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浣溪沙晏殊有关词的知识: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了兴盛的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刘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词以字数多少不同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以词著名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存有一百三十余首词,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作者名片选自《珠玉词》(吴林抒校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晏殊一生身居显位,生活富贵闲适,表现在他的词作内容上不外乎是感事伤怀、相思离别、男女爱情之类。其词温婉明丽,端庄秀雅,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一篇。背景链接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浣溪沙(属小令,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huái诗歌朗诵páihuàn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圈出词中写到的意象。2.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词中所写场景。(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讨论或举手提问。)3.概括本词的主题思想。词、酒、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小园香径、词人。课文解读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品析:以去年之景暗指去年之人以及去年之情,看似写景,实则写情,含蓄表达了词人的感伤怀旧之意。“去年”“旧”都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夕阳西下几时回?联想: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景象、亭台都与去年一样。课文解读【上阕】写由眼前景物触发的怀旧之感、伤今之情。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次出现。落花满地的小径。来回走动。“燕归来”和“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2.句中的“独徘徊”有何表达作用?“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下阕】写花落去、燕归来之景,抒发自己在此种情景中的思索和感受。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这首小令通过对暮春傍晚美景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的情事的流连,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主旨归纳浣溪沙年华流逝好景不长上阕结构梳理饮酒填词富贵闲适物是人非生出感慨时光流逝无限惆怅怀旧之感惜时之意下阕花落伤春叹息不已归燕似识深感欣慰孤独冷清依恋美景无法挽回有意自慰本是感叹年华的流逝,却从“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着笔,以“新”“旧”对举的方式,表明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于是发出“夕阳西下”的感叹,借以感慨年华易逝,人生易老。本是写春天归去,表示惋惜,却又不直接言明,而是借落花、归燕、香径来表现残春之景,反映自己伤春感时的情怀。意蕴含蓄,字字传情。艺术特色
本文标题:《浣溪沙》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6720 .html