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微观经济学衡水学院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二、生产函数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五、等成本线六、生产者均衡七、规模报酬本章概要:本章将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首先介绍反映生产者行为的生产函数,然后分析在成本约束情况下的生产者均衡。主要内容:一、生产函数二、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三、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四、等成本线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六、规模报酬重点、难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者均衡分析。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厂商(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质上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条件是完全信息。二、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一)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ENKLfQ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四要素:劳动L(Labor)资本K(Capital)土地N(Natural)企业家才能E(Entrepreneurship)),(KLfQ为了简化分析,假定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二)生产的短期和长期划分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分析)(一)短期生产函数(short-term)KLfQ,在资本投入量固定时,由劳动投入量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totalproduct):与一定量的可变要素劳动相对应的最大产量。),(KLfTPL平均产量AP(averageproduct):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量。LTPAPLL边际产量MP(marginalproduct):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LTPMPLLdLdTPLTPMPLLLL0lim或者短期生产举例:表4.1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1333•21075•324148•436129•54048•64227•74206•840-25KLfQ,根据上表可作出生产曲线图TPAPMPBAQOL(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s)短期生产条件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情况下,连续等量的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注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它的存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除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外,其他投入要素均固定不变;三是可变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一定点FQ规律成立的原因:对于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以投入劳动要素为例,在最佳组合比例之前,劳动的边际报酬之所以增加,是因为增加劳动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化,而且能够更有效率和充分使用不变的投入要素。超过最佳组合点,相对于不变的投入要素来说,劳动越来越多,不变资源利用率降低,劳动者之间也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OLTPAPEL2MPL3L1ABG(四)TP、MP、AP三者之间的关系OLTPAPEL2MPL3L1FQBAG(1)MP与TP之间关系:MP0,TP↑MP=0,TP最大MP0,TP↓过TP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MP的值。在拐点之前,MP递增,TP加速增加;拐点之后,MP递减,TP减速增加。(2)MP与AP之间关系:MPAP,AP↑MPAP,AP↓MP=AP,AP最大,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MP的变动快于AP的变动。(3)AP与TP之间关系:连接TP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值。当连线的斜率最大时,AP达到最大值。(五)短期生产的阶段划分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MPAP,AP递增,TP递增(生产力尚未充分发挥的阶段)第二阶段:APMP0,AP递减,总产量增加一直达到最大(生产的合理阶段)第三阶段:MP0,TP递减(生产不经济阶段)L不足K不足合理区域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总之,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应在第II区域。但应在II区域的哪一点上呢?这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L2点就可以了;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增加到L3点。如果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还要结合成本与收益深入分析。MPAPAPMPAPAPMP0TP进一步图示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练习:错误的一种说法是: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E.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会下降F.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G.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H.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分析)(一)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Long-run)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f(L、K)两种可变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经济效率技术效率490346600692775846448316548632705775400282490564632692346245423490548600282200346400448490200141245282316346123456L123456k表4.2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表从两种投入的生产函数表上也可以看到上面提到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假定生产函数表中的资本不变,而仅变动劳动这一投入。这时,就出现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假定资本不变,在表4.2中固定为1单位,劳动的单位数按1、2、3、4、5、6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141、200、245、282、316、346。但是,每增加1个单位的劳动所得到的产量增量越来越少,依次为59、45、37、34、30。这就是在资本这一投入不变时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二)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1、等产量线: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能相互替代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OK代表酱量,Q为等产量线,即线上任何一点所表示的资本与劳动不同数量的组合,都能生产出相等的产量。LK61423316QABCD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凸向原点。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D.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Q1Q2Q3LKQ4(三)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LKMRTSLK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dLdKLKMRTSLK0lim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PL2K1K2abcdK3L3L1L4K4OKLLKMPMP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产量不变,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要素的数量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是因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它的边际产量在递减。这样,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所能代替的资本量越来越少,即△L不变时,△K越来越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就是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线的斜率递减决定了它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五、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最大组合的线。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工资率w资本K价格=利息率rKL300600O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最优生产行为条件第一,生产要素组合必须带来最大利润;第二,成本花完。均衡分析分两种情况既定成本,产量最大;既定产量,成本最小。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rwMRTSLK或者KLEQ3MNBACDQ1Q2既定成本,最大产量KLMPMPKLQ2EMNBACD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既定产量,成本最小rwMRTSLKKLMPMP或者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案例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求:①产量Q=10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①10=L3/8K5/8,3L+5K=C。MRTSLK=-dK/dL=3/5*108/5*L-8/5=w/r=3/5。使用L和K的数量L=10。K=10。最小成本C=80。②产量Q=25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②25=L3/8K5/8,3L+5K=CMRTSLK=-dK/dL=3/5*258/5*L-8/5=w/r=3/5。使用L和K的数量L=25。K=25。最小成本C=200。③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L、K的值。③3L+5K=160,L=K=Q=20。七、规模报酬规模的变化和规模报酬的变化规模变化:以要素的投入量的大小代表规模的大小。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表示生产规模的变动。规模报酬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尽量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QKLf产出增加100%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小于100%。原因:生产规模越大,企业就可以采用较大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并且还可以提高劳动的专业化水平),(),(KLfKLf(λ〉0常数)(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产出增加100%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等于100%原因:企业达到了一个适度规模,要素组合合理,资源充分利用,专业化程度高,管理顺畅等。),(),(KLfKLf(λ〉0常数)(3)规模报酬递减产出增加100%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大于100%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原因:规模扩大,生产要素数量和种类增多,协调所有投入的任务会加重;工人人数增多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6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