015021投入量(17+18+19-20)119052002、累计编号法在多品种成批轮番生产条件下,可从产品的完工日期推算出各工艺阶段需要投入和出产日期,以期的衔接达到量的衔接。累计编号法是将各种产品分别编号,每一成品及其对应的全部零部件都编为同一号码,并随着生产的进行,依次将号数累计,不同累计号的产品可以表明各车间出产或投入该产品的任务数量。本车间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本车间出产累计号出产累计号平均日产量出产提前期本车间装配车间装配车间本车间投入累计号出产累计号平均日产量投入提前期各车间在计划期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是各车间期末与期初的出产累计号之差和投入累计号之差。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3、订货点法适用于价值低、数量大、需求比较稳定的标准件、通用件的生产。储备量时间最高储备订货点储备储备保险订货时间订货点4、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法主要用于中小批生产,是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确定生产产品所需的部件、零件与原材料等的物料需求计划来安排生产,实现既压缩库存,又能保证所需物料的计划方法。补充:(1)MRP原理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市场预测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产品结构BOM库存管理INV生产什么?用什么?还缺什么?已有什么?其他需求销售合同(独立需求件)(建议)(相关需求件)采购计划加工计划MRP逻辑流程图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2)MRP运算后生成的中间信息毛需求(Grossrequirements)要生产什么?预测和订单组合(不是简单相加)计划接收量(Scheduledreceipts)前期在制,也可理解为正在途中即将到达的物料。预计可用库存(ProjectedAvailablebalance)已有了什么?即每个时区的期末库存余量预计可用库存=前一时区末的可用库存+本时区计划接收量-本时区毛需求+本时区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etrequirements)还缺什么?净需求=本时区毛需求-(前时区期末的可用库存+本时区计划接收量)计划产出量(Plannedorderreceipts)为了满足净需求应生产量(考虑批量)计划投入量(Plannedorderrelease)什么时间下达订单即投入生产或订货(考虑提前期、废品率)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编制物料需求计划,首先确定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要量和需求日期(交货期);然后根据产品的层次结构及单位产品中各种部件、零件与原材料等的数量(产品的层次结构图)和生产提前期,确定各种部件、零件与原材料等在每个时区(旬、周、日)的需要量,将所有物料的需求汇总得各时区的总需要量;最后考虑库存量和计划接收量,求得各时区的计划产出量,作为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安排.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A×1B×2E×1F×1D×1F×2D×1F×2E×1F×1E×1F×1产品的层次结构图D×1E×2C×1E×1F×2C×10层1层2层3层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例:某产品A的结构及结构中各项目的生产提前期及装配关系如图所示,根据表中所给数据计算出部件B的作业计划。(计算结果填入表内)ALT=1C(1)LT=3B(2)LT=2D(1)LT=1E(2)LT=2周期12345678A产品批量20期初库存5毛需求量1010201010101510计划接收量20预计可用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产出量计划投入量B部件批量50期初库存25毛需求量预计可用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产出量计划投入量安全库存量:51552020205102020155102020155202020104040404025205035105050454554050501515154、生产周期图表法生产周期图表法是在单件小批生产中,根据预先制定的每类产品的生产周期标准和各项定货要求的交货日期,来规定各车间的投入出产任务。第七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是对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进度的控制(一)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工作,即对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处理,保证整个生产活动协调地进行。1、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控制生产进度和在制品流转;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生产准备和生产服务;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物资供应;督促设备的运转;合理调配劳动力;调整厂内运输;组织厂部和车间的生产调度会
本文标题:生产作业计划之期量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0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